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语交际中引导学生说好普通话的策略

2019-05-09胡志英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普通话口语交际

胡志英

摘要:从语言学角度看,普通话不仅仅作为一种简单的交流语言而存在,它还是社会主流和权威语言形式的标志,是社会意志的集中体现。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既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又是衡量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尺度之一。然而受社会因素、家庭环境、主观原因的影响,低段孩子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普通话不够规范,需要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找出孩子们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科学引导,为他们今后人人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口语交际;普通话;语音音准

众所周知,普通话是在汉语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与四川方言之间是同源异流的关系,它们不管是声母、韵母还是声调都有明显的差异。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需要,尽管国家在1986 年就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由于我们身处城乡结合的小城市,除了一些重要场合,大家在平常生活中习惯用方言溝通,基本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意识,又缺乏必要的监督,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无论在哪种场合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四川方言,久而久之,他们也养成一出口就是家乡话的习惯,这无疑为孩子在交际中运用规范的普通话设置了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家校结合,营造宽松氛围,让孩子敢说、乐说。

我们在各自的班内开展各种各样的推普活动,倪小静老师利用每天的课前三分钟,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话题,让孩子轮流上台锻炼;杨薇老师在班上举办了故事会、绕口令、演讲比赛、集体朗读比赛等,充分地激发了学生讲普通话的积极性。另外,我们三个实验班还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各种途径,把学生讲普通话的热情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我们要求家长尽量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让他们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让孩子用普通话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说给家长听,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学生是最愿意和自己的亲人交谈的,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孩子,这是普通话训练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陈建书老师还利用校讯通,设计一些口语家庭作业,如她在教学完“打电话”一课后,让孩子回家使用普通话给自己的亲人打次电话,让爸爸、妈妈做评委,听他是否做到了有礼貌,语音准确。这些做法,大大激发学生学说普通话的兴趣,在校内外成功营造“人人学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本学期,我们再次对3所学校6个班(班级同上)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公共场所与人用普通话进行交谈的态度是否积极方面,已经有68%的孩子愿意积极主动用普通话与人交往,比一年级刚入学时增加了31个百分点,与没有参与此次实验的平行班相比,多出了17个百分点。

正如书中所说:“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断练习、不断巩固中形成与发展的。”

猜你喜欢

普通话口语交际
疯狂编辑部之不好好说普通话的后果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