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研究

2019-04-24陈杨洋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血管优质

陈杨洋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501)

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心血管外科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开展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确保手术顺利,提高手术疗效,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1]。本文特此研究了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8例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即常规组(n=44)、研究组(n=44)。其中研究组男性研究对象23例,女性研究对象21例,年龄18岁-66岁,平均(41.4±5.1)岁;常规组男性研究对象24例,女性研究对象20例,年龄19岁-68岁,平均(41.5±5.4)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术前加强知识宣教和访视,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术后严密监测患者各项体征,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即(1)术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为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疾病知识。术前与患者积极交流、主动沟通,了解患者心跳变化,以便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术前常规备皮,准备好患者用物、手术所需物品。(2)术中优质护理服务:术中协助患者保持平卧,在承受压力较大的位置放置弹性垫,进一步提高患者舒适度;对患者进行应激性操作时,动作保持轻柔。严密观察引流液体的颜色和性质,及时挤压引流管,以免引流堵塞而引起心包填塞。(3)术后优质护理服务:术后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将患者从手术室转送到ICU时,应提前准备好监护仪、微量泵、呼吸机等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能够正常运转。术后第2 d加强回访,了解患者有无不适或严重不良反应,同时向患者以及家属详细说明术后有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应对措施。

1.3 观察指标 以本院自制量表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评分>90分则为非常满意,评分60分-89分则为比较满意,评分<60分则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数据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达到了93.18%,显著高于常规组81.82%,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只有6.82%,明显少于常规组20.4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心血管外科手术风险较大,术后也极易引起诸多并发症,故而为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措施,临床意义十分重大。优质护理服务是现代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种比较规范化的护理模式,同时也是整体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种护理模式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的、针对性、综合性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措施[2]。日常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当不断加强服务意识,端正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态度,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考虑,关心、呵护患者。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辅以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纾解患者负性情绪,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顺利完成手术奠定良好基础。此外,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进而紧密护患关系,最终提高手术疗效、护理质量。本文中,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结果发现,研究组满意度93.18%高于常规组81.82%,且不良反应率6.82%低于常规组20.45%,组间差异显著(P<0.05)。充分证明心血管外科手术围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心血管优质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