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时机进行手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9-04-25李多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
关键词: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李多

【摘 要】 目的:评价手术时机差异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預后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及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即:超早期组(n=20)、早期组(n=32)与晚期组(n=27)。患者均进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比较各组患者再出血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恢复情况。结果:早期组GOS评分为1分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超早期组与晚期组(均P<0.05),早期组GOS死亡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超早期组与晚期组(均P<0.05)。早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超早期组与晚期组。随访1年后,各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均P<0.05)。早期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超早期组与晚期组。结论:在出血后6h~12h间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15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22-01

高血压脑出血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神经外科疾病,也是高血压并发症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于急性高血压患者或中等病情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评价手术时机差异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和临床疗效的影响及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即:出血至手术时间小于6h为超早期组(n=20),出血至手术时间为6~12h为早期组(n=32),出血至手术时间超过12h为晚期组(n=27)。3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进行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脱水及控制脑水肿等常规治疗,并进行稳定患者血压、稳定电解质与水平衡治疗。患者均给予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手术治疗,方法为:患者进行备皮、消毒与局麻,采用头颅CT扫描以定位脑部出血部位,避开动脉血管和重要功能区后,进行穿刺。测量穿刺点头皮与血肿间的距离,选择合适的血肿穿刺针,用穿刺针钻到血肿腔中心,血液流出后,用注射器抽吸血肿,初次抽吸的血肿量要大于总量一半,不要将脑内所有水肿抽尽。在血肿腔内部置入硅胶引流管,反复用相同体积的冲洗液进行冲洗,直到冲洗液的颜色变淡,将20000U尿激酶注入引流管,将引流管夹闭。手术结束4h即进行开放引流,1~2次/天,治疗7d后将穿刺针拔除。

1.3 指标收集 术后3天内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计算血肿体积,术后再出血是指病灶部位出血量超过20ml,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再出血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恢复情况。GOS评分越高,患者的康复情况越差。WHOQOL-BREF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与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与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OS评分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 早期组GOS评分为1分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超早期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早期组GOS评分为5分,即死亡患者比例显著低于超早期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组没有患者死亡。这一结果提示,3组患者中早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早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超早期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WHOQOL-BREF评分比较 随访1年后,各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早期组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超早期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继发性颅内压增高、脑水肿引发的急性疾病,主要由患者脑内水肿导致的占位效应引发的,该疾病是患者病死、引发残疾级造成临床症状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并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十分复杂,通常在发病半小时内患者会出现水肿,在出血6h~12h内,脑出血逐渐停止,此时病情基本稳定。如果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时间过早,则此时患者的生命体征很不稳定,患者发生再出血的风险明显提高,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患者发病12h后进行手术,出血6h后的高血压脑水肿患者发生脑组织损伤的风险较高,甚至会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坏死。因此,在患者出血6h~12h的疾病早期进行手术,迅速控制血压、清除水肿、稳定颅内环境,能够降低脑组织坏死和损伤,缓解血肿压迫脑组织,显著提高手术治愈率。

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术式较多,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式具有直视下止血、清除血肿的优点,能够达到充分减压、彻底止血的疗效。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于高龄、出血量较少及出血部位较浅患者更加适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更多应用于血肿较大的患者,但是该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缺点,会提高患者病死或致残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临床研究表明,微创引流手术治疗血肿较大的患者时,能显著减轻血肿压迫周围组织,降低患者发生脑疝的风险,避免患者发生脑水肿,最终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2]。作为一种微创手术,血肿穿刺引流术具有很多优点,包括术后恢复快、患者创伤小、操作简单及创伤小等,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在出血后6h~12h间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茂林. 重视脑出血早期高血压的调控[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4): 244-246.

[2] 连亚飞.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探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3): 325-326.

猜你喜欢

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小儿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