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2019-04-28马彦梅

学周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新课改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越来越多的教育专业愈发关注作业设计,学生的作业不仅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有效地巩固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复习,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生活、学生兴趣和个性方面来设计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4-002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20

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关注语文作业设计,但语文作业设计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作业量过大、缺少针对性等现象,很多都是反复练习、重复性强的作业特点。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阻碍了自我发展。

一、使小学语文作业贴近生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往往以书面书写为主要作业形式,让学生通过反复的写与练,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但是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要求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集体交流互动相融合,加强教师与家长的助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融入生活的元素,可以加入“思考”“调查”“小实验”等不同作业形式[1],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从而打破传统作业的壁垒,将语文作业积极向外延伸,为学生构建健康、愉悦的成长环境。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带领着学生学习《北大荒的秋天》,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北大荒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更好的认识,可以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结合学生当地秋天的景色,运用课文中第4自然段中总分结构的方式,围绕文中“家乡的秋天真美”仿写一段话,让学生抒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因材施教的语文作业

由于每位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成长环境与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普遍存在差异性,所以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应该突出个性化教学,使学生向多元方向发展,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也要重点突出个性,才能挖掘每一位学生自身的语文潜能,从而激活学生的语文细胞[2],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时,要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作业更加倾向于学生心理特点,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投入到作业之中,同时教师还要使作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以发挥语文作业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在学习《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在教师的细心讲解下,学生懂得了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同时感悟到判断事物的美与丑,不光是看外表,更要看内在与用途,不能妄下判断。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与见解。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可激发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骆驼的自豪,并让学生针对原本的对话,仿写小红马与小骆驼再次遇见的场景,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课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丰富兴趣作业模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的优势,运用语文自身的故事性原则[3]有效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故事氛围,从而有效地设计语文作业,创设语文作业情境,使学生投入到语文的世界中,展开想象,感受不一样的语文作业,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索,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领略到语文作业的不同风格与魅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作业的不足之处,从而使语文作业形式向多元化方法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学生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尽管教師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但是学生无法体会到维也纳的音乐氛围,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听一听音乐大师的音乐,如海顿《皇帝四重奏》、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等,进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调动学生对音乐美好事物的向往,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感受不一样的语文作业。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打破传统模式,不能仅局限于语文教材,而是要加强语文作业的扩展,才能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坚持以学生为本,从而运用多元化的语文作业形式,使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将语文作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实现因材施教,为学生构建平安、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百灵.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J].中外交流,2018(14):289.

[2]黄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初探[J].广东经济,2017(14):284.

[3]尚珍谊.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情感读本,2018(20):84.[责任编辑 谷会巧]

作者简介:马彦梅(1975.10— ),女,汉族,河北井陉人,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新课改小学语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