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清代初期明珠家族自怡园景点布局

2019-05-09王建文焦晋林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景点园林

王建文,焦晋林,付 军

(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2206)

自怡园是一座清代初期建造的私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山东侧宫门前街以东、北颐和园路以南、东颐和园路以西、二龙闸路以北,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雍正三年(1726)改建为果亲王允礼的自得园,现在在中央党校南院以及南侧区域。

自怡园设计师是来自江南的绘画和造园名家叶洮,叶洮字金城,号秦川或山农,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区)人。

基于明珠家族在北京清代初期特殊的历史地位,自怡园在北京清代初期园林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1984年,曹汛先生《自怡园》一文写到:“研究中国园林,不能不研究自怡园,研究清代园林,尤其不能不研究自怡园”。[1]

根据文献记载,在对自怡园周围环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这座园林的各个景点进行了复原研究,绘制了平面图,以期为明珠家族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为世人展示一座具有浓郁江南园林特色的清初北方私家园林。

1 自怡园的周边环境和风格

1.1 自怡园的周边环境

1.1.1 自怡园的位置 自怡园在畅春园西北部二华里,万寿山的东南侧。

查慎行《自怡园记》记载:“相国明公之园,在苑西二里。”[2]可知自怡园在畅春园以西大约二华里。

揆叙《益戒堂自订诗集》卷六《题朔漠寻芳谱》:“我家园亭枕山麓,岁岁乘闲莳花木。”[3]表明自怡园头枕一座山的山麓。揆叙《益戒堂诗后集》卷六《食园中筍蕨偶作》:“丹棱沜北水湾环,紫蕨抽芽筍箨斑。”[4]可见自怡园在丹棱沜(今海淀区万泉庄、巴沟村附近)北面。同集同卷《和他山师园中看荷花次原韵四首》:“丹棱沜北瓮山旁,水面风迴细作香。”[4]表明自怡园在瓮山(万寿山)旁边,丹棱沜北边。同集卷八《西厓少宰枉驾园中赏荷赋诗见寄,次韵奉答六首》:“裂帛湖东尽日游,香风吹过鹭鸶洲。”[4]得知自怡园在裂帛湖(今昆明湖西半部)东面。

1.1.2 自怡园周围的地形 查慎行《自怡园记》记载:“相国明公之园,……其初,平壤也,海淀之支流经焉。……畚锸之众,错趾于畎沟禾黍间。凿地导川,积土成阜,涧溪流而沼沚渟”[2]这表明,自怡园所在区域原始地貌是平坦的农田,有一条从南部而来的溪流经过,内部水面宽广,是一座以水景取胜的园林。

分析侯仁之先生绘制的《海淀附近地形图》[5]可知,自怡园位于海拔45~50 m的平坦区域,西侧是瓮山山麓,东部是海拔40~45 m的圆明园湿地,南侧是农田和湿地,西部远处有西山连绵耸峙,东部视野开阔,一览无余。

1.2 自怡园的风格

曹汛先生认为:“叶洮把江南水乡园林的意趣发挥于自怡园中。……北京私家园林追仿江南水乡园林的意趣,至迟始于明万历年间, 米万钟的勺园就弥漫着一片水乡园林的气氛。……清初北京私家园林追步江南园林, 也是从张然开始蔚为普遍风气的。张然离去以后, 叶洮已经是活跃在北京的首屈一指的造园叠山名家, 他为明珠家所造的自怡园是北京最负盛名的私家园林之一。”[1]

自怡园的风格是江南水乡园林。自怡园的设计者叶洮以及园主人的友人们大部分都是江南人士,他们的审美价值观强烈影响了当时的社会,自怡园的选址、景观设计处处体现出江南园林的深刻影响。

2 自怡园景点的复原

自怡园的景点有21个,这些景点的命名人是揆叙的老师查慎行,查慎行学识渊博,命名21景的想法应该是效仿古人,即唐代王维的辋川20景,而这些景点名称大都来自唐宋名家的诗文。

