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研究

2019-05-09王雨萌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民法保护个人信息信息化

王雨萌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个人信息不再只存储于纸质档案中了,而是更加多元的存储于大数据中。填写个人信息,成为了人们生活的日常——无论是购买商品、注册软件,还是办理业务、签办证件,都需要将人们的个人信息录入大数据,在方便人们生活、提高生活效率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侵犯人们个人信息安全的现象。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件时刻都在发生。在信息化背景下保护人们的个人信息不仅要从法律方面进行严格规定、相关部门进行严厉的执行,还需要民众提高自身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关键词:信息化;个人信息;民法保护

民法是一项重要的保护人民基本利益不受损伤,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的法案,在民法的保护下,人民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保障。但即使是在如此严密的民法保护下,不法分子还是通过各种途径,违反着民法的规定,在大数据的潮流中窃取着人们的个人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个人信息做一些非法的事情,损害着人民的利益,是人民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收到了侵害。所以,民法的完善和研究成为了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一、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个人信息的定义

在不同的领域对个人信息有着不同的定义,有的将关于个人的所有信息都成为个人信息。其中不仅仅包含个人的身份信息,同时还包括着个人的每一笔开销,每一个足迹等内容。但有的却只将较为隐私的信息作为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内容。但其实无论对于哪一种定义,若是民法没有对其做出更加面的规定来进行保护人民的个人信息,那么将会是人民的个人信息泄露,不仅造成了个人的经济利益、名誉信誉度的损伤,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恐慌。本文认为,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包括着所有被流传到大数据潮中的与个人有关的所有信息。

二、当前存在的个人信息收到侵害的现象

个人信息不仅代表着个人,同时也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生活中,个人信息的上传既体现着本身无法替代的价值,同时,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侵害。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个人信息受到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当的收集个人信息

在收集個人信息的途中极有可能会因为收集信息的手段或途径的不当而是个人信息遭到侵犯。第一种情况是错误的收集了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对于个人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半点出不得差错,若是在收集个人信息的时候,收集内容和实际内容产生了冲突,则会使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统计。且后续的修改将变得十分的繁复。第二种情况是对目标群体的个人信息进行过度的收集。本来只需要一部分的信息,却收集了许多不需要的信息,这将会导致手机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和填写信息的民众的时间被消耗。第三种情况是非法的收集个人信息行为。非法的收集个人信息通常是在被收集者不知情或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进行收集,收集者通过各种诱饵或掩饰,通过扫描二维码、盗取他人账号等行为进行违法的收集民众个人信息。

(二)不当的披露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泄露一部分原因是,被泄露者自身维护信息的意识不够,轻易就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告诉他人。一部分原因则是被他人泄露,这又分为恶意泄露和非恶意泄露。恶意泄露是有关人员私自将他人的个人信息以利益交换的模式散播出去,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非恶意泄露则是因为相关人员的管理不当,使非法人员钻了空子,使个人信息泄露了出去。

(三)不当的利用个人信息

当使用他人个人信息的时候目的已经偏离了最初的目的,相关人员对信息采取了不正当的再次利用时,人民的个人利益和安全就会受到威胁。这样的不正当的利用方式常常是未经过被利用者的同意,私下进行的非法行为。

三、民法对个人信息保护仍出现的问题

民法通过相关条例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对人民的个人信息进行着监控和管理,使人们的信息得到保障。但当前在进行保护的同时,仍出现着一些问题,使人民的个人信息仍处于危险的状态。

(一)不同的价值理念

在信息化的时代的民法保护中,分清楚民众的人格尊严和个人信息的主次显得格外的钟要,而当前的民法中,对于两者的平衡点和主次仍旧十分的模糊,像这样的价值理念冲突就会造成民众个人信息泛滥或者堵塞,无法流通。

(二)对侵权方面的规定不完善

当民众的个人信息遭受侵犯时,在民法中虽然有相关的规定,但对于责任的划分并不是十分的清晰。准确、清晰的将责任进行划分有利于减少不法行为的产生,和对被侵犯个人信息者后续的究责过程。且民法在对后续诉讼的制度和流程的制定中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使被侵害者在进行诉讼的时候难度十分的大,而且在进行司法追究责任的时候的取证过程也显得十分的困难。

四、信息化背景下对民法的完善

(一)清晰个人信息的定义

想要合理的规范民众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核心就是要规范个人信息的概念,这样才能方便后续的个人信息管理和维护。

(二)清晰归责问题

合理、科学的将可能发生的关于个人信息的问题列举出来,然后进行责任的划分,使民众在收到个人信息侵犯时可以找到有关部门进行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和抑制了各种个人信息泄漏和不正当收集的情况出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法的完善对于在信息环境下的民众个人信息保护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探索和制定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永军.《民法总则》中个人隐私与信息的“二元制”保护及请求权基础[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3).

[2]陈星.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权在我国民法典中的确立及其地位[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6(6).

猜你喜欢

民法保护个人信息信息化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我国环境权民法保护现状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