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DTA络合滴定法快速测定矿石中钙、镁

2019-04-28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指示剂标定矿石

韩 晓

(1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 102628; 2 金属矿产资源评价与分析检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2628)

前言

铁矿、灰岩、硅灰石、白云石以及菱镁矿中钙和镁的含量经常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现实中矿石的多样性,干扰元素分离的复杂性以及终点颜色变化的难以判断,给分析测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EDTA容量法[1-3]是目前在测定矿石中钙或镁含量中应用最广泛的,由于分离干扰元素的方法种类繁多,因此在保证样品分析准确的前提下,找到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对传统的EDTA容量法[4-5]进行了优化,这些优化主要体现在溶解试样的方法选择、掩蔽剂、指示剂的选择、低含量Ca2+和Mg2+的光谱法测定[6],还考察了此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结果表明此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靠。证明该方法对各类矿石都基本适用,能为日常检测工作提高效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

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盐酸羟胺均为分析纯。

氧化钙标准溶液(1 g/L):称取1.784 8 g碳酸钙(优级纯,经120 ℃烘干)于烧杯中,用少量稀盐酸溶解,冷却后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此溶液含氧化钙。

铜试剂溶液(50 g/L,现用现配)、六次甲基四胺(350 g/L)、氢氧化钾溶液(200 g/L和500 g/L)、L-半胱氨酸(10 g/L)、三乙醇胺(1+4)。

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称取67.5 g氯化铵加570 mL氨水,用水稀释至1 000 mL,混匀。

酸性铬蓝K-萘酚绿B指示剂:将0.3 g酸性铬蓝K固体粉末和0.75 g萘酚绿B固体粉末与50 g KNO3一起研细磨匀,储存于磨口瓶中。

钙试剂:称取0.2 g 2-羟基(2-羟基-4-磺酸-1-重氮萘)3-萘酸与20 g硫酸钾混合,研磨后保存于磨口瓶中。

EDTA标准溶液(约0.02 mol/L):称取8 g EDTA溶解于200 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 000 mL,混匀,按标定方法标定EDTA的浓度。

1.2 EDTA的标定

移取3份10.00 mL氧化钙标准溶液(1 g/L),分别置于250 mL烧杯中,用水稀释至100 mL,依次加入0.2 g盐酸羟胺,5 mL三乙醇胺(1+4),4 mL L-半胱氨酸(10 g/L),10 mL氢氧化钾溶液(200 g/L),每一种试剂加入后都需要摇匀,然后加入约0.1 g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滴定终点。取3次标定结果的平均值。3次结果极差值不应大于0.05 mL。按下式计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式中,c为EDTA标定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m为标定时加入氧化钙的质量,g;56.078为氧化钙的摩尔质量,g/mol;V1为滴定氧化钙时消耗EDTA标定溶液的体积,mL;V0为滴定空白溶液消耗EDTA标定溶液的体积,mL。

1.3 实验方法

称取0.20 g(精确至0.000 1 g)在105 ℃烘2 h的试样置于250 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 mL盐酸低温加热约10 min,加入5 mL硝酸和5 mL氢氟酸,继续低温加热至试样蒸至近干,取下稍冷,加入3 mL高氯酸,继续加热至冒尽高氯酸白烟,取下冷却。加入2 mL盐酸及少量水,加热溶解盐类,取下冷至室温,将溶液转入150 mL烧杯中,低温蒸至湿盐状,剩1~2 mL体积,加入20 mL六次甲基四胺(350 g/L),搅匀,加热到70~80 ℃保持10~15 min,取下冷却,移入预先盛有5 mL铜试剂溶液(50 g/L,现用现配)的100 mL容量瓶中,以水定容。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于250 mL烧杯中,弃去最初流下的10~15 mL滤液,吸取两份25.00 mL于250 mL锥形瓶中。

钙量的滴定:一份滤液中加入0.2 g盐酸羟胺,5 mL三乙醇胺(1+4),4 mL L-半胱氨酸(10 g/L),再加入10 mL氢氧化钾溶液(200 g/L),搅拌均匀。加入0.1 g钙试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钙镁合量的滴定: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2 g盐酸羟胺,5 mL三乙醇胺(1+4),4 mL L-半胱氨酸(10 g/L),加入10 mL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约0.1 g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天蓝色即为终点。

2 结果与讨论

2.1 溶样方式的选择

考察了5种常见的矿石溶样方式:

1)0.2 g试样+5 mL硝酸+10 mL氢氟酸+3 mL硫酸(1+1)于铂皿中;2)0.2 g试样+5 mL硝酸+10 mL 氟化物+3 mL硫酸(1+1)于玻璃杯中;3)0.2 g试样+15 mL盐酸+5 mL硝酸+5 mL 氟化物+3 mL硫酸(1+1)于玻璃杯中;4)0.2 g试样+15 mL盐酸+5 mL硝酸+5 mL 氟化物+3 mL高氯酸于玻璃杯中;5)0.2 g试样+15 mL盐酸+5 mL硝酸+5 mL氢氟酸+3 mL高氯酸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其中,玻璃杯的溶样效果不好,当样品中含硅较高时能影响钙的终点判断,氟化物除硅效果不如氢氟酸;若实验室无铂皿就无法进行操作,因此实验选择第5种溶样方式,简单易操作。

