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生只愿笑

2019-04-28张英

幸福·悦读 2019年3期
关键词:余生医生儿子

张英

从那一年到今年,已经十三年了。十三年后的前几天,我和先生带着儿子去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城市,做一次例行的身体复查。与其说是复查,不如说是去看望救他性命的医生,如同拜佛一般虔诚笃信。

在火车上睡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到了医院。医院周围比从前热闹多了。那一条铺着红色小方砖的人行道还在,斑驳的水泥马路牙子,透露着它的岁月沧桑。那一年的那个黄昏,我和先生带着尚未确诊的儿子出医院散步,走在这条道上。那时儿子只及我的鼻尖那么高,他不知愁滋味,走在前面活蹦乱跳。先生伤感地对我说,他真想带着儿子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管,就这样一直走下去。于是,这十三年来,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放下一切,带着儿子去到远方,寻找有限的生命中无限遥远的快乐。而每个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有限的呢。

每一次远远地看见矗立在高高楼房上面医院的名字,总是感觉恍如隔世又如影相随。踏踏实实站在医院门口的时候,我想起当年我是怎样逼着每天辛苦做完治疗虚弱不堪的儿子,在这一片空地上做着单腿跳、青蛙跳,然后跑步十圈,以求保持他身体最佳的状态,累得他眼泪汪汪,直至母子泪眼相对。

那一年儿子十一岁。以至于十三年来,每当看见这个年龄的小男孩,我都不禁驻足凝视,回忆着儿子当年英气勃发的样子:一头浓密的、在阳光下像崭新的绸缎一样熠熠闪亮的头发,以及瘦削却又倾长的像正在拔节的小树一样挺拔的身体。

那一年我三十六岁。从此那些喜欢蹬着高跟鞋、穿着高腰裤、蝙蝠衫,显摆走路时袅袅婷婷样子的日子,已不再属于我。儿子住的病房在五楼吧,那一天晚上,当医生告诉我儿子生命充满了希望却又摆不脱绝望的真相的时候,我倚靠在儿子的病床边,流着眼泪对自己发誓:要让他像正常孩子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初冬的早晨,我们在门诊大厅候诊。那一年人少地阔、安祥静谧的医院,如今已是门庭若市,仿佛老天爷不经意之间失漏了天窗,被幸福的筛子过滤掉的人,越来越多。

做核磁共振的地方,就在儿子当年每天做治疗的负二楼。当年我坐着等待儿子从治疗室出来的那一排塑料椅子还在,另外旁边又加装了两排椅子。当年那时正是渐凉的初秋晚上九点,我曾经独自在负二楼紧抱双臂,抵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说不出来的冷,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医生最后检查结果。而现在来做放疗的病人络绎不绝,不像当年可以有大段时间的空白。唯一不变的,是那些生病的孩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千篇一律的光头,都是长得那么漂亮俊秀,仿佛病魔只愿意伤害美好。那个放疗室还是从前的,但是核磁共振室已经从当年的一楼调到负二楼,精确度从1.5T升级为3.0T,成像诊断一定会更准确吧。我坐在当年那个椅子上,恍惚之间竟不如前几次复查的时候那么淡定。是害怕一切太过清晰,而看清楚我太多太多的不安么。

去十五楼的医生办公室,要穿越像迷宫一样设置的病房。当年的主任医生已是书记兼副院长,当年的管床医生已是主任医生。都是那么忙,忙得看片子都是惊鸿一瞥。医生说,看影像有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求证。

抗拒,屈服。屈服,抗拒。

十三年以来,无论世道多么艰难,为了生存,一直都是在坚定地与抗拒一切困难,似乎还没有什么样的困难,可以让我们屈服。

先生说,我的儿子我知道,没事。儿子说,我好好的,没事。他们的计划是要像从前一样,在例行检查以后,用儿子的话说,他要去吃喝玩乐。可是我,想起当年,一切不幸都是在没事的时候发生的。我又去求证当年一句话为儿子改变命运走向的医生,如同当年一般。

我还去打扰了一位同命相怜的朋友。他的儿子与我的儿子相纪相仿、病情相仿,他的儿子去年跟女同学结婚了,给他生了一个漂亮的大胖孙子。他的幸福已经成为我对幸福意义理解的标杆,我渴望变成一个因为溺爱孙子而常遭儿子嫌弃的伤心的奶奶。其实,儿子现在已经是一名非常合格而敬业的酒吧师,并且积极参加朋友们安排的相亲活动,这样的幸福离我又有多远呢?只是我,生怕这幸福会戛然而止。

