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癌痛患者生存质量和疼痛治疗效果观察

2019-04-30于晓磊陈盼盼李艳杰王晶焦海静

人人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延续护理生存质量癌痛

于晓磊 陈盼盼 李艳杰 王晶 焦海静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护理对癌痛患者生存质量和疼痛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n=50,先就诊)与干预组(n=50,后就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延续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疼痛控制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預组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癌痛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不仅可改善生存质量,而且可缓解疼痛程度,效果满意,建议推广。

【关键词】延续护理;癌痛;生存质量;疼痛

本文笔者旨在通过对100例患者的研究探讨,评价观察延续护理对癌痛患者生存质量和疼痛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n=50,先就诊)与干预组(n=50,后就诊)。对照组:29例男性、21例女性,34~78岁,平均年龄(541±5.69)岁。干预组:31例男性、19例女性,32~75岁,平均年龄(53.4±6 45)岁。客观比较上述两组病例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住院期间,遵照医嘱提供对症护理服务,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具体如下所示:(1)出院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建立档案,档案除了病人的病情外还包括家庭住址、微信号、电话等信息,病人或家属与医务人员互加好友,指导其关注癌痛病患微信公众平台,学会读阅该平台推送的相关信息。(2)出院后第1天起,采取多种方式,如家庭随访、微信视频、电话随访等,全面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督促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出院第1周内,间隔1天电话随访1次或者视频通话,随访时间15~20min左右,主要内容有疼痛评估、督促患者用药,并介绍副作用防治方法。第2、3周,间隔2天电话随访1次或者微信视频随访,了解患者用药情况,询问患者疼痛控制情况与有无副作用。随访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的反馈,予以对症指导,必要时,到家随访,进行针对性干预。(3)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宣传健康知识,每2天推送1次癌痛相关知识,阿片类药物使用方法及作用、注意事项、副作用、饮食保健等是基本内容。

1.3观察指 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癌痛程度进行评价,0~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同时,通过QOL量表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指标,满分100分,最终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4统计方法 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予以T值检验,SPSS20.00软件处理这次研究的数据,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VAS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差异不大(P>0.05),通过不同方式护理之后,干预组两项指标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癌痛即癌性疼痛,是导致癌晚期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种疼痛部位需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近些年,大量资料表明,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癌痛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以往,护理服务仅仅局限于医院,出院后不再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然而,对于部分病人,由于对疾病不了解,加上自控力差,出院后缺乏针对性健康指导,容易加重病情。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强调护理的延续性,将院内护理延伸至出院后,病人回到家庭中仍可获得持续性随访和指导。癌痛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出院时建立癌痛档案,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视频随访或者家庭随访,对癌痛病人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缓解癌痛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总之,延续护理在癌痛患者生存质量和疼痛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实施价值,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延续护理生存质量癌痛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