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班生的“烦恼”

2019-05-09陈玮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插班生家园小朋友

陈玮

问题提示:在幼儿园,插班生总显得格格不入,总有些坏习惯,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性格为啥那样孤僻?

案例:仇灏颖是我班今年才来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吃饭时,仇灏颖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她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她,她只简单的重复了一句“要吃肉”。仇灏颖从小跟着爷爷长大,爷爷没文化,不会说普通话,教育的方法也不好,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语言能力也不强,在同伴的眼里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她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她更加不爱说话了。首先我向她介绍了班上的两位老师,多给她创造与我们接近的机会,来园时牵牵她的小手,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眼神里有了光彩,早晨来到班上时不再扭扭捏捏了,拉着奶奶不放了,有时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脸。为了能让她多说话,我抓住与她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她说话,“颖颖,你会自己穿衣服了”。仇灏颖说:“奶奶教我穿的。”“颖颖,你和小朋友牵牵手做游戏吧。”仇灏颖说:“我想和筱筱牵手。”只要我说一句,她就会顺着我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仇灏颖进步较明显,看到她一天天在进步,看到家长眼里流露出信任的目光,我的心里感到了无限的欣慰。其实,在教育上,我们只要能做个有心人,关注每一位幼儿,我想,再难教的孩子也会教得好的。

仇灏颖性格转变了,变得活泼开朗了,但她的交往能力和表现能力还较差。集体活动时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在游戏时不积极,总爱躲在别人的后面,面对困难时害怕、退缩,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在活动总选择比较容易的项目,逃避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活动等等。

原来仇灏颖的爸爸妈妈工作忙很少照顾他,她长期跟着爷爷,老人对她过度照顾,过分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她锻炼的机会,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与别人交往,事事依赖他人,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更易遭受挫折和失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的、非常自信的。我们要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帮助孩子在某个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使孩子建立自信心,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另外,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赞赏中获得自信。

鼓励教育孩子向困难挑战,让孩子享受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孩子总是希望受到大人的夸赞。我利用这种心理特点,无论仇灏颖做什么事,善于对她的点滴进步和成功给予赞赏和鼓励,同时,还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给予更多的爱和帮助,使孩子多获得成功,使他们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孩子从我们那里常常得到赞许、表扬和肯定,她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其行为则表现为积极、果敢,而且情绪稳定,有很强的自信心。相反,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时否定的,孩子的行为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训斥,他便感到自己是一个无能的人,行为变得无所适从,畏缩胆小,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依赖性强,缺乏自信。

现在,我开始发现她的眼神里渐渐没有以前那种畏缩的神情了,她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时的笑声也越来越响亮了。看着仇灏颖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每天早上跑着投入我们的怀抱,和小伙伴一起尽情奔跑在操场上,大口大口的自己吃饭,安静地独立入睡,上课时高高举起的小手,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我们知道已经仇灏颖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仇灏颖已经成功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仇灏颖肯定会有更多的精彩!

案例评析: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在我们的”学校中,环境教育儿童。环境作为教育的“隐形课程,只有适当的环境,才能促进幼儿发展,完善其人格来到全新的环境,不安、恐惧难免会伴随而来,虽然环境不会言语,但是成功的环境创设却是“无”声胜有声接纳、信任的环境会让人心情愉悦,因此,我们决定从环境创设入手,让孩子时时感受到关注。

再来,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孩子的专注目光,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插班生融入新環境,就如种新“花木“形式不一-的活动,是每个孩子和家长的最爱,通过活动能拉近家园之间,家庭之间,孩子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距离,活动犹如冷冬中的一-丝暖风,吹散心间的隔阂,我们组织了针对性的活动,吸引着插班孩子的目光。

最后,默契和谐的配合,开启孩子的快乐旅程。陈鹤琴老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够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我们知道,孩子的一切成长和点滴进步,都离不开家园的一-致配合,对于插班孩子而言,家园配合尤为重要,通过家园配合,老师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新来的孩子,通过配合,家长更能清楚孩子的成长,家园的和谐,才是孩子成长旅程的保障。

猜你喜欢

插班生家园小朋友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四章)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五章)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二章)
酷虫学校·狼蛛来当插班生(第一章)
梦中家园
温馨家园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