那一夜,彻夜难眠。我无力抗拒先生和儿子不想重蹈覆辙的心情,只能无力地发朋友圈说,那就让岁月静好的日子再长一些。有一个朋友,我们一起的时候不多,可是她了解,她说:“边走边忘,余生只愿笑。”坐在广州人家酒店的餐桌上,先生和儿子研究他们的美食,我看着这句话,眼泪不禁流了一遍又一遍。儿子问我怎么了,我笑了说,怎么广州的菜也会辣得人流眼泪。

那一瞬间,“边走边忘,余生只愿笑”这几个字,已刻骨铭心。是啊,如果真是,又能怎么样。走一路,忘一路。有一条街,沿街都是鲜花店。儿子边走边拍照,真是应景。那一路,我只在心里默念,如果這十三年来,我做过什么错事,说过什么错话,老天爷要让不幸再在我的儿子身上降临,那么我仍然发誓,无论生活再怎么艰难,我一定做一个善良的人,不做错事,不说错话,只求他安然无恙。

求证的愿望在那几十个小时里,愈来愈强烈。第三天,在珠海的一座海岛上浪迹天涯。那天多云,可是海还是那么蓝。不是旅游旺季,海岛上是那么安静。一幢幢房子沿着山路起起伏伏,走到哪里,放眼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的海。有一处非常小资的民宿,中午无人,我们爬上楼顶上的花园,儿子在我荡着的秋千旁边,依依不舍地欢笑、拍照。我看见照片上的他,已然褪去所有稚气,一副男人模样,想起他最近无疾而终的两次相亲,不禁哑然失笑。在海边漫步,海滩的沙是那么的细,淡淡的黄沙与深深的蓝海偎依在一起,无比温暖。有时候太阳遛出云层,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微笑。这样的时刻,任谁都想永远拥有。

我对先生说还是想求证一个安心,哪怕儿子的身体再辛苦一次,我生的他,无论结果怎样我只要他还在我身边。谢谢这个男人,为我安心,违背他自己的心。也谢谢儿子,年轻气盛的他,唯一舍不得看见的就是我的眼泪。

坐最后一班轮船离开海岛,然后坐最近时间的轻轨离开珠海,来不及走走珠海最有名的情侣路,只来得及在海上看看一眼望不到头的港珠澳大桥。在仲夜的广州地铁上,仿佛走在天堂与地狱之间,那一段不可知的路上。幸好买的是第四天晚止回程的火车票。我不知道为什么会买这一天的票,还是冥冥之中老天爷作的这样的安排?

医生太忙了,我们等了一个上午。当儿子终于躺在一个临时的床位上做了那个检查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子沉入不可知的黑暗。那六个小时,无比的漫长,让我想起这十三年以来所有的幸福与悲伤。那六个小时,又是那么短暂,让我来不及想象后来的一切,是幸福漫延还是悲伤漫延。直到当年的主任医任一个电话说:“结果出来了,儿子没事。”

先生顿时脚下生风地去医生办公室,儿子朝我两眼一瞪:“好好的,要让我受一次罪。”我只笑而不语,用微信向所有这两天被我烦扰的人报平安。

这时天已经黑了,表弟开车过来送我们去火车站,原来定好准备请我们吃的饯行饭也取消了,让儿子颇为失望,他仿佛不愿意错过任何一顿人间美味。先生说,回家好好赚钱,有的你吃的。

火车上,看朋友圈里是各种各样的武汉要下雪的消息。而几天前我们离开的时候,分明是一袭春装足以。有朋友怕我们回来无法抵抗突如其来的零度以下的天气,特意以暖车来迎接。回家等了两天,也不见那场据说是很大的雪下来,天气冷是冷,却有变晴的气势。

原来,人生最美好的一个词不过就是:虚惊一场。

扳指一算,接下来的时间,我需要请几个人来喝酒压惊。一个是送我“边走边忘,余生只愿笑”的人,一个是接我平安回家的人,以及所有被我的慌张不安累及的人,以及这十三年来,那个陪我在深夜痛哭又在早晨坚定地笑着醒来的枕边人。我总是要他戒酒,却原来我的内心里,时时蛰伏着一个想要一醉方休的自己。

与谁醉?

与这只愿笑着的余生。

猜你喜欢

余生医生儿子
最美医生
Chinese High-Net-worth Individuals Have the Highest Confidence in the Future Economy of China
打儿子
余生,请多多关照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真的想过和你度余生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以我余生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