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0MW汽轮机胀差变化的原因分析与控制

2019-04-25王沧海

科技资讯 2019年3期
关键词:汽缸汽轮机

王沧海

摘 要:胀差是影响汽轮机启动速度以及机组安全行驶的核心参数,对于火电机组较为典型的变工况下胀差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该文从胀差产生的原因以及计算公式进行分析,阐述了胀差的产生机理,并详细介绍300MW汽轮机在运行中、装置结构与系统初参数等方面影响胀差的因素,探究了减小胀差的方法并变工中胀差的控制要点,避免因为胀差过大带来的安全隐患。

關键词:滑销系统 汽轮机 冷态启动 汽缸 胀差

中图分类号:TK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c)-0045-02

我国的汽轮机参数逐渐增大,研发方向也朝着大容量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转子轴系与汽缸外形体积的变大,每当发生启停时,都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造成机器设备的受热膨胀,从而发生胀差。当转子的膨胀大于汽缸膨胀程度,就会生成正胀差;相反,转子的膨胀程度较小,则产生负胀差。胀差的程度应有所控制,高于标准胀差,则会引起间级的间隙变小,逐渐消失,进而使汽轮机内部发生静摩擦,甚至出现转子变形弯曲的状况。所以,对于汽轮机中胀差的控制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关系到行驶中的安全。

1 胀差产生原因

1.1 产生机理

汽轮机的整体都是由金属构成,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导致发生膨胀,而膨胀的大小与构件比例有直接关系,实际结果需要根据膨胀系数进行计算。如果汽轮机处于对流换热状态,则受热膨胀的比例与换流热系数、流体流速有关。高压汽轮在正常使用中,需要经历从静止到运行产生热能的一系列过程,其中温度差较大,进而汽轮机的汽缸相关参数都会受到膨胀的影响。机组启动的初期,高压缸质量较重,但转子的重量不明显,而处于运转中的转子受热的接触面是汽缸的5倍,受热效果更加明显。在运行过程中,在同样的时间内,质子因为运转速度较快,温度上升程度也较高,而汽缸的温度相比较下上升不明显,极其容易产生温差,即胀差。

1.2 胀差的计算公式

轴向相对值由转子与轴承座之间的推力轴承确定,而推力轴承的具体位置则是转子与汽缸轴向膨胀差值的相对平衡点。如果将汽轮机转子带高压缸至进汽口的距离设为l,则可以认为两者之间的平均升高温度为t,这些数值的产生都是相对而言的,那么该横截面上生成的相对膨胀值为l2=b×tl[1]。

1.3 胀差的允许范围

胀差的大小对汽轮机的正常行驶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较为严重。不单单使汽轮机的可使用年限减少,还会造成机组的大面积损坏。所以,一般它都会有较为标准的胀差报警值、与手动停机值,不同参数的汽轮机的胀差报警值也完全不同,在日常使用中需要加以控制。

2 影响胀差的因素

2.1 机组运行工况对胀差的影响

汽轮机在冷态状态下开启,表现为正胀差。而从冲转到达定速阶段,汽缸与转子的温度都会因为运转而生热,而后者表现出的加热速度更为明显,其正胀差是呈现上涨的趋势,如果该机组使用的是中压缸,那么胀差的产生在缸内。缸的胀差变动不但会受到摩擦产生的热量影响,同时与离心力也有直接关系。当汽轮机转子达到3000r时,启动过程到最后结束,两者的正胀差值会到达最大峰值[2]。

在冷态冲转中,主汽的压力值一般控制在4.2Pa左右,温度将会在420℃范围内,使用高压缸启动的方案,主要环节包括:汽轮挂闸之后,第一步需要启动1、2号中联门,输入阀限100%后,中压主汽门打开,DEH采用TV控制,调到300r/min的速度,1~6号门全部打开,在大机转速到达600r/min时进行摩擦检查,结束后在采取2400r/min中使用中速暖机。如果热气温再次到达260℃,并计算中速暖机时间,在3h之后,将会升速到2900r/min采取TV/GV切换,然后申述到3000r/min。

