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酒国标之惑

2019-05-05三圣小庙

休闲读品·天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液态国标酒厂

三圣小庙

白酒,有三套制作标准:一是固态标准,二是固液结合标准,三是液态标准。 固态标准明确规定要以粮谷为原料,经传统固态法生产,未添加食用酒精以及呈香物质;固液结合标准要求每瓶酒里固态酒不低于30%;液态法则允许勾兑。

酒徒可以理解为除了固态标准以外,别的都是勾兑。每一瓶成品酒都会标注执行的是哪一套标准,这个标注算是一个承诺吧,起码是酒厂宣称产品达到了国家标准的要求。

例如一瓶超市零售10块钱的酒,仔细一看居然也是执行GB/T10781的国标,并且还是优级,这很明显不合常理啊。按照3斤粮食一斤酒的算法,这瓶酒原料价格就得5块钱,场地、人工、水电、税收什么的均摊下来也得3块吧,酒瓶酒盖怎么也得2块吧,这就10块了。从生产到流通再到零售,你们都不用赚钱的吗?全学雷锋?就算你们学雷锋,税总是要缴的吧?睁着眼睛说瞎话,无耻之尤。

这个例子只是从价格上来推算所标注的执行标准与品质不符,可那些比较贵的,动辄一百两百块,就很难从价格上反推出来。价格不说明品质,执行标准也不说明品质。

酒厂的产品是否真正执行了国标,监管起来不容易。生产领域,执行什么标准,只是备个案就行,至于是不是真的执行了这个标准,当地管理部门很难监测,尤其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也无形中增加监管难度。

流通领域监管起来更难,比如检测一个酒的执行标准是否与产品不符,有关部门先要去抽检,带走几瓶去做检验。但检验是要收费的,钱谁来出呢?按照规定是不允许让被抽检一方付费的。

除了标注与内在不符以外,酒徒还要注意68度以上和25度以下也是重灾区,2007年以前酒精度的上下限是59度和35度,2007年5月1日实施了新规定,68度至25度以外,由企业自行设定标准,标注时是以Q开头的一串号。这个Q是企业的企字的第一个字母,按照规定,当企业设定企业标准时,必须要高于国家标准。但25度以下和68度以上国家没有标准,那么企业的标准会是什么样子,只有企业主自己知道。

继续说固态标准,这个标准中本来就有三个等级:优级,一级,二级。且不管他这三个级别的区别,关键是,這三个级别都不允许添加食用酒精,必须是粮谷固态发酵的酒。这个标准是最低要求,就是说你酒厂的产品只要是执行这个标准,就不能是勾兑酒。这也是最高标准,因为酒厂能做到固态发酵就到顶了。 三瓶酒,最贵的是国标,而便宜的却是企标,不合理吧?因为企标要高于国标,那么标注Q开头的就要比标注GB/T的更好,但怎么好酒反而是便宜的呢?

其实最贵的确实是好酒,所以注明执行了国标,但如果便宜的注明是液态的,那么消费者不就识破了吗?所以在做便宜酒时,再自订一套略高于液态国标的企标,若是较真起来,他有说辞:这是参考国标制定的企标,高于国标的就行了。

大凡一个人,扬长避短情有可原,咱们不要求商人要多么诚实,你个头矮,你可以描述自己不高,你胖,你可以描述自己不瘦。但你非要把矮说成高于海拔多少米、胖非得说成达到人均体积多少倍这样的漂亮话,这就透着品质问题了吧。

酒品如人品。这句话不能是只用在喝酒的人身上,用在造酒的人身上也合适呀。曾听某个企业开大会, “一把手”说:你们首先要学做人。嘿嘿,你一边打着传统白酒的旗号高价卖着勾兑酒,一边要求员工学做人,你让他们学什么呢?!Q

资料链接

白酒国家标准

固态法白酒指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固液法白酒(根据国家标准GB/T 20822-2007)以固态法白酒(不低于30%)、液态法白酒勾调而成的白酒。

液态法白酒(根据国家标准GB/T 20821-2007)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调而成的白酒。

猜你喜欢

液态国标酒厂
液态金属走进百姓生活
液态二氧化碳在矿井防灭火中的应用
羿神:神奇之地的一家诚实的小酒厂
酒厂工人
用液体覆盖法减少铅炉铅渣的生成
美赞臣等19款海淘奶粉不符合“国标”
立案查处首例违法广告儿童安全座椅加“国标”
托关系
三层高级床
连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