2.2 指示剂的选择

在滴定法测定钙镁合量时,指示剂的选择极为重要,决定着滴定终点是否容易判断。指示剂的性质要相对稳定,终点指示要明显并且灵敏。在测定过程中,一般采用铬黑T或酸性铬蓝K-萘酚绿B作为指示剂。当溶液pH =10 时,三乙醇胺能掩蔽铁使其不与 EDTA 络合,但对铬黑 T指示剂会有封闭作用,故本实验不选用铬黑 T指示剂。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酸性铬蓝K和萘酚绿B的配比影响着实验终点判定效果,实验中选择2.5的配比,即是将0.3 g酸性铬蓝K和0.75 g萘酚绿B与50 g KNO3一起研细,滴定终点变色明显且灵敏。由于使用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时, Fe3+含量允许量为 400 μg, 即使不使用掩蔽剂,微量铁离子也不会干扰对钙镁的测定,所以选择酸性铬蓝K-萘酚绿B作为指示剂要优于铬黑T。

2.3 干扰元素的消除

铁、铝、铬、钛、银、汞、铋、镍、钴、铅、锌、铜、镉、锰等金属离子在pH值为6~9时,经六次甲基四胺-铜试剂作用后析出沉淀并与钙、镁分离,从而消除干扰。痕量金属离子的存在对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和钙试剂有封闭作用, 有的会使结果严重偏高,故在六次甲基四胺-铜试剂分离后,还须依次加入一定量的三乙醇胺、盐酸羟胺、L-半胱氨酸溶液消除其干扰。

2.4 钙量滴定条件的控制

在滴定钙时,当溶液中镁含量较高时,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对钙离子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故需在加入氢氧化钾前加入 2 mL 蔗糖溶液(20 g/L)以消除沉淀对钙离子吸附。而对于镁含量过于偏低的矿石,在测定钙含量时,须加入一定量的镁离子。若溶液中磷含量较高时,加入糊精作保护剂,抑制磷酸钙的生成和减少对钙离子的吸附等。可见钙的准确滴定相对于钙镁合量的滴定要困难很多。

2.5 低含量Ca2+和Mg2+的光谱测定

由于钙量测定时条件比较难以控制,钙滴定终点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而钙镁合量滴定时终点颜色变化相对明显,容易测定,所以当样品钙高或者镁高时,相对应的低含量的镁量或钙量(<5%)可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准确测定,用滴定出来的钙镁合量减去ICP-AES法测定的钙或镁量,可换算出高含量的钙或镁值,操作简单,结果也更为准确。

2.6 样品分析的精密度实验

按实验方法和用(ICP-AES)法分别对以下样品独立进行7次平行测定,考察方法的精密度,试样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试样分析结果

由表1可知菱镁矿中镁的含量高,钙含量低,适合此法,简单易操作。同时测定三种矿石标准样品,铅矿石(济南众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中的钙,理论值是12.26%,此法测定值12.31%;镍矿石((济南众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中的镁,理论值是5.23%,此法测定值5.23%;高铬镍铁矿(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中的镁,理论值是12.05%,此法测定值是12.07%。

2.7 加标回收实验

选取铅矿石和高铬镍铁矿做加标回收实验,分别加入不同量钙或镁进行测定,结果见表 2。由表2可知加标回收率在99%~102%,方法准确度高。

表2 回收率实验

3 结论

由于钙量测定时条件比较难以控制,钙滴定终点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而钙镁合量滴定时终点颜色变化相对明显,相对容易测定,所以当样品钙高或者镁高时,相对应的低含量的镁量或钙量(<5%)可用ICP-AES法准确测定,用滴定出来的钙镁合量减去ICP-AES法测定的钙或镁量,可换算出高含量的钙或镁值,操作简单,结果也更为准确。用该方法对三个标准样品中的钙和镁进行多次测定, 结果与认定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在0.69%~1.3%(n=7),加标回收率在99%~102%。此法实用性强,已经成功应用于各类矿石中钙镁的检测。

猜你喜欢

指示剂标定矿石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石灰性、中性土壤有效磷测定中指示剂替代研究
两块矿石
矿kuànɡ石矿石多美丽
使用朗仁H6 Pro标定北汽绅宝转向角传感器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不同日粮类型和指示剂种类对生长猪氨基酸回肠消化率评定的影响
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2
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2
基于匀速率26位置法的iIMU-FSAS光纤陀螺仪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