APP下载

校企合作模式下民办高职图书馆精准社会服务路径研究

2019-05-10甘小玲

科技传播 2019年8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民办校企合作

甘小玲

摘 要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有限的现实状况,梳理现有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经验与模式,结合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需求,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民办高职图书馆社会服务有效路径,确定精准定位服务范围、精准设计服务方式、结合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统筹调配资源的方法,并在实际中进行检验。

关键词 民办;高职;图书馆;社会服务;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3-0191-04

社会服务是高校三大职能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社会对信息服务、文化传播、科学普及需求的不断增加,对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呼声也不断增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程度也有相应提高。同时,随着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1 ],以及高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这必将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也对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范围从本地域延伸到学生所去的企业。民办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补充,其办学主体、经费投入、运作模式都有其独特之处,其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模式也必然与公办院校图书馆有不同之处。

因此,有必要梳理现有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经验与模式,对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民办高职图书馆社会服务有效路径。

1 全国部分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状况

1)北京高校图书馆。北京地区绝大多数(占82%)高校图书馆都有开展社会服务的意愿,并有56%的馆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项目,主要体现在图书借阅、原文传递、查新查引查收、参考咨询、馆舍和场地租借、电子资源利用、教育培训等方面[ 3 ]。

2)浙江省高校图书馆。浙江高校图书馆将近50%的高校面向社会开放并提供服务,其中公办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服务占比81.8%,公办高职高专26.8%,民办院校占比22.2%。主要提供图书外借、阅览复印、文献传递、咨询服务、数字资源、科技查新、代检代查等[ 4 ]。

3)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安徽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比例在40%左右,服务内容主要有纸质书刊室内阅览、图书外借、电子资源使用、电子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参考咨询六项;其中提供室内阅览和电子资源使用服务的图书馆最多,占比90%和76.7%,但考虑到知识产权问题,在电子资源使用上各图书馆巧有所限制,如只能在校内IP地址访问、只能使用部分电子资源、数据库只对特定读者开放等[5]。

从上述文献资料看出: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程度较高的是发达地区,其中公办院校占比在80%以上,民办院校占比较低;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主要集中在图书借阅、阅览复印、数字资源、参考咨询,多面向特定的用户且有相关限制条件;高校图书馆主要以独立运作主体开展社会服务,主动性不强;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未结合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特色,未针对学生所处地域的改变延伸服务范围。

2 在资源受限条件下,民办高职图书馆精准服务企业、服务学生路径探讨

民办院校有其特有的特点,如机制灵活、办事效率高,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全面面向社会开放。

因此,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应结合自身的现状,分析资源有效性与可用性,精准定位服务对象,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即满足校内需求,也做到有限资源的社会服务最优化,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1 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精准定位服务范围

高职教育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引进企业生产并参与教学。

其实践环节涉及岗位认知、岗位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整个实践环节与企业密不可分。高职学生在学期间,其所处位置已跨越校园围墙边界。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面向学生服务范围也应从本地域延伸到学生所去的企业。

2.2 把握学生所在企业的需求,精准设计服务方式

高职院校学生所参与岗位认知、岗位见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以及就业的企业,大部分都为中小企业,很多企业无图书室或阅览室,有的阅览室图书资源匮乏,急需文化资源滋养;有些涉及专业较强的岗位,急需专业书籍与工具书;有些企业涉及研发项目,急需技术服务、科技查新服务与知识产权服务;有些企业需拓展市场,急需产业情报研究服务;企业员工需要继续深造学习,需要文献查询与论文检测等服务……因此,學生所在企业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应分门别类进行应对。

2.3 结合民办高职院校资源状况,统筹调配资源

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资源有限,应精准核算各类别图书资源可分配到校外的数量,以及流通方式;电子资源,要考虑网络带宽及认证方式,对于需要VPN接入校内再访问的资源,要解决账号分配及安全问题;为企业提供咨询与查新服务,要考虑专业人员的工作安排与补充。

2.4 综合实践教学需求、下企业学生的需求和企业需求,统筹进行安排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产学研培”多维度的合作开展,学生、企业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民办高职图书馆的社会服务也应不断改进,需结合多方因素进行统筹安排,如不同企业的图书需求、更新频率、电子资源的精选、咨询服务等。

3 图书馆面向合作企业精准服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2018年,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与142家企业进行密切的校企合作,1 200多名学生下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配合好我校的“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训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发挥好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辅助作用,结合图书馆实际,借鉴省内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经验,特制定了校企合作方案。

3.1 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产学研为导向,加强图书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与企业合作的融合度,更新服务理念。依托资源优势,建立图书馆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努力开创图书馆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3.2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

印刷版文献:目前图书馆馆藏85.5万册,广泛甄选和收藏了与建筑、计算机、机电、汽车、服装、经济、管理、外语专业和行业领域有关的图书文献、研究成果、行业报告、指导手册、标准规范、挖掘隐性知识以支撑教学实践,在资源类型上体现出多样性。

电子资源:目前可使用的数据库包含有中国知网、维普考试服务平台、职业全能培训库、网上报告厅、读秀学术搜索、百链外文搜索、名师讲坛等十几种。

合作与协作:以广东省高职院校区域文献资料共享联盟的丰富馆藏资源为依托,与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省科学院粤创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资源共享的合作关系。