2.2 汽缸结构对胀差产生的影响

大多数的汽缸都处于水平法兰阶段,水平法兰在升速阶段时的温度会低于汽缸,减小汽缸的膨胀程度,致使胀差的升高。尤其是汽缸的保温措施会不大完善,其中的抽汽管道多,导致汽缸温度的分布不大合理或是较低,进而造成汽缸的膨胀不完全,让汽轮的胀差再次变大。汽缸疏水出现问题,会有一定的几率造成下缸的疏水冷却、让温度降低,进而形成上缸变形、向上拱起,致使相对胀差产生较大的变化。大容量的机组除外,它受到离心力的影响程度更大。

2.3 汽轮机初参数对胀差的影响

汽轮机发生冲转前,会向轴封供汽,此时的轴封温度高于转子,转子部分部位因受热发生膨胀,会出现正胀差的降低或升高。当出现真空的降低时,为了保障机组的转速稳定,需要适当地提升进汽量,影响到摩擦鼓风的力度,进而高压转子受热,正胀差值也会随之增大,相反抵押转子减小。

当滑参数停机时,胀差会与负荷的数值呈现正比例关系,一旦负荷缩减,汽源的温度需要再次达到350℃左右,此时的负荷数值最低,这时发生停机解列,对于机组的检修时长而言也是有利的。另外,可以发现负荷的数值不断在下降的同时,汽源的温度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带来胀差的降低。即使偶尔出现汽源温度再次升高的反复现象,但是总体而言与汽缸的膨胀程度无直接关系。因此可以得出,有效地控制汽源的温度变化快慢就能直接调整胀差大小。

3 降低胀差的措施

(1)当机组为冷态状态下开始运行,则产生正胀差,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就是:利用汽缸法兰作为加热设备,让温度升高的同时,让两者的膨胀相结合,缩短冲转前的汽封供汽时间,将原本的汽源替换为较低温度的能源,进而对升温速度以及升温程度进行控制,对负荷速度也进行调整,让加热程度更为均匀,将原本升温的时间加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使用高压胀差来进行控制。发现低压胀差加大,可以适当地提高汽缸的温度[3]。

(2)当汽机在热状态下运行,为了促进胀差在合理范围区间内升降,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机组运行前,胀差多数情况下为负值。最开始时,转子与汽缸的温度都会较高,蒸汽的温度较低则可以引进,起到有效的降温作用,进而控制胀差的影响。因此,在启动前,需要重点关注负胀差的数值,将其控制在适宜区间内。当机组正式运行后,就需要关注胀差的正负变化。

(3)在机组的正常运行当中,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防止胀差的持续增大:冲转需要将汽温的温度保持在金属汽缸之上,并将温度的范围控制在50℃~100℃。出现汽压较大的情况,汽源的温度则需要上升,防止转子发生过度收缩,通常情况下轴封使用的供汽都为高温汽源,就是为了避免出现这类情况。

(4)真空维持的时间需要加长,并且注意加热的速度需要提升,防止因为低速的停留而导致机组温度的下降,将胀差进一步加大。

4 结语

随着汽轮机的使用需求不同、汽缸机构上的不同、以及轮机参数上的不同,致使应对胀差变化的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论。胀差对于汽轮机的影响程度巨大,无论是在日常使用还是维修养护中,都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控制,才能尽量的延长汽轮机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工作效率因为错误的使用而降低。同时,建议设置胀差在线检测系统,将胀差的调整原理与高科技技术相结合,及时地监控胀差变化情况,及时地做出反应。对于胀差的控制方式,也应从胀差的计算公式着手理解,才能在实际应用中做到灵活、从容地面对胀差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敏.50MW汽轮机组起动过程中胀差正向增大原因分析[J].通用机械,2017(10):50-52.

[2] 张小刚.火电厂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胀差控制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11X):99.

[3] 张振宇,戚梦瑶.600MW机组超临界汽轮机低压缸胀差大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浙江电力,2017,36(3):59-61.

[4] 李鹏刚.1000MW机组胀差变化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现代制造,2017(15):20-21.

猜你喜欢

汽缸汽轮机
电厂集控运行汽轮机的优化措施分析
分类讨论思想在热学解题中的应用
汽轮机异常振动分析与排除
Smallblock V8 LT1
电厂集控运行中汽轮机运行优化策略探讨
一种自动化陶瓷切割设备
笨蛋也看得懂的科技谈
谈柴油机机体组件的检修
浅谈提高300MW汽轮机机组经济性的措施
300MW汽轮机组检修后技术改造及节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