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2019-04-24陈卓蔡俊贤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病程

陈卓,蔡俊贤

(1.襄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000;2.平安好医襄阳综合门诊部有限公司,湖北 襄阳 441000)

急性阑尾炎属于典型急腹症的一种,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以恶心、呕吐为临床主要症状,且右下腹部常伴有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传统阑尾切除术,整个手术过程花费的时间较长,且术中有较大出血量,同时由于切口过长,所以出现感染的几率非常高。而不断成熟的医疗技术,让临床开始广泛使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进而使传统手术的缺陷得到了有效弥补。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均为我院2018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3.1±3.76)岁;病程3 h-18 h,平均病程(11.04±1.25)h;其中8例为穿孔性、15例为单纯性、7例为化脓性。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最大58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2.6±1.18)岁;病程3 h-19 h,平均病程(12.05±1.41)h;其中单纯性13例、化脓性9例、穿孔性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并不明显(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先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行麦氏切口,基于患者的具体病情予以合理调整,并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腹外斜肌,将腹内斜肌、腹横肌钝性予以有效分离。接着切开腹膜,将盲肠、升结肠所在处找到,沿着结肠带下方展开深入探查[1]。若视野未充分暴露,需借助盐水沙垫隔开小肠,在探查阑尾时最好不用手,贯穿缝扎处理系膜近端,结扎于阑尾根部进行,沿着阑尾根部荷包式缝合盲肠壁,在距离阑尾根部结扎线0.5 cm处把阑尾切除,并对残端进行全面消毒,包埋荷包,做间断褥式外翻缝合(用0号肠线),最后一层一层展开有效缝合。

观察组接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有效消毒,并铺巾。协助患者平卧,将切口部位选择在右下腹经麦氏点处,切口长度控制在2 cm-3 cm,顺着斜肌腱膜、皮下组织、皮肤予以有效切开,对腹横肌钝性、腹内斜肌予以有效切开,切开腹膜后,利用拉钩牵开切口。之后再采取和对照组一样的阑尾探查方法。若这一过程较为困难,可选择逆行切除阑尾,利用一字针对腹外斜肌腱膜、腹膜层进行全层缝合,皮肤皮下组织则间接缝合,一针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表示统计结果,检验时运用χ2检验;若数据P<0.05,这则说明数据之间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少,同时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等也均比对照组情况要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情况比较(Mean±SD)

3 讨论

阑尾炎属于普外科常见急腹症的一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阑尾点压痛、反跳痛等,一些患者还常出现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发热等情况[2]。急性阑尾炎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而现阶段临床普遍认为,其主要是由多种病因所致,包括因病菌入侵、阑尾管腔受阻、肠胃道疾病等。如今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虽然传统阑尾切除术术野清晰开阔,可对肉芽肿起到一定预防作用,但因为手术切口较大,所以容易让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延长,使之术后痛楚增加,加之瘢痕比较明显,影响美观[3]。相较于传统阑尾切除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不但手术时长较短,且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也不高,同时手术操作也不复杂,麻醉简单。总而言之,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医疗费用等均比对照组要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施以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效果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病程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