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扎特钢琴音乐的悲情特质探讨

2019-04-23盛夏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钢琴音乐莫扎特

盛夏

摘要:本文以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中的悲情特质进行分析。通过对莫扎特音乐类型与其中情感内容的分析,在奏呜曲与协奏曲的代表作中整理莫扎特钢琴曲中的悲情特质。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音乐;悲情特质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089-01

一、引言

莫扎特出生在十八世纪的奥地利,少年阶段的生活阅历与自身的艺术素养锻炼,使其在不断的训练与积累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这种风格也成为了伴随音乐家一生的财富。在承受这“神童”之名的同时,莫扎特更多的是对自身艺术天性的展示,这一点在其音乐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二、莫扎特钢琴音乐概述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纯净、鲜活、明亮、稳定是其乐曲的主要风格特色。但在所有作品中,也包含了带有“悲情',色彩的乐章。这些乐章反映出了莫扎特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叹,并带在情感的克制中,表达出了忧郁与惆怅的心境。

创作内容上,莫扎特以大调为主,仅完成小调作品创作约70余首。而这少数的小调作品中,却包揽了莫扎特乐曲风格中的悲伤特质。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a小调第八”与“c小调第四十”这两首钢琴奏鸣曲;以及“d小调第二十”与“c小调第二十四”这两首钢琴协奏曲。

三、悲情特质曲调代表作

(一)奏呜曲代表作

代表莫扎特悲情曲风特征的奏鸣曲代表作,“a小调第八”与“c小调第四十”是莫扎特小调作品的代表。分析其中的背景特质,必须对曲目创作的内容进行探讨,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属于莫扎特的悲情风格。

莫扎特创作的第一首小调钢琴奏鸣曲,就是“a小调第八”这一曲目。在乐曲的第一乐章中,莫扎特加入了明显的不和谐音阶,也正是乱序的节奏,为本乐章带来了更加强烈的冲击感,增加了乐曲中悲伤特征的持续性。

创作背景上,这首乐曲诞生于1778年,此时正是莫扎特人生初心重大转折的一年,也是情绪悲怆、波动幅度较大的一年。这一年中,莫扎特不仅经历了生母去世的悲伤,也在与夫人的离异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悲凉。正是在这种感背景的环境下,莫扎特创作出了这一作品,在表达苦楚的同时,希望藉此走出悲伤。

“c小调第四十”曲目,是由两首独立的音乐作品合并而来。1785年,莫扎特将《c小调奏鸣曲》、《c小调幻想曲》合并为了《c小调幻想曲和奏鸣曲》,由此,也使得这一作品成为莫扎特音乐创作作品中规格最大的钢琴独奏曲目。

在创作方法上莫扎特充分利用“c小调”的悲伤特质,将幻想曲中天马星空的内容移植到了奏鸣曲中,使得艺术的表现效果更加生动,对于悲伤的展示更加真实。

在這一时期,莫扎特的创作生涯正处在人生巅峰,同时还创作带有相似悲伤风格的协奏曲作品。而在表现形式上,由于所处时期相同,也表现出典型化的特征。

(二)协奏曲代表作

“d小调第二十”与“c小调第二十四”是莫扎特带有悲伤特质的协奏曲代表。而这类带有悲伤特质的协奏曲,也被视作一种精神歧视,为二十世纪的协奏曲悲伤主体奠定了基础。

创作背景上,这两首协奏于1785年左右创作。在这一时期莫扎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冷遇。不仅在巴黎巡演失败,令人窒息的故乡生活环境、大主教的欺凌与压制,也使得莫扎特的心中深深的埋下了苦难的种子。而这种情绪在音乐作品中,澎湃的进发出来,为乐曲也带来了悲伤的特质风格,在剧烈起伏的乐章中,强烈的冲击感与戏剧性风格,是其悲伤特质的完美展现,也是莫扎特内心的真实写照。

“c小调第二十四”这一协奏曲的风格特征以平缓开头,在第一乐章,莫扎特营造出了祥和的环境,但是在这“闲适”的氛围中,仅仅包裹的是一种阴森、恐怖且充满冲动的乐曲内涵。

在表现形式上,形成强大而富有力量的悲伤主题。当乐曲到达第二乐章,乐曲内容全部变得平静而舒缓,彻底去除了恐惧与犹豫的心里特征。但是在三章,这种悲伤而阴郁的乐曲风格又重新回到歌曲中,并占领了整个空间,将整个乐曲悲伤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在这一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莫扎特展现了自己独到的构思与细腻的技巧,在经过了大量的修改之后,终于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征服了世界,深刻的表达了创作过程中的悲伤心境。

四、结语

综上,孩童时期的成就以及成年之后所经历的生活,都是构成莫扎特精神世界的主要条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使得莫扎特潜移默化的表达甚至是宣泄出了心理上的落差感。而这正是激发出莫扎特音乐灵魂中“悲情”特色的主要原因,也是对其音乐风格进行描述的主要路径。

猜你喜欢

钢琴音乐莫扎特
莫扎特
莫扎特“卖艺”
跨文化视角下中国钢琴音乐教育现状及措施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