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回顾及未来展望

2019-04-24任海波梁晶晶

商用汽车 2019年1期
关键词:专用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

任海波 梁晶晶 文/图

2018年,受补贴“退坡”及专用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影响,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显著下滑,产量为11.2万辆,同比下降28%。2019—2020年,驱动新能源专用汽车发展的政策将从补贴政策逐步转化为路权、绿色货运示范等政策。预计未来,专用汽车总体产量在波动中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形成的规模效应、用车环境成熟、用户认可度提升、关键技术优化,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将加快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预计2020年,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将达到28万辆、2025年将达到103万辆。

图1 2007—2018年国内专用汽车(含6大类)产量走势

图2 011—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走势

1 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分析

1.1 专用汽车市场及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走势

(1)专用汽车市场整体走势。近10年来,6大类专用汽车(即5字头)产量呈波动式增长态势(图1),与商用车市场总体规律相似。2018年专用汽车产量为130万辆(以销定产),同比下降8.4%。未来波动式增长的态势仍将长期持续,专用汽车市场长期向好。

(2)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态势。2011—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图2)。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28万辆,同比增长54%。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已经明确;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新能源专用汽车的行业规模效应、用车环境成熟、用户认知度提高、技术水平持续优化,专用汽车电动化前景可期。

1.2 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走势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产品性能逐步提升,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图3)。2017年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15.6万辆,为历年峰值;2018年受补贴“退坡”及专用汽车行业整体下滑的影响,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下降28%,产量为11.2万辆。2019、2020年补贴政策将加快退坡,而路权、重点城市示范等政策将逐步落地。

图3 2011—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走势

图4 2011—2018年专用汽车燃料结构走势

图5 2016—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月度走势

图6 2015—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吨位走势

综观整个专用汽车市场,从燃料结构来看,2015—2018年,纯电动专用汽车占比不断提升,汽油专用汽车占比也呈增长态势,而柴油专用汽车占比逐年下滑(图4)。

1.2 新能源专用汽车月度走势

从2016—2018年来看,受补贴政策变化的影响,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呈现明显的“甩尾效应”(图5),每年仅有几个月能保持较大规模的生产销售。预计未来,随着补贴政策“退坡”、路权等政策逐步明确,新能源专用汽车月度产量走势将更加接近传统专用汽车市场。

1.3 新能源专用汽车细分车型

从细分车型来看,新能源专用汽车仍以纯电动厢式运输车为主。2018年纯电动厢式运输车产量为10.8万辆(表1),占比超过96%。

目前新能源专用汽车销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专用汽车大客户订购量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很多新能源专用汽车不同年份的产量差异可能会很大,比如邮政车、电源车等车型(如表1)。

1.4 新能源专用汽车吨位结构

从2015—2018年吨位结构来看,新能源专用汽车仍以轻型为主,轻型占比分别为77.3%、87.1%、94%、96.7%,呈逐年上升态势 (图 6)。

表1 2016—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细分车型产量 辆

1.5 细分车型竞争格局

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细分类型中:货车类底盘40 258辆,客车类底盘71 254辆。货车类(卡厢式)底盘主要生产企业为东风、湖北新楚、吉利四川商用、江铃股份;客车类(客厢式)底盘主要生产企业为奇瑞、陕西通家、重庆瑞驰、北汽新能源(表2)。

表2 2018年货车类及客车类新能源专用汽车底盘竞争格局

可以看出,很多主流商用车企业如江淮、陕汽、大通、长安等均开始发力;吉利、奇瑞、北汽新能源等乘用车企业,以及南京金龙、一汽客车大连、金旅等客车企业也纷纷跨界进入(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新能源专用汽车)行业格局尚未固化,多方资本加快布局,后发企业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

图7 2017—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EKG分布走势

图8 2013—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能量密度走势(单位:Wh/kg)

图9 2015—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电池电量走势(单位:kWh)

1.6 新能源专用汽车关键技术指标

Ekg(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和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是与新能源专用汽车补贴相关的2大技术指标,近年来呈现持续优化的态势(图7)。

(1)EKG(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随着补贴政策调整,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的Ekg值显著优化,(0.25~0.35) 占比大幅增加。

(2)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技术持续提升,新能源专用汽车的能量密度显著提高(图8)。2018年量产的新能源专用汽车中,系统能量密度120 Wh/kg占比已达到71%以上。

(3)动力电池系统带电量。与能量密度持续提升形成对比的是,新能源专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带电量中,2016—2018年40度电以上的产品占比基本持平(基本没变化),而80度电以上电量的产品占比显著增加(图9)。(注:度=kWh)

