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住乡愁

2019-05-04花善祥

华人时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福山村落山村

花善祥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福山村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这里曾经有一镇一港十四圩,三山两寺三古城,堪称奇迹。恢宏的大慈古寺,气派的山丘城郭,苍翠的古银杏,千姿百态的桥闸,以及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都是福山灿烂文化的历史见证。可惜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大都被岁月的长河冲刷得不留印痕,空留无法弥补的千古遗憾。所幸常熟市海虞镇党委政府、福山办事处、福山村委会怀着对历史的敬重之心,把村庄文化建设列入重要村事议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記得住乡愁”的要求,在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精心组织编写《福山村史话》,就是为了让福山的村民永远记住乡愁。

记住乡愁,就是让后人了解记忆中的村庄。村民应该了解村史,村史能让村民知道自己祖上的来龙去脉,了解村落的衍变及其沧桑历程,了解村庄的风俗民情、文化积淀,进而把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煥发建设家乡的热情,提高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为自己的村庄感到自豪,心灵才有归属感。毛泽东曾说:“研究现代历史不能不去搞家史、村史,从研究最基础的历史—村史的微观入手,这是进而研究整个宏观社会的历史基础。”像福山村这样的古村,是国家历史的具体缩影。村落进入国家历史的方式不可能是直接的,但它的历史记述也只有在国家历史的影响下才发生实际意义。因此,《褔山村史话》不只是给世世代代生活在福山的祖辈先人一个交代,更给将来生活在城市的子孙后代珍藏一份关于原乡的最后的记忆,留下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福山村史话》举凡山丘城郭、老街旧宅、村落圩田、河道桥梁、寺院庙宇、古迹胜景、故人旧事都有着相互关联的沧海桑田的时代背景。通过它可以寻根溯源,了解福山人口、村落的迁移,经济物产的消长,人文风尚的传承等等。可以说,《福山村史话》的出版,不仅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福山村史话》将有助于为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发挥其“资政、资商、资业”的功效,为福山村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当代中国农村较为缺乏的是文本承载的文化。《福山村史话》所以能面世,一方面得益于海虞镇、福山办事处、福山村委会各级领导敬重历史,把建设乡村文化摆上重要议程,把“留得住乡愁”落到实处。另方面则得益于作者陆文龙先生的士子之心,和他对福山这片土地不掺半点杂质的爱。这部史话是他以“田野釆访”的方法,用脚走出来、用嘴问出来、用笔写出来、更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我们知道,村庄的历史信息大都留在村民的大脑记忆中,须花费大量心血加以釆集。陆先生为此著所付出的辛劳令人感动,他写作史话所用的写作方法和严谨扎实的写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作者系扬州市作协会员,《竹墩史话》主编)

猜你喜欢

福山村落山村
我请大雁落山村
山村之晨
油画《村落》
百年老建筑:福山县衙“亲民堂”
火痴
山村晚归
引发海啸(下)
血色红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