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干韶的抑郁心理、角色冲突与调适

2019-04-26杨志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调适角色冲突

杨志

【摘要】高校學生干部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兼具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需要面对着学习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容易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导致心理失衡,诱发抑郁心理。分析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的角色冲突,有利于引导学生干部疏解负面情绪,调整心理状态,从而关注个体心理所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抑郁心理;角色冲突;心理调适

高校学生干部是指在正式学生组织中担任领导工作,承担管理职责的学生,他们是兼具学生身份的特殊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学生,主要包括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学生社团中的学生骨干。他们不同于学校行政人员和教师担当的角色,也不同于普通学生和非正式群体中的学生意见领袖,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工作开展的关键节点。关注学生干部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及时疏解学生干部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干部身心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学生干部抑郁心理现状

当前,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学生干部人才的培养,许多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因此得到极大的提升。他们普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嗅觉,不仅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但与此同时,学生干部面临着学习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不少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干部的抑郁状况不容乐观。

有学者以SCL-90量表对300名学生(200名学生干部和100名普通学生)进行测试后发现,学生干部在抑郁症状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学生,其中男大学生干部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干部,文科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干部。

还有学者以《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四个量表和SCL-90症状自测量表为基础,形成一套适用于学生干部的测量工具对H大学25个专业部级以上学生干部进行调查,通过对12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干部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特质焦虑四项指标上与普通学生相比明显偏高。

广西中医学院课题组曾对10所高校400余名团支书、班长、学生会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干部的压力指数、焦虑度、人际交往障碍度均比普通学生高。还有学者对64位学生干部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被问及自己当前面临的压力如何时,有3%的学生干部表示压力过大,47%的学生表示压力较大,47%的学生表示压力一般,3%的学生表示压力很小。

可见,虽然有部分学者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倒数第二的可疑危险因素,但仍然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干部作为校内学生群体的公众人物,他们时刻关注自己的成绩和其他各方面的表现,尤其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要求自己在学习、学生工作、才艺、办事能力、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要有突出的表现,不允许自己犯错误,因此在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了许多压力,各种消极负面情绪容易在内心集聚,从而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偏差。

二、高校学生干部的角色冲突

虽然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善于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广泛,因此不至于产生过多的消极负面情绪。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干部内心容易隐藏着相较于普通学生更为复杂的心理情绪和心理压力,长期积聚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这些心理情绪则主要来自学生干部的角色冲突。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其引入社会心理学,指“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与此身份相关的被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就会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学生干部就需要同时扮演“学生”和“干部”的角色。同时,社会对于不同的角色也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当个体需要应付不同角色难以调和,或者个体难以满足社会对角色的社会期待,就容易产生角色冲突,诱发心理危机。

“学生角色”与“干部角色”冲突是学生干部面临的首要角色冲突。学生因为对提升个人能力抱有期望,所以加入学生组织,但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生活动时常会产生冲突。这也就是为何各类学生组织在面试时都会询问“当学习和活动发生冲突,你会怎么办?”这样的两难问题。有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当学生干部进入大三、大四等学业压力较大的年级时,“告退比例达到了80%”。学生干部既要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又要积极参与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人之精力和时间有限,必然难以兼顾。

“角色现状”与“角色期待”的冲突也是学生干部面临的角色冲突之一。不少学生干部有着较强的工作能力,认为自己应当能够胜任学生干部的职责,为学生组织发挥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但现实状况是,学生干部面对着师生共同的期待,上级不断要求学生干部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或组织形形色色的活动,普通学生又希望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的“代言人”向老师反映学生的现实需求,少给同学们增加额外负担。由此,学生干部既要“讨好”老师,又得“满足”同学,时常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产生双趋冲突或自我谴责,继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个人能力”与“角色需求”的冲突是摆在学生干部面前的现实冲突。从普通同学转变为学生干部,从基层学生干部成长为主要学生干部,都是学生干部会面临的角色转换,而每一次角色转换就相应伴随着一次能力要求的提升。在能力要求提升的过程中,学生干部被不断要求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乃至抗压能力。一旦学生干部的能力难以迅速提升或不足以应对工作需要,就将难以满足学生干部加入学生组织的初衷和需要,从而产生消极情绪。此外,学生组织所被人诟病的官僚化、“拉帮结派”“以权谋私”等现象,也会导致学生干部队伍的内部紧张,从而使负面情绪蔓延整个组织。

三、高校學生干部的心理调适

学生干部在扮演多重角色的过程中的不适应和面临的冲突不仅给学生个人带来心理负担,也会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工作。因此,学生干部的心理调适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干部自身要学会自我调适。当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生干部竞选和学生工作中时,就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兼具有“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应当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干部的要求平衡自身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积极主动地调整不同环境、不同时间段下的学习和工作状态,勇于面对挫折。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产生什么情绪,都应当冷静面对,分析负面情绪产生的根源,从而积极应对,必要时应当寻求家人、朋友、老师甚至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高校学生工作者也应当注意学生干部的心理状态。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开展学生工作时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要求应适当、适度,不应当对学生干部有不合理、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要求,布置工作和日常交流时应当注意语言用词,注重提升自己的教育艺术和工作艺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不同学生提供个体所需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高校在学生干部心理调整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学生学习和工作的场所,高校应当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课堂、社团、网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干部,高校应当指导学院(系、部)和学生工作者制定完善合理的任用、教育和考核机制,在考核和评价过程中应当有效结合日常表现与突出贡献、教师评价与同学评价、自我评价与群众评价、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动机评价与效果评价,充分考虑学生工作实际,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同时,为学生干部提供锻炼自我和展示风采的平台,也要允许学生干部犯错误,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都不应当对学生过分苛责。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也可以有效预防学生抑郁情绪。有关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抑郁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全社会应当形成爱护青少年、关爱青少年的良好风气,允许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充分调整自己,适应社会。社会应当对学生干部及全体学生给予社会关怀,尽可能少地在有关社会事件中放大学生干部或其他细致特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式恰当的客观支持,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被尊重和理解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崔庆霞,王在翔.大学生抑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8):629-630.

[2]李彤.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08(6):67-73.

[3]张铭.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5):235-237.

[4]郑旭敏.高校学生干部心态管理探析[J].教育评论,2010(4):40-43.

[5]叶青.浅谈高校学生干部心理问题及心理辅导要点[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7):29-31.

[6]杨曦,陈遇春.浅析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0):114-119.

[7]高玲.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法制与社会,2007(4):650-651.

[8]李月华,陈志杰.广西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154-156.

[9]周凤琴.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2):48-51.

[10]师文慧.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角色冲突及调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8):50-52.

[11]张爵宁.高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困惑与告退现象原因分析[J].校园心理,2010(6):183-18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调适角色冲突
声音
从社会学角度辨析史量才的角色扮演及冲突
浅谈高校学生干部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