2.1 筼筜坞

筼筜是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坞是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地方,因此,顾名思义,筼筜坞是一片生长高大竹子的低地。

查慎行《筼筜坞》有“游人裾上尘,马迹门前路。一径转琅玕,苍然三里雾。”[6]揆叙《筼筜坞》有“修篁不见门,曲岸微通路。身在云雾中,宁知入云雾?”[4]汤右曾《筼筜坞》有“南阶日夜添,东溪森复绿。君看读书堂,正在筼筜谷。”[7]三首诗表明:自怡园大门附近是茂密的竹林,竹林里面有一座“读书堂”。

2.2 双竹廊

双竹廊,顾名思义,是园中主路上一条不长的廊,有两杆并生的竹子。双竹是并生在一起的两杆竹子,一般来说,地面上相邻生出的两根竹子距离比较远,但是偶尔也有地下竹鞭上靠近的两个节都萌发芽子并长成了竹竿,这也是植物界的正常现象,古人对这种竹子并生(双竹)现象赋予了很多想象和美好愿望。

查慎行《双竹廊》有“七松少傅宅,五柳征君屋。输此十步廊,天生两竿竹。”[6]揆叙《双竹廊》有“连枝争出土,双戟俄穿屋。岂必睢阳园,千竿万竿竹?”[4]汤右曾《双竹廊》有“雷奋穿墙日,龙腾破壁时。谁能碍高节?并上浮云枝。”[7]可见:自怡园大门里面有一段短廊,并生的两杆竹子生长健壮,穿透了廊顶,直插天空。

2.3 桐华书屋

泡桐树花序大、花朵大,花量多,在古代是著名的庭阴树。根据“桐花风满地”判断,花朵很大,因此,此处的桐是泡桐,白花泡桐Paulowniafortunei(Seem.) Hemsl.或紫花泡桐Paulowniatomentosa(Thunb.) Steud.而不是青桐Firmianasimplex(L.)W.F.Wight,因为青桐花小,并不诱人。

查慎行《桐华书屋》有“亭亭百尺枝,下阴一栏翠。童子正开门,桐花风满地。”[6]揆叙《桐华书屋》有“朝窗失虚白,夏屋交深翠。一叶不须秋,迎风先墮地。”[4]汤右曾《桐华书屋》有“庭阴炎气薄,雨滴夏景清。高唱出金石,载怀东方生。”[7]表明:桐华书屋是一处独立的院落,是主人读书的地方,有书童管理,庭院里泡桐树叶大荫浓。

2.4 苍雪斋

苍雪,绿色的雪,指落下来大量的竹子叶。

查慎行《苍雪斋》有“碧玉方开箨,量成六寸围。濯枝多雨露,新粉欲沾衣。”[6]揆叙《苍雪斋》有“爽籁终朝合,浓阴四面围。朱炎浑避舍,绿雾欲沾衣。”[4]汤右曾《苍雪斋》有“北地少竹色,低丛亦可爱。引此青琅玕,节比江南人。”[7]因此苍雪斋是一处院落,有高大的竹子和矮小的竹丛,此处浓阴蔽日,十分幽静,是避暑的好地方。

2.5 巢山亭

巢,筑巢的意思,巢山是在山上筑巢,巢山亭是说亭子建在一座大假山上。

查慎行《巢山亭》有“远移三叠屏,突兀凌空起。势压小亭低,前临一潭水。”[6]揆叙《巢山亭》有“小亭压山巅,远势欲飞起。上棲千片云,下映一湖水。”[4]汤右曾《巢山亭》有“苍苍斗立壁,中有太古阴。雨自肤寸出,云归叆叇深。”[7]可见:巢山亭建在一座大型假山的山顶上,假山可以分为好几层,假山下面是一个小型湖泊(潭)。