(4)续驶里程。续驶里程是新能源专用汽车的重要技术指标,可以看出近年来新能源专用汽车的续驶里程持续增加,200 km(工况法)以上的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占比从2014年的3%提升到2018年的94%(图10);300 km(工况法)以上的新能源专用汽车从2014年的2%提升到2018年的51%。

图10 2011—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续驶里程走势(单位:Km,工况法)

1.7 新能源专用汽车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

近年来,政策鼓励高比能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动力电池在新能源专用汽车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图11),从2014年的25%增加到2017年的69%;2018年,由于补贴大幅退坡40%,新能源专用汽车的成本要求加大,磷酸铁锂电池的性价比优势开始凸显,占比提升13个百分点,而三元材料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

1.8 销售区域

根据上险数据,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主销区域分别为广东、四川、安徽、北京等地,占比分别为29%、8%、7%和 7%(图 12)。

2 新能源专用汽车行业发展主要影响因素

2.1 行业政策

目前政策是推动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未来几年,随着补贴加快“退坡”,政策将从购车补贴向使用环节转移,路权政策、蓝天保卫战系列政策、绿色货运示范政策等将逐步发力,成为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的新动力。

(1)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2018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取消实施多年的汽车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全部转为地方备案管理。该政策对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等产品种类,投资导向、建设条件、监督管理等相关领域,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管理环节,实现全覆盖、无死角;该政策大幅增加了燃油汽车扩大产能的要求,提高了新建纯电动车企的条件。

(2)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

2018年12月6日,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于2019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一新的管理办法有诸多变化:大幅减少企业准入类型、大幅减少产品准入类型、优化准入管理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等。

图12 2018年新能源专用汽车销售区域分布情况

对于专用汽车行业来说,存在诸多利好。(1)将改革前的专用汽车8个类别,调整为1个专用汽车类别。(2)推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系族管理,鼓励企业按照系族提出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申请。生产同一系族内的产品,将不需要重复申请公告。有利于新能源专用汽车企业根据用户需求,个性化定制续驶里程、电池电量、电池类型不同的同系族车型。(3)优化准入管理流程,包括准入流程、检测流程、改装车管理方式。(4)鼓励集团化,简化集团下属企业准入审查要求。(5)建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评等新业态的应对。

(3)蓝天保卫战系列政策。

中央政府和多地方政府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如表3),涉及汽车的主要内容包括:车船能源结构升级、排放法规升级、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等。政策明确提出加快车船能源结构升级,包括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采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重点区域使用比例达到80%。

(4)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

2018年6月15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的通知》,确定22个城市为绿色货运配送工程试点,以城市为组织主体,通过信息化技术、模式创新、网络完善打造新型货运配送体系。

该政策明确“区域+产业+时间”,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调整运输结构,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应用。对于新能源物流车来说,包括:(1)完善通行政策,根据需求健全完善配送通行制度,多方面多措施解决城市内配送痛点(分时、错时、分类通行、临时停车位、专用卸货场地等)。(2)加快推广新能源车辆,多方政策支持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推广,如完善加气加电设施、通行便利。

表3 蓝天保卫战系列政策(国家及部分省市区)

(5)路权政策。

“路权”政策将成为补贴退坡后,利好新能源物流车的重要政策。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推广城市新能源物流车。目前除北京以外,主要一二线城市针对电动物流车采用开放路权的政策,推动物流配送用车的清洁化和便捷服务。

目前,深圳、武汉、贵州、合肥、重庆、西安、太原、天津、郑州、海南、成都、厦门、长沙、哈尔滨等多地已出台电动物流车路权相关政策(如表4),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城市出台相关政策。

2.2 经济因素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2018年GDP增速6.6%,比2017年下降0.3百分点。3大产业中,2018年第三产业占比增加近10个百分点,达到52.2%,比2017年增加0.6%个百分点。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各类专用物流车辆,尤其是服务类物流车辆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1—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持续下降,从2011年23.8%下降至2017年5.7%。全社会零售品消费额同比增速略有下降,但由于基数较大,同比增速仍9%,使消费额仍呈逐年大幅增加的态势。消费相关的城市物流车、冷藏车、售货车等提供旺盛需求,这类车型较适合电动化。

2018年,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6.8%,达到5万7 829亿tkm;快递量同比增长26.6%,达到394亿件。城市物流车辆市场需求长期旺盛,而多地政府、物流企业都已明确提出城市物流车辆电动化的目标,前景可期。

表4 出台电动物流车支持政策的部分省市

2017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15.7%(注:“三新经济”指经济中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生产活动的集合)。汽车行业是“三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车、环卫车、房车、救护车等专用汽车均已开始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表5 2018年新能源商用车资本布局

图13 动力电池行业中期可实现产业化的电池体系(2020年)

