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词汇的积累在小学第一学段口语表达中的运用

2019-04-26李建花

文教资料 2019年5期
关键词:口语表达

李建花

摘    要: 口语表达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交流方法,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也是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处于非常不成熟阶段,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研究表明,言语词汇的积累对第一学段口语表达有深刻的影响,不仅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词汇的含义,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另外,言语词汇的积累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语文学科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言语词汇    口语表达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

口语表达是人类最基础的表达方式之一,人类通过口语表达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进而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口语能力处于第一学段,口语表达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基础的、系统的后天学习提高口语能力。在第一学段口语表达中,语文学习占据重要的地位,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积累言语词汇的积累等方法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词汇、句子和语法,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和进步,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同时,言语词汇的积累有利于书面表达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一、丰富口语表达

在语言学习中,最关键的是词汇量的积累,无论哪种句子都是由各类词汇组成的,因此在小学第一学段口语学习中,积累词汇量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第一步,正确地学习词汇,掌握词汇真正的含义,使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有效应用词汇,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指引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仅学习新词汇而且注重积累和总结,从而让学生通过言语词汇的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1]。

在一年级语文《形容词》一节教学中,主要侧重学生对形容词的认识,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的启蒙阶段,对形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很陌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向学生解释和说明形容词的意思和用法,以便后期学生的应用。例如在学习“嫩生生的”、“蓝湛湛的”、“浑浊的”、“绿茵茵的”这类字面意思不直观的形容词的时候,语文教师要利用各类通俗易懂的方法教小学生正确使用形容词并使小学生自行积累,进而在小学生的口语表达中有意使用这些词语,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口语水平,通过词语的积累把话说得清楚,说得生动。

二、提高理解能力

在语言学习中,言语词汇的积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日常口语表达过程中,往往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固然很重要,但是能够理解别人所表达的意思是必不可少的。在双方或者多方交流中,只有正确理解别人表达的意思,才能使对话进行下去。因此,言语词汇的积累在小学生第一学段口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或者《会摇尾巴的狼》等寓言故事时,学生可以根据平时的积累,阅读并理解文章中表达的道理。文章中故事的因果关系具有多样化的关系,对小学生来说可能较抽象,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其中包含的人生道理、情感及价值观等予以总结,让学生真正明白犯了错误要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从而避免继续犯错的道理。同时,学完这些寓言故事,教师要让学生积累富含哲理的词语和短句,从而在口语交谈中更深刻地理解别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激发语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通过言语词汇的积累,丰富口语表达,从而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体会到言语的乐趣,由此激发学习语言的兴趣,在第一学段的口语学习中主动学习,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古诗时,教师向学生深度剖析古诗,分析诗人对景色或者人物的描写所用的词汇,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以《梅花》这首诗为例,诗人用简单的20个字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冬日梅花独自盛开的景象,并借这几句诗歌颂梅花不与百花争艳、不畏严寒和孤独的高洁品质,也借梅花的品质比喻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态和处境。这首小诗简单朴素,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却又寓意深刻让人朗朗上口,教师剖析这些用词的手法,让学生体会诗人用几个简短的言语词汇和句子就可以组成绝妙的小诗的神奇之处,对语言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积累词汇。

四、提高文学素养

言语词汇的积累不仅有利于口语的表达,而且能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指引学生在积累教材所学词汇之外,也需要适当阅读课外文学作品,由教师向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进行课后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汇和句子摘抄下来,这样的拓展让学生所积累的言语知识不局限于课本。例如在《三味书屋》这节课后,学生普遍对鲁迅的做法十分好奇,也对这个作家十分敬佩,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鲁迅的其他作品集,一方面可以从各个方面了解作者的生平,体会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阅读课外作品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终,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提高文学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最终目的[4]。

五、感受语言之美

语言表达是由大量的词汇和句子组成的,在人们的言谈中,一句话可以让别人兴高采烈,也可以让其暴跳如雷,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锻炼学生对语言的使用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说话,而且能够把话说得漂亮。因此,学生要有足够多的日常言语词汇积累,只有积累足够多的言语词汇和技巧,在说话的时候,才能不仅正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把话说得漂亮,让听者如沐春风。例如在《萧伯纳和小女孩》的故事中,“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漂亮的苏联小姑娘安娜聊了很久”这句话,就让人感觉到语言带给人们的“美”。语言的魅力不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涵、素质,而且可以因为一句话让人们对你刮目相看,让人感受到你的智慧。因此,在第一学段口语中积累言语词汇,使学生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言语词汇的积累不仅有利于学生口语的培养,而且对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言语词汇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丰富了口语表达、提高了理解能力、激发了语言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文学素养,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语言带给人们的“美”。语言中缺少智慧,就像索然无味的白开水,多了一些平淡,少了一些味道,失去很多乐趣。只有在语言中赋予智慧,才能让人耐人寻味。所以,在小学生第一学段口语教学中,使学生积累言语词汇,从量变达到质变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1-29.

[2]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語规范词典[K].北京:北京教学出版社,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12-82.

[3]林崇德,申继亮,主编.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23-32.

[4]洪俪瑜.国小学生之汉字视知觉能力研究[C].北京:第五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教学应用组),1997.

猜你喜欢

口语表达
彝族幼儿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课前热身五分钟精彩语文大不同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对如何提高法语专业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