2.6 荷 塘

荷花是园林中重要的景观。

查慎行《荷塘》有“记得初移藕,田田贴水荷。香风随棹远,花校去年多。”[76]揆叙《荷塘》有“艳锦连云回,频来赏芰荷。不知谁是客,游较主人多。”[4]汤右曾《荷塘》有“荷花红似拭,荷叶绿堪把。迟尔荡舟人,月明风露下。”[7]表明自怡园中水面宽广,荷塘是自怡园中最受欢迎的景点,可以驾着小船观赏。

2.7 北 湖

北湖是自怡园北侧的一座小型湖泊。

查慎行《北湖》有“放眼际遥碧,近身叶似舟。鸳鸯最相恋,惊起却回头。”[6]揆叙《北湖》有“洗眼长临水,虚心任触舟。遥山争倒影,强半过墙头。”[4]汤右曾《北湖》有“落日荷芰香,朝阴梧竹色。咫尺烟波间,已隔水南北。”[7]可知远处的山峰隔着自怡园的围墙,露出一大半,倒映在湖水中。

2.8 隙光亭

隙光:缝隙里的光,引申为时间,光阴,短暂的时光。

查慎行《隙光亭》有“一片平颇黎,穿林光琐碎。阁栏如鸟巢,隐隐柴其内。”[6]揆叙《隙光亭》有“晓风萍末度,夜月波间碎。更卷水晶帘,分光射簷内。”[4]汤右曾《隙光亭》有“遥光木末映,孤月云际豁。一叶向鸥边,江湖渺空阔。”[7]表明这是一座南侧有高树的亭子,月光穿过树枝照到亭中,亭子上挂着水晶帘,周围有栏杆。

2.9 因旷洲

因旷是凭借空旷,因旷洲是空旷地带的一块水中陆地。

查慎行《因旷洲》有“洲势极空旷,旁分几派江。因添方丈室,面面与开窗。”[6]揆叙《因旷洲》有“累石成卑岭,穿池作小江。朝来多爽气,先遣拓西窗。”[4]汤右曾《因旷洲》有“高下惟所适,池馆还追攀。耳目一时旷,水天共心闲。”[7]可见这是一处水中沙洲,面积宽广,旁边有几条溪流,环境空旷。

2.10 邀月榭

邀月是邀请明月的意思,邀月榭是一座水边建筑,游人站在里面,可以对月抒怀。

查慎行《邀月榭》有“月出东皎皎,月落西茫茫。有时夜无月,倒影摇湖光。”[6]揆叙《邀月榭》有“渔矶晴澹澹,凫渚夕苍苍。好景平台上,携壶醉月光。”[4]汤右曾《邀月榭》有“谢公丘壑性,无事此频来。宁知邀月榭,即是凌风台。”[7]表明邀月榭在北湖东岸,外面有观景平台。

2.11 芦 港

芦苇是水生植物,生长在浅水区,芦港是生长大面积芦苇的水边地带。

查慎行《芦港》有“春涨今年足,芦根上岸生。人间正炎热,物外已秋声。”[6]揆叙《芦港》有“芦花如雪吐,芦叶带烟生。犹记秋眠夜,风声挟雨声。”[4]汤右曾《芦港》有“明湖思旧历,仿佛廿年前。夹岸萧萧声,已觉秋风至。”[7]表明这里是湖边一大片芦苇。

2.12 柳 沜

柳树是北方平原地区的优势树种,生长迅速,构成了河岸的主要风景,柳沜是长满柳树的水边地带。

查慎行《柳沜》有“千株万株柳,夹浦浓于黛。忽度一声莺,蒙蒙烟雨外。”[6]揆叙《柳沜》有“近遮水似蓝,远衬山如黛。一阵酒旗风,人家在烟外。”[4]汤右曾《柳沜》有“澄波屡回曲,高柳环其中。千条与万叶,一一含清风。”[7]表明这里是弯曲的溪流,溪边长满柳树。

