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秘的眼睛

2019-05-08冰波

童话王国·文学大师班 2019年4期
关键词:樟树金色风筝

冰波

男孩坐在门前,默默地。

透过门口葡萄棚下乱摇的光影,他的目光一直投向远处,投向那座轮廓是那么平滑、单调的山。它除了令人乏味的线条以外,唯一的意义好像就是能挡住山那边的一些什么。

“被山挡住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男孩想着,他在乎这个。

他曾总是做一个同样的梦:山的那边,竟然和这里一样——远处,是一大片稻田;近处,在视线的左方是一棵古老的大樟树,长得倔强而严肃。

怎么会和这里差不多呢?男孩不愿相信。他想:山那边一定还有特别的东西,比如,一条弯弯的小河,一片静静的树林。可是,梦里出现的总是稻田和古老的大樟树。

他多想到山那边去看一看哪。可是他不能。因为,他的双腿,早在十五年前他五岁时,就因一场大病瘫痪了。难道叫人背着他爬过那座山,去看一眼山那边有什么吗?这不会被人笑话吗?再说他也不愿意让人背。

山那边一定有什么东西,不然,他怎么会这么入迷呢?

男孩的目光,真想穿透那座山。

山的那边。

女孩靠在窗前,秋天的风,带着一丝忧郁,拂动着她的头发。

“为什么说是‘金色的秋天呢?金色是和太阳一个颜色吗?可秋天的风是凉的,太阳却是热的……”

女孩自言自语着。她怎么也无法体会颜色究竟是什么。她的脸颊能感觉空气的湿润和干燥;她能闻出泥土在不同季节的气味;她也能听出雨滴喜欢落在哪里,因为它们发出的各种声音就是它们的语言。

可是,颜色是什么?

女孩多想看一看眼前的一切——不用脸颊,不用耳朵和鼻子,而是用眼睛。可是她不能。因为,从她记事起,就在黑暗中度过。她,是个盲女。

颜色,颜色究竟是什么呀?

她闻,她听,她用肌肤感觉,可是没有用。

太阳,带着一种成熟的红色,慢慢地落到山的那边去了。

男孩真羡慕太阳,它能天天看到山的那一边。

一朵云,被高空的风拉成一缕缕,匆匆忙忙地也往山的那边飘去。

“如果我是一朵会飘的云……”

突然,仿佛掠过一道神奇的光,他的脑子里闪出一个灵感。

“风筝!对,做一只风筝!让它代我去看看山的那边!”

男孩为自己的这个主意兴奋得满脸通红。

做风筝,对他来说可太容易了。他做的风筝,飞多高、多远都行。

他投入地忙碌着,倾注他全部的希望和嘱托。

当晚霞暗淡、夕阳沉落的时候,一只年轻又带点儿顽皮的风筝,在男孩的手里摇晃起来了,辫子似的尾巴迫不及待地抖动着。

星星出来了。

女孩仰着脸。

当风儿不再像刚才那么顽皮,而是急匆匆地在她脸颊上拂过的时候,她知道已是黄昏了,因为风儿要回家去了。它们也像她一样,是要摸索着找家的。

人家说,这时候,星星该出来了。

星星出来的时候,女孩总是在窗口仰着她的脸。那么平静、安详的脸,浮现出让人心酸的美丽。

有柔和的光流到她脸上来了,那是星星的光,带着一丝凉意,一缕清新。

“洗洗我的眼睛吧,把它们洗亮……”

女孩喃喃着。

她对天空有许多的企盼。她相信天空会给她很多,就仿佛太阳会给她温暖一样。

女孩从不焦虑。她的心仿佛是一片平静的湖,尽管它沉淀了那么多的痛苦,可它的表面总是那么柔和。

月亮看着她。

她知道月亮在看着她,因为她能闻到月光那特殊的清冽的气味,就像她能闻到不远处那棵古老的大樟树的气味一样。

“谢谢你来看我,月亮。”

女孩仰着脸,她的脖子优雅而美丽,使人想起浮在深潭里鸣叫的白天鹅。

男孩望着挂在墙上的风筝。

它是白色的。正是他喜欢的颜色,像云一样。

他睡着了。

山的那边——远处,是一片金黄的稻田;近处,是一棵古老的大樟树。

他又做了这个梦。

天蒙蒙亮,他解下那只风筝,带到门口的葡萄棚下面,把它举了起来。

风筝在满是凉意的风中,优雅地摇摆着,骄傲地显示它的平衡感有多好。

男孩满意地笑了。

“我要给你画眼睛了。”男孩对风筝说。

男孩用一支粗笔,在风筝上画了两只大眼睛。线条很简洁,使这双眼睛显得纯洁而稚气。

“这是我的眼睛。”

男孩自语着。不知为什么,他又给眼睛添上了长长的睫毛。

风大起来了。

男孩拿起线筒,开始抖线,让风筝在风里弹跳起来。很快,风筝吃住了风,要上升了。

男孩开始放线。

突然,他变得紧张起来,呼吸也急促了。

风筝,它要去了,要到山的那边去了,它会看到什么呢?它……

“風筝,你……好好儿地看哪!”

