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访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及负面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9-04-24沈园园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出院

沈园园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心泌尿外科,江苏 盐城 224001)

本文通过对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共46例进行分析,评定随访护理模式的有效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共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23)和对照组(n=23)。所有患者手术前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瓣膜性心脏病,进行全麻处理后,体外循环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1]。本次研究对象无语言障碍,手术可以耐受。研究组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7.26±8.59)岁,其中心功能II级13例、III级4例、IV级6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47.25±8.60)岁,其中心功能II级14例、III级5例、IV级4例,两组基线资料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在住院过程中行基础护理模式,为患者发放宣传手册,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讲解和集中授课,对患者予以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进行病症认知干预,讲述口服抗凝药物所需要注意的问题[2]。对照组行复查护理指导,研究组则予以随访指导,具体方法为:①建立随访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和责任护理人员构成,对进行随访的所有构成人员集中培训;②患者出院时,记录患者的住址、工作职位、电话、姓名、病症史、心功能分级情况等。③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发放我院自制的指导手册,指导患者和家属自学出现鼻部出血、牙龈出血以及皮下瘀斑情况时,如何解决。④告知患者忌食影响抗凝药物的食物。⑤运动干预模式:患者出院后30日不可做体力劳动,可以适当散步和运动。⑥采用随访调查的模式,对患者用药情况了解后,进行针对性护理指导和干预,详细向患者讲述护理问题。⑦随访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30日,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出院后90日,每14日进行1次随访[3]。

1.3 判定指标 应用自制用药依从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证实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强,通过应用PANAS对两组的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46例患者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其中两组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两组出院后90日正性情绪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后90日用药依从性对比 通过表1数据可知,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

表1 两组出院后90日用药依从性对比

2.2 两组出院后90日正性情绪评分和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在表2数据中证实,干预前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P<0.05)。

表2 两组出院后90日情绪评分对比(Mean±SD,分)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瓣膜性心脏病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中,也可发生于先天性畸形中,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生可能会导致心脏瓣口关闭不完全或者过度狭窄,同时年龄不断增长,造成心脏瓣膜单个或者多个功能障碍,当前临床对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多采用假体置换或者机械置换,这也是当前最为关键的治疗形式,但是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血栓性病症,因此强化手术后和出院后护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不安状态。

随访护理模式的应用主要是出院随访和健康指导的一种创新,作为融入优质护理理念的模式,通过将经验丰富的各个医师整合到一起,达到宣教护理的效果,通过本文研究数据证实,采用随访护理模式的研究组各项改善指标优于对照组。

综合以上结论,通过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采用随访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治疗依从性,降低负性情绪,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猜你喜欢

瓣膜置换术出院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延伸护理在出院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