2.13 芡 汊

芡是叶子巨大的浮水植物,曾经广泛分布北京地区的沼泽池塘,花紫色,果实形似鸡头,幼嫩种子味道鲜美,干果可以生产淀粉。

查慎行《芡汊》有“芡是吾乡实,充盘忆水羞。羡君池汊上,两处种鸡头。”[6]揆叙《芡汊》有“水果亲移种,芳鲜配百羞。至今荒塞梦,夜夜绕湖头。”[4]汤右曾《芡汊》有“绿盘圆欲齐,紫苞剖可食。的皪万真珠,水妃惜不得。”[7]可见:这里是弯曲的溪流,水面上长满芡实(鸡头米),新鲜果实可以跟其他美食媲美,巨大的叶子像圆桌的桌面,盖满了水面,水面上簇立很多粉色的芡实果实(鸡头)。

2.14 含漪堂

漪是水波纹,含漪堂是前面有水波荡漾的一座厅堂建筑。

查慎行《含漪堂》有“凉从何处来?适与披襟遇。风过水微波,于中得佳句。”[6]揆叙《含漪堂》有“潭水欲生波,风来偶相遇。多公信手成,拈得天然句。”[4]汤右曾《含漪堂》有“倒射溪堂明,涟漪开夕景。潋潋霞上波,漾漾月中影。”[7]得知含漪堂是距离水边不远的一座厅堂建筑。

2.15 钓鱼台

钓鱼台是古代园林中经常出现的景点,钓台典故出自古代的姜子牙,传说姜子牙曾经在渭水垂钓,受到了周文王重用,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期待受到君王起用的人士。

查慎行《钓鱼台》有“璜溪坐姜叟,濠上游庄周。果若知鱼乐,不妨施直钩。”[6]揆叙《钓鱼台》有“十日燕南雨,污泥拥道周。归装如可缓,还拟共垂钩。”[4]汤右曾《钓鱼台》有“寓物尚可乐,细大理则均。海中连六鳌,何异一寸鳞。”[7]表明这里是供园主人和朋友钓鱼的地方,也是大家讨论政治话题的场所。

2.16 双遂堂

“双遂”意思是两方面的愿望都实现了,可以理解为做官和游乐,双遂堂是用来命名一座成功人士的厅堂建筑的。

查慎行《双遂堂》有“心迹既双清,宦游亦双遂。一事胜香山,公头白犹未。”[6]揆叙《双遂堂》有“幽僻性所耽,功名偶然遂。读书愿勉旃,迨此衰年未。”[4]汤右曾《双遂堂》有“明贤际昌运,钟鼎兼山林。济时稷契老,高世箕颍心。”[7]所以园主人一方面工作勤勤恳恳,另一方面又能够享受园林之乐,双遂堂是园主人日常生活的场所。

2.17 南 桥

南桥是自怡园南侧的一座桥。

查慎行《南桥》有“两厓石齿齿,一壑流濊濊。桥北与桥南,仙凡此分界。”[6]揆叙《南桥》有“林风响萧萧,溪水鸣濊濊。只隔浅深流,难分彼此界。”[4]汤右曾《南桥》有“桥边巉巉石,桥下泠泠水。忆昨一扁舟,潭烟山月里。(四月十一夜,于此桥下登舟游历)”[7]可知自怡园南侧有一座桥,桥是东西走向。河流是南北走向。河流流经自怡园。

2.18 红药栏

查慎行《红药栏》有“手自栽红药,旋开穏重花。禁中吟未足,归到日西斜。”[6]揆叙《红药栏》有“乘舆曾同看,春风最后花。明年应犹醉,吟到日西斜。”[6]汤右曾《红药栏》有“翠色纷可撷,红芳似有期。悠悠晚春节,小谢省中诗。”[7]自怡园中有一片栏杆围绕的芍药,成为园中晚春最亮丽的风景。

2.19 静镜居

静是平静、清静。镜是镜子,动词是照镜子。静镜有时指代明亮的月亮,同时,静和镜都是佛家常用语。

查慎行《静镜居》有“先生静多妙,迹显心逾静。借问祖师禅,无尘安有镜。”[6]揆叙《静镜居》有“沤灭空本无,尘消觉圆净。一根若返源,免照达多镜。”[4]汤右曾《静镜居》有“万绿息心莹,百态呈影写。湛然一室中,顾此悠悠者。”[7]揆叙深谙佛法,静镜居是园主人静心研究禅学的院子。

2.20 朱藤迳

朱藤就是紫藤WisteriasinensisSweet.

