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

2019-04-24李丽华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化标本检验

李丽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医学检验,山东 青岛 266000)

临床检验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血检,而血检中很容易出现的不良影响因素就是标本溶血,这会导致血液成分出现一定的变化[1]。一旦出现溶血现象,很可能导致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同时受到影响,释放干扰因子,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生活检测结果一旦出错,医生甚至会为患者病情诊断错误。本研究针对溶血造成的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需要进行生化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1例。实验组包括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在24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82±2.45)岁;对照组包括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在25岁-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62±2.65)岁。二组患者均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排除妊娠、哺乳、月经期妇女,血液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二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项研究,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告知书,符合我院伦理学标准要求,而且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二组患者均于早上9点空腹取血,取血量为5 mL,对照组患者取到的血样放置到正常的肝素管中,常温下自然分离,确定没有溶血现象出现,贴好标签。实验组患者血样进行人工溶血,即利用注射器将试管中的血凝块反复吸注,次数大约控制为10次,贴好标签。

1.3 评价标准 对比二组患者的ALP、K+、TC、LDHA、AST、ALT、CRE、UA、GLU、TG、BUN检测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涉及数据统一选用SPSS 21.0软件包分析研究,其中计量资料表示为(Mean±SD),若计算出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检测后,发现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K+、TC、LDHA、AST、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二组CRE、UA、GLU、TG、BUN水平对比没有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可参见表1所示。

3 讨论

溶血现象的出现通常是因为红细胞破裂,血清混入了细胞内容物,进而导致血清浑浊,呈现淡红色[2]。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有两种情况,分别是体外溶血和体内溶血。体内溶血通常是因为患者有恶性疾病,服用的药物导致溶血几率上升[3];体外溶血则是指采血过程中因为操作不规范、方式不正规、水浴箱温度不正常、标本运送失误、沾染表面活性剂等导致标本溶血的情况[4]。

本研究通过人工溶血方式对比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的生化指标,发现ALP、K+、TC、LDHA、AST、ALT等指标水平差异较大,CRE、UA、GLU、TG、BUN水平没有过大差别。这表示溶血对于生化检测对于不同的指标影响各不相同,当检测目的涉及到影响较大的生化指标时,检测人员应当对溶血情况进一步关注,尽量避免误诊出现。

表1 二组患者生化检测结果对比(Mean±SD,n=41)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生化检验,标本溶血问题不容忽视,临床中应当尽量避免。

猜你喜欢

生化标本检验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谁是半生化人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