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措施

2019-05-09赵静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本思维能力小学生

赵静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对小学生智力考核的一个标准。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国际化的需要。本文试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应措施。

一、小学生思维能力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讲:他们的创新意识较薄弱,从而阻碍了自身思维能力的发展,喜欢借用别人的问题或答案,不会主动的去思考,这样得到的结果就千篇一律,不利于少年儿童好奇心的培养,导致他们思维能力的缺乏。

从教师的角度讲:教师在很多时候都是以刻板的教案为主体,灌输知识为手段,以成绩考核为标准,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引导者,如果教师引导这一块出了点小问题,一切都无法预测,更别说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好问题的提出了。

从学校、社会和家庭角度看:很多时候,都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发散性思维的环境,有的是枯燥无味的游戏、啃不玩的课本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一)激发小学生创新思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至关重要,教师通过有趣的开场白和小故事引出课堂,例如动画、视频、笑话等,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即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心存疑惑,便是一节课最好的开端,也预示着这一堂课将十分的成功。

(二)由生活場景到课本知识的转化

课本知识虽然条理清晰,但却因为学生年龄小,在他们眼里都是枯燥无味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将课本知识转变成精彩的生活场景,就能让小学生易于接受,并主动积极地去学会思考去探索,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为学生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地方,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的条件,让学生思考和想象,才能为小学生的大脑留下广阔的空间,让他们去幻想,去思考。

(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发散性思维

一个人可能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人就可能提出多个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多人的问题答案汇聚在一起,有可能衍生出一百种答案,这就是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好处。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是学生从小就该拥有的。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也绝非简单的授业解惑,而更多的重心应该放在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培养上。学生在长期受教育和学习中,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并用能力和学识去武装自己,书写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猜你喜欢

课本思维能力小学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我是小学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