查慎行《朱藤迳》有“十万宝璎珞,举头迷下上。好笑王君夫,紫丝开步障。”[6]揆叙《紫藤迳》有“千屡尽低垂,一条翻直上。羲和回日车,莫认修罗障。”[4]汤右曾《朱藤迳》有“幽阴迳乍转,苍翠色如许。自绕长廊行,不知三伏暑。”[7]表明朱藤迳是一条紫藤覆盖的长廊,大量花序像紫色瀑布一样,蔚为壮观。

2.21 野 航

野航的本意是郊野中的小船。

查慎行《野航》有“野趣随所寓,陆居同水宿。偶以舫名斋,已忘舟是屋。”[6]揆叙《野航》有“朝出溪边游,莫向溪边宿。陆处便凌波,舟居岂非屋。”[4]汤右曾《野航》有“非舟复非陆,(三面临水)妙意寄所耽。几时秋水至,还共客两三。”[7]野航是一座伸入水中的船型建筑,是一座三面临水的房子,这种船型建筑在古代园林中有不少实例。

3 复原设计构思

3.1 功能定位

自怡园是明珠家族在畅春园西侧建造的园林,方便园主人到畅春园参见康熙皇帝,同时,满足园主人和家人居住,生活、娱乐的需求,满足园主人和友人一起学习、游乐、探讨学问、增进友谊、促进仕途的需求,自怡园的设计定位是与这些功能相一致的。

3.2 设计风格

自怡园靠近畅春园,康熙皇帝有时也会光顾这座园林,主人虽然财力雄厚,但是为了避免引起麻烦,这座园林的风格应该是简约、大方的。自怡园的设计者叶洮来自江南,他的设计风格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特色,即充分利用自然山水的文人园林,其建筑朴实无华,植物丰富多彩。

3.3 文人气息

景点的命名具有十分浓郁的文人气息,代表了园主人和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筼筜坞、双竹廊显示了主人对竹文化的理解,四季常青、正直、虚心、宁折不弯;苍雪斋、桐华书屋、双遂堂、静镜居、含漪堂、钓鱼台、巢山亭、邀月榭、隙光亭表达了主人园居生活中斋戒、学习、起居、参佛、游憩的几个侧面;其他景点的名字与园中自然景观是密切联系的。

3.4 水景特色

自怡园中有一条从南向北的溪流,园内21个景点分布在溪流附近,纵横、蜿蜒的溪流,北侧的小型湖泊和南侧的两个池塘构成了一个鲜活的水系,灵动而富有生命力。

3.5 植物特色

一方面,园中植物以当地植物为本底,泡桐、荷花、芡实、芦苇、柳树,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周围的环境十分融合。同时,引入特色植物,竹子、芍药、紫藤,大片种植的竹子四季常绿,在北京地区无疑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春天,芍药花、紫藤花以其鲜艳的色彩必定吸引游人的目光。

依据明末清初江南园林和北京园林特点,在对自怡园环境、造园特色、景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如下的自怡园复原图(图1)。为北京古代园林复建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今后复建提供了一份基础材料,为世人初步展示了一座具有浓郁江南园林特色的清初北方私家园林。

图1 自怡园景点布局平面复原图Fig.1 Plane graph of Ziyiyuan garden’ restoration

猜你喜欢

景点园林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园林里的中国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旅游如何从景点走向全域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