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9-04-24王丽丽柴连海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组间出院依从性

王丽丽,柴连海

(1.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外一科;2.检验科,河北 唐山 063000 )

有研究数据表明,全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人数约为1%-2%,对人类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成为公共卫生问题。临床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目标为降低死亡率与再住院率,改善症状,促进生活质量提高[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根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参照组,男、女分别为21例与19例;年龄53岁-78岁,年龄平均值为(66.56±3.25)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8例与22例;年龄56岁-79岁,年龄平均值为(66.39±3.17)岁。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中,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1.2 方法 (1)参照组。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辅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方式,叮嘱患者准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2)研究组。给予研究组延伸护理:成立护理小组,进行规范化培训。在患者出院时,详细询问患者资料,建立个人档案。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与健康情况,评估病情与功能状态,针对性指导患者所存在的问题,每周1次,每次20 min,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频次;家庭访视:出院后第一个月,每周1次上门随访,第二个月开始,每月1次,面对面讲述疾病有关知识,评估居家环境,知道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禁烟忌酒,积极配合治疗,掌握患者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认知错误;网上咨询:建立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群,制定护理小组成员专人负责,定期在公众号中更新疾病有关知识,通关微信群加强病友之间的交流,互相鼓励,互相督促,管理者对于患者的疑虑及时解答。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生活质量:运用SF-36量表评估。治疗依从性:使用我院制定的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按时用药、遵医嘱饮食等,结果包含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100%。

1.4 统计学方法 行数据统计,所选择统计学软件为SPSS 21.0,分别对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进行运算,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Mean±SD,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延伸护理,完全依从20例(50.00%),部分依从18例(45.00%),依从性95.00%;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完全依从16例(40.00%),部分依从16例(40.00%),依从性80.00%,组间差异呈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χ2=4.114)。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伸护理,通过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方式,熟练掌握患者归家治疗情况,其中包括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干预与指导,同时利用微信等现代通信技术,建立微信公众号与微信群,通过分享疾病知识提高患者的认知,改善自我护理能力,并得到病友的监督与支持,从而促进康复。研究结果显示,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研究组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综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延伸护理,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组间出院依从性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