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法大自然开拓新意境

2019-04-23孙向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写生美育德育

孙向明

摘要: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专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对中国山水画教学,有深切的体会,要画好山水画、要画的有创意,除学习前人的传统优良技法外,还必须去写生,去面对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这样才能创造出新技法、开拓出新意境。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教学;写生;创新;美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J2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231-01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专业教师,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对中国山水画教学,有深切的体会,要画好山水画、要画的有创意,除学习前人的传统优良技法外,还必须去写生,去面对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这样才能创造出新技法、开拓出新意境。

山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东晋、南北朝起就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山水画的技法是我国历代绘画大师们经过不断实践、不断发展、不断总结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各种皴法的创造都是历代大师们观察、师法大自然的结晶,并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大师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结果。

纵观近几年的山水画作品,刻意求新者有之,在传统基础上稍有突破者有之,因袭成法的作品也不少。一些写黄山、三峡等名山大川的山水画作品,大同小异,有似曾相识之感。我认为对于传统的学习继承是必要的,它为艺术的再创造奠定了基础。但只是继承,不去发展和创造,是不能使艺术之树常青的。那么,如何去发展、创造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山水画教学中,注重师法大自然——写生。

没有画家对自然景物的真切体验,要创造出新技法、反映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使山水画具有现代感,是不可能的。

今日的山川地势与古代相比,变化虽然不会很大,但人們的精神面貌、审美情趣、对山河地貌的感受已大不一样了,再也不会是古代文人画所表现出的那种隐逸古雅、逃避现实的情趣,而是投身于祖国壮丽山河的怀抱之中,讴歌自然,抒发胸中奔放之情。

作品要有时代感,就要强调作者投身生活,师法自然,走到户外去面对大自然写生。

笔者在中国山水画教学中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正是注重了这一点。多年来,笔者经常带领美术专业学生到山区进行山水画写生训练,师生皆受益匪浅。

要顺利、圆满地完成室外写生这项任务,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写生前一定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临摹,学习好传统的技法—勾、皴、染、点。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否则,面对大自然将束手无策。

第二,做好组织工作,抓好纪律。外出写生,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安全,更为了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必须强化组织纪律,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除带队教师严格要求、以身作则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第三,写生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范画的示范工作。面对大自然,边讲边画,处处与学生画在一起,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四,让学生明确,写生不是不加选择地摹写大自然,那样会造成“乱”、“碎”、“平”、“板”、“无主题”等弊病。作者要把自然景物加以选择、提炼、概括,吸取其精华,重新组合加工成以求神似为主旨的典型化的形象。虽然与生活原型相比,有所改变,但仍然是真实可信的。比如潘天寿先生的一幅作品《小龙湫下一角》,就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该作品表现的是一小景,然而以小观大,画中的一草一石、一枝一叶,都华滋清润,显出勃勃生机,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虽只一角,却使读者看到大千世界之美。这已不是自然山川的刻板摹写,它已融进了作者对自然的感受和认识,灌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见,山水画的写生不必求其细节准确,也不求形象与写生对象的完全相似,而是主张艺术夸张,以达到石涛先生所说的“不似之似”。

第五,写生也要“意在笔先”。要“迁想妙得”,以景抒情以求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意境是山水画的核心和灵魂,开拓新意除了好的立意之外,还要掌握构成意境的因素,诸如章法、笔墨、色彩、虚实等。通过章法布局、疏密虚实的变化以求气势,使其有平缓迂回,又具险绝之势,使画面化平为奇。在笔墨上,骨气墨韵要多有变化,采取虚实、轻重对比,不平均对待。虚与实、轻与重都是一对矛盾,无虚则实不存,无重则看不到轻。写生时,构思过程中,要有意制造矛盾,然后再想法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性,使作品具有打动人心的感染力。一幅平平的作品是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师法自然,注重写生,不一定都要游遍名山大川,尤其是学生时代,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祖国山河处处都可以“打草稿”。但是如果闭门临摹,不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即使各种技法学的都不错,也不会创出什么新意,那又怎么能表现时代精神呢?意境的开拓离不开对生活的描摹与体验。

山水画写生教学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写生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绚丽多彩的风光,观察、体验、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感受、认识和表达能力,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热爱、维护、创造美好的事物,憎恨、摒弃、改造丑恶的东西,把学生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在描绘祖国美丽的河山、故乡的一草一木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树立起人生的远大理想。

猜你喜欢

写生美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写生与美术教学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