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G为远程医疗保驾护航

2019-04-28王林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远程专家病人

王林

近日,我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手术成功了。位于海南的一位专家通过5G网络,进行远程操控,用时近三小时,成功为身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患者实施了“脑起搏器”植入手术。而在去年,世界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也于中国成功实施,尽管是一次动物实验,却揭开了医学史上的新篇章。那么,5G远程医疗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的远程医疗实际上指的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医生和专家重新建立起新的联系。与传统的看病模式不同,病人无需与专家实地面对面交流,医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科技等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诊断以及相关数据的传输,随之,医生会给予病人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措施。这种远程医疗不仅能够节省医生和病人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一些医学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的人们也能及时看病,不再有时空的限制。

认识了远程医疗是什么以后,我们不得不来谈一下远程医疗的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末期,”远程医疗”这一名词开始出现,但是由于信息和技术受限,当时并没有取得进展。直到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相关的数据传输和技术等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图片、声音、视频能够更清晰、快速地送到医生和患者的面前。当时,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建造了多个实验室、公司等,进行相关的研究,大力推动了远程医疗的发展。

最初,由于远程医疗成本比较高,而且存在隐患,还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问题,远程医疗只是在很小的范围里得以开展。进入新世纪,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远程医疗开始走进普通人的身边。并且,遠程医疗技术开始与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相联系,给群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诊断与治疗。

远程医疗发展至今可以说是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信号质量会影响整个诊疗过程的连续性,也会影响图片、视频、语音的质量,进而对于医生的正确性判断将会造成误差。而现今5G的诞生,将会给远程医疗注入一股更加新鲜的血液。

5G下的远程医疗,首先就是高质量、高速度的网络。高分辨率的图片和视频能够使医生更加及时准确地判断出病人的病情,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全范围覆盖、不中断的网络信号有利于医生在进行远程手术时不会因信号的问题而致使手术中断,危机患者生命。

其次,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设想一下,未来一位患者坐在家里,手边有类似手机、电脑的智能终端,终端的另一头连着数个国家的专家团队。专家团队的电脑上会不断地同时出现患者的照片、身体内部图、B超图等各种图片及信息,专家们根据所得的共享的数据讨论患者的病情,并给出合理的诊断。而且,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患者都能随时随地接触到最有经验的专家们,而不用再去医院排上一整天的队,做上一整天的各种检查项目。

并且,5G下的远程医疗也可以实时监控有关情况。医生不用再挨个查房,就可以进行远程查房,也可以对于患者后期的康复情况进行实况了解,患者的转院、治疗方案的变更都能第一时间传达出去。

最后,就是医疗设备和医疗数据的共享度了。现今,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医疗设备和医疗仪器了,这些设备通过接入网络,能够检测病人身体各项指标,实时传送数据信息。而医疗设备也能更好地实现共享,节省资源。

猜你喜欢

远程专家病人
谁是病人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河南远程医疗将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
远程访问
病人膏育
请叫我专家
还能活多久
专家面对面
专家答疑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