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护理观察

2019-04-30周媛

人人健康 2019年4期
关键词:多发性我院情况

周媛

【摘要】目的:对多发性骨折应用急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外科于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参照组的49例患者中,将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研究组的49例患者中,对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残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发病症发生率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8.16%vs 32.65%];就病残率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2.04%vs16.33%],对比差异显著(P<0.05,=15.657,11.24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借鉴并推广。

【关键词】多发性骨折;急诊护理

多发性骨折这种多发的严重损伤在骨科急症中较为常见,该病病情复杂并且严重,大多患者会复合损伤、脏器损伤及大动脉损伤等,如果抢救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当,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入院后进行急救时,给予患者精心、系统、规范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因此我院对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纳了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并观察和记录了护理方法和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外科于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骨折患者98例,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9:20,最小患者年龄和最大患者年龄分别为21岁和55岁,中位年龄(40.17±4.02)岁;骨折类型: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分别为61例和37例;2处骨折、3处及以上骨折的患者分别为39例和59例;根据患者就诊日期的奇偶数分为2组各49例患者,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骨折类型以及病情等基线信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均需立即给予其氧气支持治疗及补液治疗,对休克症状进行纠正,严格遵医嘱进行处理;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以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查看创面是否存在渗液或者渗血情况,关注患者末梢血液循环及皮肤情况;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纳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急诊初步护理:迅速并正确评估病情,对患者受伤的部位、时间、致伤原因以及处理经过进行仔细询问,将受伤部位的衣裤解开并对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洗患者的鼻道和口腔,为避免呼吸困难或窒息可给予吸氧处理;建立2~3道静脉通道,观察并记录患者尿量,如果尿量>40ml/h,则需碱化尿液并及时补液。

1.2.2固定止血护理:根据患者骨折部位针对性的为患者采取固定体位,硬板床和仰卧位适用于脊柱骨折患者,半卧位及腹式呼吸适用于肋骨骨折患者,抬高患肢及局部外固定处理适用于四肢骨折的患者,小夹板或石膏行外固定处理适用于闭合性骨折患者,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处理适用于伤口大出血且开放性骨折患者。

1.2.3心理护理:由于疼痛难忍以及对病情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躁、害怕、悲观等负面心理,护理人员要多安抚患者,通过沟通等方式进行负面情绪的疏导,通过熟练的操作、沉着冷静等来给予患者安全感。

1.2.4并发症防护:术后有效固定患肢,尽可能不要进行搬动,如果发现患者有出现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情况,则可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给予高流量吸氧处理;若出现骨筋膜综合征则需要给予患者彻底切开减压处理,同时配合医生进行补充血容量、抗生素治疗等。

1.3疗效标准 监测患者感染、出血、心悸等并发症及急诊后肢体障碍、截肢等病残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检验,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P<0.05表示的意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 参照组患者中出现感染、出血、心悸等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5例(占比10.20%)、6例(占比12.24%)及5例(占比10.20%),则并发症发生率为32.65%;研究组患者中出现感染、出血、心悸等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1例(占比2.04%)、1例(占比2.04%)及2例(占比4.08%),则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就发病症发生率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57)。

2.2比较病残情况 2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参照组患者中发生急诊后肢体障碍、截肢的患者分别为5例和3例,则病残率为16.33%;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急诊后肢体障碍、截肢的患者分別为1例和0例,则病残率为2.04%;就病残率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11.241)。

3讨论

多发性骨折这种发病率极高的急诊外科疾病以份情重、伤情变化陕、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等为主要特点,大多是由于高处坠落、机器损伤、压砸损伤以及交通事故伤等直接暴力所致,以成年人较为常见。急诊救治以及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在于入院后的早期正确的病情评估,因此护理人员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补充血容量、固定以及包扎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在本次研究中,就发病症发生率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8.16%vs 32.65%];就病残率而言,研究组明显低于参照组[2.04%vs 16.33%],对比差异显著(P<0.05,=15.657,11.241),有统计学意义。总而言之,将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对病情恶化情况进行有效避免,对急救成功率的提高以及减少并发症与病残的发生均具有不可否认的意义,值得借鉴并推广。

猜你喜欢

多发性我院情况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