男孩说着,迅速地放线。

风筝仿佛很痛苦似的扭动着,急速地后退,同时,又不知不觉地上升着。

“好好儿看……好好儿看……”

男孩轻声说着。风筝早已听不到他的话了,他是对自己说的。

风筝升得很高了,离得更远了。

太阳,把金色的光倾泻到风筝身上。太阳,用它的大手推着风筝。

它已到了山的那一边。

它慢慢地摇摆着,大大的眼睛向下凝视。

它仿佛在寻找什么。

“金色,金色就是这种感觉吧?”

女孩仰着脸,用脸颊接触着太阳。阳光给她脸颊细细的汗毛涂上了一层绒。

“金色……”

忽然,女孩感觉到,有一道光向她扑来。

这是一种神奇的感觉,是一种让人振奋的爆炸。

“光!一道光!”

女孩尖叫起来。她本来不知道什么是光,她对光的理解就是热。可她现在知道了!

那就是光!

那就是太阳!

“金色的太阳!”

她看见了金色的太阳。

天空,终于给了她一双眼睛,一双从天空飞下来的眼睛。

天空,是那么一种柔和的颜色。那里,有一只雪白雪白的鸟在飞,轻轻摇摆,多么优雅和舒展。

女孩不知道,那是一只风筝,雪白雪白的,白得像一朵云。

男孩紧紧拉着风筝的线,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手上。那根紧紧绷着的线,时而轻轻跳动,时而左右牵拉。

“告诉我,眼睛,你看到山的那边了吗?”

线,不能告诉他什么。他对山的那邊,除了梦中经常见到的以外,现在还是一无所知。

“眼睛啊,你真的什么也看不见吗?”

男孩的声音有些颤抖了。

忽然,他感觉手里的线一轻!刚才紧绷的线,刹那间失去了分量!

“风筝它怎么了?”

男孩的心一沉,出了一身冷汗。

他开始收线。他急速地收着。

“风筝,风筝,你没事吧?”

风筝摇摇晃晃地飘落,辫子似的尾巴颓然着地。看它的神情,仿佛有什么贵如生命的东西遗落了。

男孩不顾一切地向风筝挪过去,连滚带爬。

他捧起了风筝。

“这不是我的风筝!”男孩叫起来。

那是一只雪白雪白的风筝,那上面画着的一双眼睛,没有了。

它成了没有眼睛的风筝,白得像一朵云。

“我的眼睛,是天空给我的……”

女孩把目光收回来,投到面前。

远处,是一片稻田,金黄的颜色,有如太阳的光芒;近处,是一棵古老的大樟树,长得倔强而严肃。

她只看见了这些。够了,这些就足够了。它已经丰富得让人目不暇接了。

“风筝,你的眼睛呢?”

男孩的泪水滴落在风筝上,很沉重。泪水渗透了风筝的纸,那纸上出现了一个洞。

刹那间,那个洞骤然放大了,大得盛得下整片天空,整个宇宙。

“我看到山的那边了!”男孩叫起来。

远处,是一片稻田,金黄的颜色,有如太阳的光芒;近处,是一棵古老的大樟树,长得倔强而严肃。

他只看见了这些。够了,这些就足够了。它已经丰富得让人目不暇接了。

“谢谢你,风筝。你把我的眼睛留在了山的那边,让我可以看到这些梦里都想看的东西,谢谢……”男孩捧着风筝说。

女孩坐在窗口,望着前面。

清晨,前面那座山,显出模糊的轮廓。淡淡的雾像梦一样笼罩着山。

慢慢的,仿佛梦境,山的那边,升起来一个太阳。

“啊,太阳是从那里升起来的!”

女孩兴奋地叫着,脸颊红了。

“山的那边,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太阳住在那里吗?”女孩想着。

她还想:我一定要到那里去看看……

我认为“童话感觉”是童话的生命,舍此,它可以是小说、故事,乃至说明书、标语,或“幼儿须知”等,唯独不是童话!

童话的基础或本质是想象力。想象的世界就是童话的世界。当你像一只鸟,在想象的世界里飞翔,天空就因你的飞翔而广阔;当你像一条鱼,在想象的世界里遨游,水流则因你的遨游而涌动。

你就是世界。你的世界就是你的境界。

想象产生于幻想。幻想会带来强烈的情绪:一种狂热、一种燃烧、一种喷发、一种忧郁、一种痛苦、一种悲哀。在情绪的引导下,你就全身心地投入了。

我想,唾手可得的艺术精品应该是没有的吧。作者的“修炼”是为了提高各方面的积累和修养,也是为了萌生一对感应童话的“触角”,或者说,为了培养“童话感觉”。然后,在情绪化的想象中,在那个独特的世界里,寻找一种飘逸的、游动的、轻灵的、稍纵即逝的“魂”——童话之魂。抓住它,把它定格。

我相信,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一定会有较高的境界。

猜你喜欢

樟树金色风筝
金色十月
金色七夕节
香樟树,樟树香
金色的光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樟树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金色十年
学做风筝
樟树木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