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武打动作设计在电影中的艺术

2019-04-23耿瑀琀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电影艺术

耿瑀琀

摘要:武打艺术设计是动作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忠实于影视剧本的基础上,首先设计出连贯且丰富的镜头画面,然后由演员将其表演,镜头内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场面的大小和层次进行调度安排,最终由道具以及后期的完善下,营造出一个惊险刺激的完整电影。动作片又称为惊险动作片,是以强烈紧张的惊险动作和视听张力为核心的影片类型,具备巨大的冲击力,持续的高效动能,武打片即是其中一类,在一部电影中,武打镜头片段往往是最吸引人注意力,也是最精彩的片段,而武打动作的设计极为重要。

关键词:艺术;电影;武打片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109-01

一、武打动作的设计艺术

武打动作,或惊险刺激,或新颖搞笑,风格各不相同,我们主要归结与古装打法,以及现代打法两类,古装打发多以中国传统武术为根基,十八般兵器等武术套路等模式进行对打,现代打法则包括现代格斗术,摔跤擒拿,拳击,跑酷,枪战,惊险特技等方面。两者不仅在表演方式上不相同,在视觉效果上也有很大差异。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集合视觉和听觉的综合艺术,影视武打片则是综合艺术中的一种设计样式。仅仅拍一段打斗,是很容易的,然而打斗不仅仅是打斗——是推动剧情的工具与剧情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何角色要打?是什么理由让他们动手?

不同的理由与剧情设计带来不同的终点结局,跟一个不共戴天的仇人打和跟一个路过的要制服的小贼打不可能是一个打斗风格,角色使用武器,武技也要和人物设定呼应,对影视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角色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是有意安排的,武器武技当然也一样,是衬托性格?还是反衬角色?怎样安排具有剧情上的逻辑性与背景上的真实性?不同性格的角色应该怎样设计动作场景?同样的强敌,耿直勇猛的角色也许会选择舍身一击,机敏聪慧的角色也许会选择观察弱点,狡黠的角色则可能直接溜之大吉一边寻找帮手去了,尽管没人见过古人舞刀弄枪,但直觉是存在的,更别提有爱好者会反复讨论实力对比和历史背景了。真实感给人以和谐感,犹如和弦之于杂音。

电影是和观众的互动交流,而动作戏需要调动观众的生理反应。……节奏有不同的韵律,如渐进式节奏、波浪式节奏、情绪式节奏、断崖式节奏、累积式节奏、复合式节奏等……一般情况下,一场动作戏保持在1分40秒到2分30秒的时长是最佳的。……在2分30秒的时间里也要设计局部动作的节奏,轻重缓急是调动情绪的根本。当激烈的打戏开始,到20秒左右时要让节奏有所变化,因为这个节点是人的生理本能,是眼睛被吸引到激烈的武打动作中视觉高度紧张后的瞬间喘息,也是心理高度紧张后的思绪整理。而在拍摄完成后,剪辑可以把凌乱的打斗场面有效地组织起来,分成几个层次和情节点,让观众在看武打动作的过程中也看到武打的故事和人物的意图。故事和意图一旦清晰,再凌乱的场面都会变得有章法。

二、如何最大程度的营造真实感和冲击力

简单的说,越多角度去呈献越好。為什么而起冲突?基于此打斗时间和时机是什么?起冲突之后双方想达成目标是什么?从历史和武术而言角色又该采取何种打斗方式?什么拍摄角度具有美感?打斗时长应该怎么控制?打斗过程中产生了什么波动?最终打斗的结果是什么?又是怎么达到这个结果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去思考,去设定,打斗时的信息量其实非常之大,也较少有人去一遍遍回放重新观看,但正是如此才需要这样去费心费力,就如同菜肴要色香味俱全,虽然其实少有食客去观察雕工是不是能纤毫毕露,但无意识中却是能察觉细节的好坏的,为了精益求精,必须要这么去做,这是对观众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在文献《大师镜头1》中,有过对打斗镜头的详细讲解,如何能将打斗镜头拍的更加真实,例如在书中第一章节中,有对打斗镜头拍摄的镜头的选取,如何让观众觉得打出的拳头更重,以及力量对比,在实际拍摄中,这些帮助很大,在极大程度上让拍摄质量更高,借鉴了影片《LOSSES》中一段打斗镜头的设计,总体感觉来说完成度还算不错,打斗镜头的设计极为重要,以及打斗镜头是一种很反常规的拍摄,为了视觉冲击力强,以及更有打击感,我们往往需要人为晃动镜头,这在其他情况下是很少出现的。

“有时候,只需一记重拳,一切就都搞定了。只见主角一拳挥过去,又狠又准,坏蛋应声倒地。”《大师镜头2》中有提到,有时候一记重拳结束,反而比复杂的收尾更有力,掷地有声。

三、结语

在真实性与艺术性之间取得平衡,既能让观众满意,又能传播影视人以及武学方面想要传达的东西,这大概就是武打片的艺术核心,武打镜头的设计是一门精细又给人惊喜的也艺术,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动作片导演不断的去努力去实践,影视工作者,仔细去研磨动作片,不仅仅是能让人获益匪浅,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更有一种让人感动的力量。

猜你喜欢

电影艺术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