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2019-04-24姜雨花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药房错误率错误

姜雨花

(南京市高淳区砖墙中心卫生院,江苏 南京 211305)

合理用药是影响临床疾病治疗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加强药房药物管理,避免发生用药错误情况,对提高用药安全性、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高危药品在临床中属于特殊的一类药物,在正确掌握其药理、药毒性情况,合理使用能起到挽救患者生命且对人体伤害小、成瘾性低;但若发生错用、滥用情况,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对患者器官、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鉴于这类药物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管理,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尤为重要,本文观察西药房行高危药品管理前后临床不良反应及用药错误发生情况,旨在为今后提高高危药品用药安全性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7年2月于西药房实施高危药品管理,随机抽取西药房管理前后各3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2016年4月-2017年1月期间为管理前,以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为管理后,管理前后患者年龄、体质量、性别、疾病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我院于2017年2月于西药房行高危药品管理,(1)摆放: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分开摆放,明确界限,将高危药品按生产时间、种类、药理等分类摆放;(2)标识:做好警示工作,贴上相应标识,说明药物的作用、危害情况;(3)储存: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录入高危药品数据,记录药品存入、取出等情况,建立药品使用登记本,定期检查药品使用时期,按照药品失效期远近进行登记,药品使用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原则。(4)发放药品:领取药品后要检查药品质量(颜色、有效期等),对于有效期不足3 个月药品及时更换;(4)工作人员:行高危药物知识培训,考核通后才能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管理监督制度,根据工作人员管理情况给予奖惩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管理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用药错误率情况。本次用药错误包括:用药剂量、方式、次数等错误;不良反应包括:严重反应(患者用药后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受到威胁)、一般反应(不会对患者病情恢复产生明显影响,但会增加患者治疗痛苦,一般可自行消失或对症处理后消失)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统计学采用SPSS 19.0系统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n(%)、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χ2、t检验,以P<0.05表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前后不良反应、用药错误率情况统计:管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错误率低,P<0.05,见表1。

表1 管理前后不良反应、用药错误率情况统计[n(%)](n=300)

3 讨论

高危药品是临床治疗中具有治疗效应(药理作用显著、起效迅速),但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的一类药品,常见包括细胞毒化药品、肌肉松弛剂等。随着近些年人们对用药安全性重视度的提高,对高危药品进行科学、合理管理是尤为必要的,西药房作为高危药品储存、发放的主要场所,如何对药品进行管理得到临床关注[2]。

本次研究管理后管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用药错误率为1.00%、0.67%低于管理前6.33%、5.00%,P<0.05,结果提示西药房行高危药品管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显著减少,用药错误率降低。临床认为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发生主要医护人员安全用药意识较差、药品存放等有关,故在管理中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使其了解高危药品错误应用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提高其安全用药意识[3]。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分类不清,未贴警示牌等,会造成临床用药错误导致安全隐患,因此在管理中应设专柜或特定区域摆放高危药品,注意与普通药品分开存放[4]。同时对高危药品可设警示牌,并通过对药品分类摆放、贴上相应标识,说明药物使用安全剂量、禁忌证、存在危害情况,以提高药品使用合理性、准确性。

综上所述,西药房行高危药品管理后,药物用药错误情况减少,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猜你喜欢

西药房错误率错误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在错误中成长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分析
不犯同样错误
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