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文阅读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施架构

2019-04-27陈旭强王欢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课程标准

陈旭强 王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最鲜明的变化就是设计了“语文学习任务群”,并且指出了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教与学的基本指向,即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鲜明的教学价值取向,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扬弃”,需要教师从理念到实践的深刻变化。

从设计结构看,“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高中语文学科四个层面的核心素养为整体目标,以18个学习任务群为载体,通过项目的具体实施以达成课程目标。从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看,课标只提供了纲要性的解读以及学习的总体目标、内容、教学提示,这是由课标的性质决定的。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的具体实施,还需要相关教学范式、教学实践的有效支撑。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旨在改变阅读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既是对教学内容方式的突破,也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群文阅读以“议题”为驱动达成学习任务,与“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驱动的设计原理一致。“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整合式的语文学习生态,必然要求在语文教学设计中,将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入教学,这与群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理念不谋而合。群文阅读在教学实施上的标志特征“集体建构”,包括情境设置、呈现议题(即学习任务)、阅读文本、共同研討、达成共识等环节,体现了尊重主体、注重过程、强调建构等理念,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因此,群文阅读能够成为“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的重要抓手。

因此,基于群文阅读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需要对标学习任务群的目标要求,以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为支撑,作整体构架设计。

一、学习任务群目标实施细则的编制

新课标基于高中语文学科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总体层面设定了12个课程目标,并将总体目标分解在18个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是一种旨在提升阅读质量的阅读教学样态,一方面,其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切合“语文学习任务群”目标要求;另一方面,群文阅读基于文本阅读实施教学的特征,也不可能涵盖所有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也需要对标任务群的目标、内容要求作相机的匹配。因此,群文阅读视域下的学习任务群目标实施细则的编制,是基于群文阅读教学特征的非全覆盖式的呈现。

编制操作上,以每个“学习任务群”为设计单元,细化任务群的目标要求,形成若干学习项目,并依据项目内容,设计群文阅读专题,再依据每个专题,设计群文阅读议题,形成“任务群——项目——专题——议题”这样一个塔形结构。设计表式结构如下:

学习任务群xx:群文阅读教学目标实施细则

在架构过程中,要在宏观层面,处理好各任务群之间的渗透、衔接关系,依据必修、选修的不同要求设计,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在微观层面,要研究议题对达成任务群目标的支撑性,要研究议题的可实施性,要研究议题的设定与文本的匹配性。

二、基于议题的群文阅读内容的整合

群文阅读议题的设定要依据课程目标,因此,依据议题选文是群文阅读文本组合的基本原则,这体现了一切教学行为是为了达成课程目标这一基本共识。另外,群文阅读是一种多文本阅读,文本之间的相关度、联结性乃至互补性,也是文本组织的关注点。例如,蒋军晶老师在教《创世神话》群文阅读课时,组织了7篇文章:1篇科普文《关于宇宙大爆炸》,6篇神话《诸神创世》《於能棋吕岛》《盘古开天地》《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马兹达》《巨人伊密尔》。这些创世神话折射了早期人类对宇宙、人类自身的探索、理解和愿景的共性认识。7篇文章由一条无形的思维结构贯穿,文本内容有很高的关联度,同时文本体裁的差异,呈现较好的互补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训练思维及表达,起到很好的整合作用。

群文阅读文本的组合,要依据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目标的要求,从四个核心素养层面并对标任务群目标要求,依据设计的议题组织。一组文本可以设计多个议题,同时达成多个能力点的教学,以提升整合效应。

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强调课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是教材资源的重组,可以是教材文本与课外文本的组接,更多的是课外教学资源的筛选、组合,这对教师的阅读及课程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阅读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广泛的测评分析,要找准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点来作为内容选择、建构的起点;内容要尊重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强调系统性、丰富性、适恰性、选择性。另外,整合课内外语文教学资源、建设“交互式”群文阅读文本网络资源库,是群文阅读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群文阅读议题的设置

“议题”是群文阅读的关键概念,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从任务型教学角度看,就是要达成的学习任务;从呈现形态看,就是一组激发学生学习的问题。就某个层面而言,议题的质量,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群文阅读的质量。

设计议题的目的,一则引导阅读文本的选择、组合;二则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阅读、讨论,达成知能建构。因此,议题设计首先要有鲜明的目标性,要基于课程目标,是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化、可操作化的直观体现。其次是可探讨性,即议题有开放、多维的视角,能够提供给学生多角度思考的空间;同时,议题也必须有较好的适恰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后是贯通性,即议题能够贯通一组选文,这是多文本阅读的特点所致。

议题的分类,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方法,一般从语言、内容、形式三个层面划分并细化。这是基于原课程标准的知识、模块结构而划分的,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的要求不匹配。因此,就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看,议题可依据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四方面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从整体上分为四类议题,以此为“纲”;结合课程目标及各学习任务群目标细化,以此为“目”。纲举目张,形成切合新课程标准的群文阅读议题序列,有利于对标新课标,体现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四、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依据相关教学理论,对教学诸要素、环节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包括:学情分析、目标定位、过程设计及效果评价等。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及教学建议,影响教学设计的基本样态。

从新课标“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价值取向看,教学活动要聚焦典型的言语实践活动,要解决真实情景中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做好专题活动的设计并组织、引导、评价学习过程。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操作,与“学习任务群”教学价值取向有较好的“适恰性”。群文阅读教学,能为“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实践支撑。

学习任务本质上就是学习项目,因此,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可有机融入项目学习的因素而开展,大体包括以下环节:设定项目目标——设计框架问题——提供关键素材——创设学习情境——组建学习团队——展开对话交流——引导凝聚共识。其中“框架问题”即议题,“关键素材”即群文文本;课堂教学组织按照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教学形态开展,即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进行共读共研共构。

目前,群文阅读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实践上还有许多需完善之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为群文阅读教学提供实践契机,对群文阅读理论的深入、实践的拓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基于群文阅读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架构实施,为“任务群”型教学提供有益的参照和样态,对语文学科教学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价值。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年度第十二期立项课题“课内外整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17JKI-L048)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