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群众文化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2019-04-23戴春帆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群众文化

戴春帆

摘要: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文化的建设。社会和谐指的是每个人精神以及行为和我国社会发展相契合,使得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具有内驱力。每个人离不开这个社会,他们都是属于不同的群体,在文化上具有同一性,这种群体文化自然而然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群众文化推动和谐社会构建展开探讨。

关键词:群众文化;和谐社会;通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254-01

一、引言

国家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体现,而群众文化是国家文化的基础。搞好群众文化建设,对于国家文化的稳固、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本文将从群众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入手,对如何发挥群众文化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展开思考。

二、群众文化的基本含义

文化指的是人类活动的方式及其蕴含的一种符号。文化分为广义、狭义两种概念。前者是指人们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现象,其中的物质、精神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而后者又被称为人文文化,是在某个社会群体长时间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与传承的物质表现与人文精神。无论是哪种文化,它皆具有相应的思想与内涵。例如,中国的“筷子文化”就是相应事物表现出的文化内涵。群众文化主要指人们工作以外的,按照自身的精神需求与地域发展情况,由人们自发构建的文化,因此,具有社会性特点。群众文化既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人们娱乐形式的主要表现。

三、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是互为依托,相互影响的关系。

首先,基层群众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若想要构建和谐文化就必须要先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和丰富国民的精神文明世界,才可以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人民群众,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达到文化和谐,才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起到良好推动与促进作用,和谐社会的本质核心是搭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平台,将广大基层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既可以构建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又可以符合时代发展的内涵与要求。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广泛的凝聚社会力量,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坚强的后盾。

四、如何发挥群众文化作用,构建和谐社会

(一)依托群众文化实现对和谐社会氛围的有效构建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各类社会矛盾随之凸显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表现为各种社会利益诉求交葛。这些不同的利益诉求具体体现为拆迁问题、利益分配问题、腐败问题、下岗问题等,前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让各类矛盾变得更为尖锐。

基于对前述问题加以解决的考虑,在依赖传统的行政干预、法律制裁等方式之外,群众文化活动的推广亦能够为处于社会矛盾旋涡之中的社会民众提供一个供其进行不良情绪宣泄的突破口,由此实现对民众精神慰藉和心理调节的效用。在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之中,要意识到群众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实现对社会民众和谐人文精神的养成。为此,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善于从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中发掘群众文化工作建设素材,以便通过群众文化活动同传统民俗节日的有机结合,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得到坚实的载体,同时亦能够借助对传统民俗节日的载体效用,使群众文化的文化宣传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彰显。目前,国内多个城市也充分利用各种文体性户外活动来实现对社会民众的精神给养,这些活动形式包括太极拳、扭秧歌等。

(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建立文化建设制度

现阶段,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队伍不稳定、设施少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相关部分应当建立健全群众文化建设的制度,科学展开群众文化建设。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创建社会大众需要的群众文化,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使群众以更饱满的热情工作、生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三)文化开展形式的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民的文化知识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对此有关部门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时,要紧随时代的变迁不断将创新性元素融入群众文化建设之中,建设形式多变和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充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首先,有关部门所开展的群众文化必须要紧贴广大群众的实际生活,激发群众的文化活动参与热情,充分反映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状态和生活背景,比如:当今广场舞文化广深受基层群众的喜爱,有关部门可以举办广场舞比赛让具有舞蹈功底或舞蹈爱好的民众广泛参与到舞蹈比赛中,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与此同时为保证舞蹈大赛的顺利举办,有关部门还要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舞蹈比赛现场的安全有序;

其次,文化活动中心在举办基层群众文化时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学习文化活动开展的形式与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譬如,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开展直播型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动力。

(四)注重秉承和谐理念作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要旨

在推动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之中,必须注重秉承和谐理念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要旨和首要精神。具体而言,要注重确保群众文化工作内容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相一致,要注重确保群众文化工作的精神能够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对接。

同时,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将群众文化工作作为宣传和推广和谐社会理念的载体,以此来让社会民众真正了解到和谐社会的内涵,真正意识到和谐社会对其生活所带来的改变,从而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和谐社会理念,并在自身的工作、学习以及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过程之中有意识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在依托群众文化工作推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之中,必须注重确保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达成道德教化的目的,即要做到寓寓德于情的效果,以此来给社会民众带来精神激励。

(五)着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素质

新时期,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必须依托于专业化、经验丰富、富有责任感的管理团队。可目前基层的文化建设者缺乏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经验,或者对群众文化认识不够。

因此,需要对群众文化的管理团队定期展开培训,并注重思想方面的教育,促进其树立高度的责任感,进而提升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也可聘请经验丰富的文化教育工作者,以扩充群众文化的管理团队,确保群众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五、结语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入了关键期,要想完成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作文基层群众文化机构,文化馆必须充分发挥群众文化作用,吸引、凝聚和銜接群众与社会建设进程,保持多方发展前进步调一致,促进和谐社会精神文明环境的全面革新。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群众文化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刍议墨江县农村业余文艺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