2.3 资本布局

多方资本看好新能源专用汽车行业,纷纷加大布局,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表5示出2018年新投资的新能源商用车(含新能源专用汽车)项目。

2.4 技术因素

2.4.1 动力电池

(1)动力电池材料体系及能量密度走势。

近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持续提升,为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提升、总质量下降提供了重要支撑。从未来中期可实现产业化的电池体系来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图13),利于新能源专用汽车续驶里程、能耗、载质量等技术指标的持续优化。

(2)新能源专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选择。

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关键性能对比如下,磷酸铁锂使用寿命较长、安全性相对较高、价格较低,而三元材料体积小、低温性能较优、能量密度高,因此两种技术路线各有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从工信部第311至317批《公告》情况来看(表7),新能源专用汽车中,采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产品数量仍难分高下。近几个月,采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产品数量开始增加。未来几年,由于新能源专用汽车的种类繁多、应用场景差异较大、客户个性化要求,在新能源专用汽车动力电池的选择中,预计难以出现一种技术路线独大的局面。车企会综合对比价格、使用寿命、载质量、电池装配的体积要求、销售区域的最低温等多种因素,选择较为合适的技术路线。预计未来几年,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均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4.2 智能网联化

(1)专用汽车自动驾驶。

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逾500位行业专家研究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涵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该路线图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及发展阶段。提出,到2020年,汽车DA(驾驶辅助)、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超过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达到10%,满足智慧交通城市建设需求。到2030年,汽车DA、PA、CA新车装配率达80%,其中PA、CA级新车装配率达25%,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商用车(物流车)方面,解放、东风、江铃等多家商用车企业已推出自动驾驶试验车型,前期主要在港口、特定道路、物流园区等地加快应用。比如,江铃推出特定场景自动驾驶物流车,通过车载4G-云端互联实现远程监控,检测运行状态;在封闭或半封闭、结构化道路上,实现自动循线、自动跟车、自动换道、横穿停等、路口减速等功能。

同时,智能技术前期通过引入智能安全辅助驾驶功能,如盲区监控和车道变换辅助,帮助驾驶员实现安全驾驶。

(2)专用汽车+互联网。

多个物流及专用汽车细分场景已开始探索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以提高用车效率和用户体验。

A.在智慧物流领域,通过附加智能移动仓储+配送、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

B.在房车(旅居车)领域,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生态圈和线上平台,提供房车智慧出行全新网络,消费者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线上订车、规划行程、营地推荐、自助诊断车况、呼叫救援、结队出行、畅游随拍、智能车载娱乐、车辆信息自动识别、营地泊车位、房车水电存量及补给、在线支付等便捷服务。

C.在医疗救护等细分行业,通过互联网+医疗救护车,将急救调度、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几个关键环节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并增加车辆运行状态、行车记录、位置等车辆实时数据。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指挥中心可大幅提升统筹协调的效率和精准性。

3 新能源专用汽车未来市场预测

3.1 新能源专用汽车影响因素趋势

未来新能源专用汽车市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专用汽车电动化有很显著的溢出效应。根据规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00万辆,将形成明显的规模化效应,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动力电池技术及成本优化、充电设施完善、用户认知度和口碑提升,这些均对专用汽车行业电动化产生积极作用。

(2)专用汽车行业长期向好。商用车专用化的趋势,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货物周转量及快递数量、城乡消费、机械化清扫等持续提高,带动各类专用汽车产品持续增长。

(3)地方政府新能源专用汽车的推广政策。地方政府对物流、环卫等新能源专用汽车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未来路权、采购比例要求逐步落地后,利好各类新能源专用汽车。如北京要求到2020年,邮政、城市快递、4.5吨以下环卫车辆、4.5吨以下物流配送车辆基本为电动车。

(4)技术更加成熟,更好满足用户需求。随着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逐步提升、价格下降、续驶里程提升、产品可靠性不断提升,新能源专用汽车生命周期的性价比将更加凸显,将更好的满足用户用车需求。

3.2 新能源专用汽车趋势预测

综上,预计各类动力的专用汽车产量,到2020年超过170万辆,到2025年超过250万辆(表8)。

预计到2020年,新能源专用汽车产量达到28万辆,其中物流类、环卫类新能源专用汽车分别达到25万和2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专用汽车总计103万辆,其中物流类专用汽车达到90万辆、环卫类专用汽车8万辆(图14)。

图14 2025年新能源专用汽车主要类型产量趋势及预测(万辆)

猜你喜欢

专用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
探究动力电池自动拆解设备的设计
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风险识别及处置对策
2021年3大因素或促卡车及专用汽车行业重塑
“十四五”,整体环境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向前发展
浅析“十四五”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东风轻型车“专致”品牌发布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EPR下关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决策研究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谁执牛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