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卷多情似故人”

2019-04-23

中华儿女 2019年8期
关键词:有恒爱书用心

学者谢刚主说过:知道明天要死,今天的书还是要买的。他把拥有生命与拥有书籍画上了等号。

由此想到了那些爱书的人们。

隋朝甫一建立,文帝杨坚便重金征集各类书籍,开出了“每书一卷,尝绢一匹”的高价,此举使得平日难得一见之书,纷纷露面。其子炀帝杨广同样惜书爱书,“喜聚逸书”,最终收集书籍多达37万卷。《旧唐书》说,“隋代简编,最为博洽。”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十三岁随家人自苏格兰移民美国。由于家庭贫寒,小小年纪的他在纺织厂当小工,一个礼拜才能挣一点二美元。但他如饥似渴地迷上了读书。邻居安德森上校藏书四百余部,每逢周六晚上免费向失学的青年工人开放。每周六卡内基必到,借书读书从未间断,他最终走向成功以及成功之后大作频出,与其爱书、苦读密不可分。

散文大家,著名文学研究家,藏书大家唐弢收集图书始于1942年。他说,那时住在上海徐家汇,日本军侵占上海,一天几次警报,家家烧书撕书,成批地当做废纸卖书。目睹文化浩劫,实在心痛得很,于是发了个狠,别人卖书我偏买书。我节衣缩食,想尽办法,把所有可以省下的钱都花在买书上。有几次,我钻在废纸站的堆栈里,一天只啃两个烧饼。我决计把它们接回家来,掘开地板,揭去屋瓦,塞入煤球堆,盡一切可能安顿了它们。这样,我就被迫成了个“藏”书家。

对爱书、读书者而言,书籍是可以裹腹的。苏联时期的文学大家高尔基就说过这样的话:我扑在书藉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对爱书、读书者而言,书籍是能够支撑人的内心的。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说,没有书的房间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对爱书、读书者而言,书籍是充满温情的。朱自清用诗一样的语言阐发他的情感: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975年4月,蒋介石与世长辞。在他暂厝慈溪的棺木里陪伴他的,是他经常阅读的四本书:《三民主义》《唐诗300首》《圣经》《荒漠.甘泉》。

至死与书相依,著名诗人海子也做到了。1989年3月于山海关卧轨自杀的他,身边带着四本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说选》、《新旧约全书》。

书籍是他们生命中须臾不可离开的终生伴侣。

而今,图书海量出版,仅中国每年就达五十余万种。该怎样择书读书呢?让我们领略一下先贤的真知灼见。

苏东坡认为: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黄庭坚的体会是: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读书务博,常不尽意;用心不纯,讫无全功。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横渠先生说: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须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每见每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戴震以为:学贵精不贵博。吾之学,不务博也。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同是清人的汪烜认为,读书不会疑,便是不会读;疑而不能悟,亦是不会读,总是未尝用心去求得之病。

乾隆朝进士,做过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的阮元说,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哂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

曾国藩曾这样论及读书: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叔本华则提醒:重要的书应当重读一遍。

众口一词,读书宜在“精”字上下功夫。

而余光中先生对读书更有它独特的心得。他以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读出智慧。他说:知识爆炸不一定是智慧增高。今人的知识,一定胜过古人,但智慧则未必。智慧需要再三玩味,反复咀嚼,不断印证。如果一本书愈读越有味,则所获也愈丰,大概就是智慧之书了。

从1995年开始,“4·23”,作为一个新的节日,每年伴着东风而来,那便是“世界读书日”。开卷有益,不论何时。记得朱永新先生有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此言极是。

猜你喜欢

有恒爱书用心
用心
一个家庭若有这种家风,人才辈出
暗示
《学有恒艺无涯》
梁元帝:“爱书”焚书的千古罪人
用什么写作
爱书如命的人
梁元帝:“爱书”焚书的千古罪人
梁元帝:“爱书”焚书的千古罪人
用心,让家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