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高校党委党的作风建设长效化主体责任路径研究

2019-04-26王万义栾美晨

魅力中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风长效机制作风

王万义 栾美晨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116052)

一、针对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构建完善的常态化思想引领长效机制

构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思想引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问题,高校党委首先要从思想作风建设入手,全方位落实党的作风建设主体责任,进一步建立完善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高校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教育机制;强化思想教育、夯实基础理论、提升思想作风建设的引导功能,充分体现高校党委在加强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和首要任务,并将其作为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高校各基层党组织的理论水平,增强党性修养、厚积道德涵养的有效途径。进而使其达到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机制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要创新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的工作方法,探索党的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模式,在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中改进和完善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在党员干部岗位实践教育过程中和党课流动课堂 党课流动课堂作为常态化作风建设的教育制度,长效于高校党委落实党的作风建设的责任主体,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下严格履责。

要构建在全面从严治党常态下的党建教育资源学习库,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思想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和构建完善的常态化思想引领长效机制的物质基础,真实有效地实施好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有效落实。构建完善的常态化思想引领长效机制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对高校各级党员干部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建理论和党规党纪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的学习教育,并通过党委主体责任的落实,将这些教育内容深化到高校党员干部(岗位工作)实践的问题中去,让广大干部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找准目标。(见下图)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教育机制构建图

二、针对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形式主义、实用主义学习和学术腐败,缺乏常态化源头防范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内专项责任监督与学风建设相统一的监管机制建设

要摒弃高校在学风建设方面存在的形式主义、实用主义学习和学术腐败的疾患,高校党委要在高校作风建设上注重“学高身正、诲人不倦”的榜样效应,展现党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作风,对实用主义和学术腐败的治理,建立常态化源头防范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内专项责任监督与学风建设相统一的监管机制建设。高校作风建设要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从高校党委主体责任监管和执行的角度出发,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和师生群众时刻牢记党中央要求,学习了解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当其冲带头示范,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干部老师及辅导员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出台,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规定。高校教师的作风好坏、道德情操和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极大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决定作用。为此,高校党委在落实党的作风建设主体责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将党内各项责任监督与学风建设责任落实监督统一起来,加强联合监管机制的执行,要联系师德师风建设的实际,在加强和改进党内责任监督过程中,盯准教师这个关键,建立高校优良的校风学风,引领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源头防范形式主义、实用主义学习和学术腐败的发生。

在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内专项责任监督与学风建设相统一的监管机制建设过程中,高校党委要明确党风建设的责任主体应体现四级问责体系制度,要把监督检查的执行问责制度的实施,健全高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各分管的党政领导各负其责的党内专项制度与学风建设,确实框入高校学风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制中,并形成相统一的工作机制。我们说,落实高校党的作风建设责任体系的两块基石应该是高校党委主体责任的担当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它是实施对制度执行监督检查问责的双剑主体。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立德树人、学风建设等一系列要求,要完全实现在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内专项责任监督与学风建设相统一的监管机制建设中,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的有机统一。

三、针对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建设存在的官僚主义、武断专行,缺乏常态化刚性约束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

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建设存在的官僚主义、武断专行,缺乏常态化刚性约束长效机制的问题,究其实质就是高校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政治素养不高,高校党委在对领导干部的选人用人问题上要求不严问题。在实施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中信念不坚定问题,高校党委及学校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建立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直接主体,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这种长效机制实际上的一种常态化有效形式,具有根本性、实践性、制度性、长期性的特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践行“三严三实”的根本要求是高校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性;形成植根于大学文化土壤中结构合理、程序严谨、施行通畅的履行职责的日常管理之中的运行机制,是高校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实践性;按照作风建设规律性要求建立的一整套严格管理的规范和制度是高校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性;要在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中经常抓、长期抓作风建设,必须一着不让地加以推进才是长期性。只有这样才能把高校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起来并长期执行下去,这更需要有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做坚强基础。

针对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建设存在的官僚主义、武断专行等问题,必须在建立常态化刚性约束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全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高校党委在正确履行好党的作风建设中责任主体作用的领导责任、治理责任、纠正责任、支持责任、表率责任的同时,要在引领高校纪委监督责任上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督促对落实中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体制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全方位执行监督,使高校纪委在党委主体责任的权限内保证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强化,完全实现形成一个有机的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统一整体。要使高校党委作风建设主体责任追究的刚性规定得到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的关键环节是对责任主体的明确,而实施的主体是执行监督检查问责制度。我们始终要坚持“事前预防比事后处理更为有效”的治理理念,时刻通过实施层层问责制度来警示责任主体并规范其行为,充分发挥和达到事前预防的有效作用。推动高校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做好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机制的各项责任落实。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领导作风制度常态化建设,高校党委首先要落实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强化高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责任意识;要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述学、讲学、考学、评学”和干部教育培训等制度,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民主制度,切实保障高校党员干部的各项民主权利;健全公开办事制度,做到条件、标准、程序、政策、结果公开,接受师生监督,以公开促公正。要建立健全高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衡量高校领导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依据,使高校党委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的主体责任得到真正落实。

猜你喜欢

学风长效机制作风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构建云南涉藏地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炊事员的几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