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留守儿童问题

2019-04-26徐延芹

文教资料 2019年5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主任儿童

徐延芹

摘    要: 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以及疏导留守儿童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是现阶段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加强对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重视,制订强有力的指导方针,进一步解决留守儿童在成长关键期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初中班主任    留守儿童问题

初中阶段是对留守儿童影响较大的成长关键期,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高低决定了班主任能否引导留守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复杂化,如何使这一现实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疏通、引导和管理工作决定了这一系列问题能否得到良好的解决。

一、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可避免

为了改变家庭现状,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去繁华的大城市打工,孩子便交给了身在农村的长辈抚养,这一情况导致出现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大量留守儿童给初中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容回避的疑难问题[1]。一些农村儿童因缺乏正确的引导出现了一些品行问题,比如:不健康的心理、不平衡的人格发展,这些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正常生活,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学习。做好农村班主任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习不主动问题不可避免

“学困生”的客观存在构成了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难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自身没有正视学习。由于一些留守儿童缺乏正确引导,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因为身处农村,一些家长的文化素质不足以有效引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在新课程的改革推进下,怎么在尊重留守儿童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值得每一位班主任思考和研究。

(三)青春期矛盾心理不可避免

初中生处在心理发展过渡期,缺乏判断、跟风、逆反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标签。即使再信任和崇拜班主任,有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不会和班主任讲,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难[2]。特别是初中生较早地通过网络接触到一些新鲜事物,处在心智还没有完全发展阶段,一些学生可能会受到不好思想的引导,给学校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二、管理工作中关于思想对留守儿童影响的策略

(一)重视亲情思想的灌输

亲情教育是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基础的一步,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以后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家庭情感缺失,导致部分学生从小亲情意识淡薄,缺乏人情味。这就需要学校帮助引导留守儿童建立完善的人格,比如:“感恩班会”、“读二十四孝有感”、“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给爸妈洗脚剪指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还要加强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电话、视频或者书信的形式完成,还可以让班主任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对家长灌输教育孩子的思想,并通过班主任随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动态。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辛苦和不容易,体会到父母的无私,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

(二)重视关爱信任思想的灌输

“好的沟通是良好发展的前提”,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的班主任看见学生违反纪律会不分地点情况厉声斥责,这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阴影。教书育人是班主任最基本的任务,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了解学生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完善人格。只有在班主任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学生才会给予班主任相对的尊重,才会互相产生好感,拉近双方的距离,便于日后的交流和沟通[3]。班主任要多注意沟通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善于包容学生的错误,表扬学生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关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

(三)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

初中生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但是处在尚未定型阶段的他们可塑性极强,容易模仿他人,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榜样,注重言传身教,以高尚的品德和节操感召学生。要建立完善的班委管控制度并执行,班主任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持久性,班主任要将自己的工作作风和对待留守儿童的态度明确下来,必须在自己完成的前提下再要求学生,运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感化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管理工作中关于环境对留守儿童影响的策略

(一)注重环境熏陶的影响

结合校园文化,赋予班级一定的文化熏陶,让班级中每一个留守儿童不自觉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班级文化在文化熏陶中起到重要作用,一定要注意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如:建立“进步榜”、“荣誉榜”等,并张贴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标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再者可以举办“书画竞赛”,设立“图书角”,陶冶留守儿童的情操,规范每个留守儿童的行为。环境的影响远胜过苍白的言语教育,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留守儿童会拥有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4]。

(二)树立战胜挫折的决心

特殊环境下产生的“留守儿童”,由于从小亲情缺失容易形成自卑心理。班主任应该教育学生正视挫折,可以多开展社会实践、体能训练活动,使留守儿童正视挫折的同时得到锻炼的机会。还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或者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讲座和交流帮助留守儿童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培养留守儿童不怕苦、不怕难的顽强意志,增强留守儿童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三)注意一视同仁

对待所有学生包括留守儿童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每一个学生,因为老师细微的偏袒也会得到留守儿童的重视,不能仅仅因为某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就给予该学生过分的关心。这样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还可能会出现师生关系的恶化,不利于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应该合理、公平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才会乐于和班主任沟通,才更有利于以后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农村学校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相对较少,学生团队意识相对淡薄,这就要求班主任设身处地地思考如何高效开展班集体活动。比如通过舞台剧、小组讨论学习、接力赛跑、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鼓励学生通过努力获取荣誉[5]。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品质,增强团队的合作。让留守儿童在各项活动开展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享受努力就有所回报的成功喜悦,还可以一起分享参加集体活动所收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结语

农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是具有挑战性的。班主任应该时刻关注并且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对留守儿童造成的不利影响,不仅要引导好每一个留守儿童,还要时刻关注家长和社会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切合实际制订强有力的方针和指导政策并执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为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华.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困惑及解决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5):17.

[2]张翠燕.试论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J].時代教育,2017(20):156.

[3]周天平.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张掖六中为例[J].学周刊,2016(31):216-217.

[4]张绍迟.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及策略[J].教育,2017(2):117.

[5]刘菁兰.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策略应对[J].都市家教月刊,2017(4):106.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主任儿童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留守儿童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