3.3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服务项目

1)文献借阅

2)信息检索服务(代查、代检)

3)馆际互借

4)文献传递

5)综合参考咨询

6)科技查新(委托)

7)情报研究(专题情报研究/定题情报推送/竞争情报咨询、合作/委托)

8)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检索培训、展览、讲座)

9)科普教育服务

3.4 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1)电子资源服务。内容:可提供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已有部分电子资源(电子图书、学术论文、标准、专利、政府信息等)在同一平台的统一检索和下载,并可通过网页的文献传递服务实现非馆藏资源的共享。

服务方式:免费提供数据库漫游账号。

2)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服务。内容:为了方便企业用户更好地了解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印制《校外用户利用图书馆指南》,发放给企业工程师及科研人员等高级技术人员;根据企业需求,可组织图书馆资源使用培训,从而使企业用户深入了解图书馆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服务方式:免费提供《校外用户利用图书馆指南》与培训。

3)信息参考咨询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收集、整理有关行业发展资讯、专业文摘、应用技术等的文献资料,为企业科研、技术实验、生产经营的信息咨询提供一定帮助。

服务方式:免费定期提供《信息服务时讯》电子刊。

4)文化知识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通过搜集资料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等情报,帮助企业设计行为准则、礼仪形象、精神理念、任务目标等企业文化内涵。

服务方式:图书馆免费派人实地调研与设计,如信息服务中需要复印、委托查办、委托查询等服务的企业用户则需要根据实际支出向图书馆支付一定委托费、复印成本费等,但图书馆不额外收取服务费。

5)论文检测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提供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发表论文、职称论文以及科研成果和作文)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行为)的检测服务。

服务方式:图书馆免费提供检测结果,如需要检测报告,报告按照市场价格收费,但图书馆不额外收取服务费。

6)科技查新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科研项目立项查新、科技成果鉴定或评审及评奖查新、申请专利查新、各种专题和开发项目及其他项目查新(如论文开题、论文论著认定、引文分析等项目)等服务。

服务方式:图书馆免费指导撰写科技查新需求,委托相关有资质的情报单位出具报告,报告按照市场价格收费,但图书馆不额外收取服务费。

7)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监测、科学发展和科技竞争力分析、战略规划制定等服务。提供《学科领域科技竞争力分析》报告、《区域产业与科技规划》报告、《研究所、园区科技规划》报告、《科技决策参考》报告。

服务方式:图书馆免费派人实地调研、收集整理推送相关文献,委托相关有资质的情报单位出具报告,报告按照市场价格收费,但图书馆不额外收取服务费。

8)技术与产业情报研究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开展如技术改革实验、生产经营、市场最新需求、产品竞争形势、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经营管理等的情报研究,开展产业发展与全产业链创新竞争力分析、产业趋势与预见、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等服务。提供《产业战略分析》报告、《重点产业、企业全产业链情报与创新决策分析》报告、《重点领域技术预见》报告、《产业技术路线图》报告。

服务方式:图书馆免费派人实地调研、收集整理推送相关文献,委托相关有资质的情报单位出具报告,报告按照市场价格收费,但图书馆不额外收取服务费。

9)知识产权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知识产权评估、专利预警、专利组合分析、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等服务。提供《重点技术专利价值分析》报告、《重点产业专利预警》报告、《机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报告。

服务方式:图书馆免费派人实地调研与编写需求书,委托相关有资质的情报单位出具报告,报告按照市场价格收费,但图书馆不额外收取服务费。

10)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技术成熟度分析、关键技术的国际竞争力评估、产业技术情报发布、科技成果交易對接等服务。

服務方式:图书馆免费派人实地调研与编写需求书,委托相关有资质的情报单位出具报告,报告按照市场价格收费,但图书馆不额外收取服务费。

11)校企共建图书室服务。内容:可根据企业需求,在企业设立图书室,提供不少于1 000种的纸质图书借阅,根据需求每2个月、3个月或半年更换图书一次。

服务方式:图书馆免费提供纸质图书,协助建立图书室。

3.5 校企合作对象

本方案的合作对象为与学校签订有深度校企合作协议的广东省内制造业、服务业、新兴产业领域内的中小型企业以及地方工业园、经济开发区的管理部门。

3.6 保证措施

1)成立由图书馆馆长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指导组”,全面指导协调图书馆校企合作各项工作。图书馆各部门指定一名馆员具体分管校企合作工作,并担任校企合作联络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2)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

3)图书馆保证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支持,保证相关工作的安排。

4)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单位,建立定期联系,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5)图书馆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将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情况纳入图书馆年度工作目标管理体系中,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4 结论

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也应承担服务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精准定位服务范围、精准设计服务方式、结合人才培养需求、统筹调配资源,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即满足校内需求,也做到有限资源的社会服务最优化,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本文梳理了现有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经验与模式,对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探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民办高职图书馆社会服务有效路径,并通过实践,检验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EB/OL].[2015-10-23].http://www. 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 t20151113_218942.html.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 [EB/OL].[2017-12-19].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7-12/19/content_5248564.htm.

[3]万坤.北京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S2):37-41,79.

[4]许碧文.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浙江省高校的考察[J].图书馆,2017(9):97-102.

[5]陈憨.安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调查与思考[D].合肥:安徽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民办校企合作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