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敷贴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04-24李敏兰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内热气喘哮喘

李敏兰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是我国的一种常见性小儿气喘性肺部系统疾病,春冬两季为该疾病的高发期,一旦发病,患儿会产生痰升、气喘以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命质量。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患儿气道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问题,需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1]。笔者以小组对比的方式对穴位敷贴联合大青龙汤与单一性给药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外寒内热证患儿资料中选取76例,均分两组,各38例。对照组男性患儿20例,女18例,年龄为1岁-4岁,平均年龄(3.0±0.5)岁,平均病程为(0.8±0.2)年。观察组中男性患儿19例,女19例,年龄为1.5岁-5岁,平均年龄(3.5±0.7)岁,平均病程为(0.9±0.4)年。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满足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辨证为外寒内热证标准、过去并无规范化哮喘治疗史、非糖皮质激素依赖者以及过敏体质者、无心脏疾病及支气管肺炎等呼吸系统其他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片给药治疗,治疗方法为每日睡前口服5 mg。对照组则进行穴位敷贴联合大青龙汤治疗。治疗方法为:①组取穴为两侧肺俞、两侧肾俞、膻中、大椎。②组取穴:两侧足三里、天突、至阳、两侧大杼。将药粉制成糊状药饼敷在患儿相应穴位,每隔一天敷贴一次,每次敷贴1 h-2 h。每次仅贴敷1组穴位,交替贴敷2组穴位。药粉配制方法为:按照比例将甘遂、白芥子、麻黄调配后烘干,和冰片碾细并放在常温状态下进行保存,注意密封处理。同时给予大青龙汤给药治疗,每剂药方成分为大枣9 g、甘草6 g、生姜15 g、桂枝9 g、石膏20 g、北杏9 g、麻黄6 g,可结合患儿实际情况适当加减少用量。服用方法为:加水浸泡约20 min左右然后熬制,取其药汁150 mL,于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隔日1剂。以30天为1个观察周期。

1.3 疗效评估标准 如患儿疾病症状得以有效缓解,无需继续进行治疗,则判定为显效。如患儿症状有所缓解,但仍需继续治疗,则判定为有效。如患儿症状并无好转,甚至出现恶化现象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技术软件包对两组患儿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以(Mean±SD)代表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与肺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以t进行组间检验,以n/%代表计数资料,以方差进行组间检验,以P<0.05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在第四周与第六周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在第四周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Mean±SD)

3 讨论

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属于一种气喘性肺部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痰升、气喘以及哮鸣音等,对患儿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该疾病的治疗以发汗解表、以经络为通道促进药物入经归脏为主[2]。大青龙汤以麻黄、生姜、桂枝散寒,以生姜、甘草、大枣补热伤之津,以石膏清内热,以北杏配麻黄宣降肺气促使外邪排出,各药共同作用起到治疗哮喘作用。穴位敷贴通过对患儿相应穴位的刺激入经归脏,起到内病外治功效[3]。有专家指出,以穴位敷贴联合大青龙汤的方式进行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哮喘症状,治疗效果明显。

笔者对单一性西药给药治疗与穴位敷贴联合大青龙汤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效果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肺部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中医证候积分指标较高,与专家观点相一致。

综上,穴位敷贴联合大青龙汤治疗小儿哮喘外寒内热证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改善疾病症状,促进患儿肺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猜你喜欢

内热气喘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外出踏青排内热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内热针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PMV 模型和FCM算法的车内热舒适评估方法
内热针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憋得气喘
Smog in Los Angeles
气喘儿也要多运动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