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道具在蒙古族舞蹈中的运用

2019-04-23孙怡然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道具运用

孙怡然

摘要:蒙古族舞蹈中的道具使用频繁,而且种类颇多,其运用对舞蹈形象身份和舞蹈背景揭示能起到关键作用。文章以蒙古族舞蹈道具为研究对象,对道具分类,探析内涵并分析作用。希望通过本文书写,能够使读者对蒙古族艺术文化和民间舞蹈道具使用有所了解,感受蒙古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道具;蒙古族舞蹈;运用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079-01

一、蒙古族舞蹈道具的分类

1.生活舞蹈道具。艺术是从生活中汲取的,又高于生活而存在。生活当中的日用品(即人们平常用的酒杯、筷子、饭碗、菜盘等)成为蒙古族人民表演时经常运用的。蒙古族舞蹈往往没有形式化,举行盛大的仪式或宴会,牧民们在饮用美酒后拿起筷子或碟子,伴随着歌曲进行舞蹈,是随处可见的情境,也是蒙古族人民崇尚自然情怀的抒发。

2.生产舞蹈道具。从最初的狩猎到畜牧业和农耕文明的发展,人们通过各种各样表演的形式进行交流与记录历史文化,人民劳动生产时运用到的用品进行艺术加工,成为生产舞蹈道具。蒙古族常用生产舞蹈道具有:乌奶桶、套马杆、马鞍、捣炒米等。生产舞蹈道具传承具有稳定性,继承和保留了北方游牧文化的特点和风格,形成了蒙古族特有的舞蹈体系。

3.征战舞蹈道具。展现了蒙古族在历史阶段中的战争情景,主要用于狩猎和战争。蒙古族人的民族精神在道具中被传承,例如弓箭舞是用弓箭进行的。蒙古族男女长臂射箭,动作优美,用舞蹈表演战争场面,彰显蒙古族反抗压迫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4.宗教舞蹈道具。蒙古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宗教对于蒙古族舞蹈影响非常大,很多祭祀的用品被当做道具一直使用。例如在进行宗教祭祀时使用:达力根巴雅尔、苏立德、珠岚萨满教单手鼓等,通过舞蹈的表达,那些宗教用品成为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民族宗教信仰的产物。

二、蒙古族舞蹈道具的内涵

蒙古族舞蹈道具是对生活艺术性的提炼,对艺术生活化的表现,具有特殊的内涵与意义、传承文化与信仰,延续蒙古族精神。

1.文化特色。蒙古族舞蹈道具中的文化源于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历史变革、民族文化变迁,这些都是历史发展与文明传承的重要标志。蒙古族文化是人民集体劳动的结晶,充满了蒙古族生产方式、艺术文化和民俗风情的舞蹈情节,记录了蒙古族祖先的民族精神,宗教信仰和审美心理。

2.地域特色。由于其特有的地理环境、起伏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历史变革呈现出的特殊性,使这个地方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蒙古包可以随处移动,套马杆、碗、筷子、哈达等日用品也成为舞蹈道具,以增加对舞蹈作品的象征性描述。无论哪一种道具都与其地域有着重要的联系,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3.民族特色。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就以唱歌跳舞闻名,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文化,所以舞蹈主题也丰富多样,形成了浓郁的民族地域风情。舞蹈道具各种形式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生活、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和宗教信仰。蒙古族道具表演已然成为最为经典的民族象征,体现了深刻的民族情感,展现了蒙古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特色。

4.宗教特色。蒙古族对于宗教信仰是长久积累的,最开始信仰萨满教,随着佛教的传入,对蒙古族人民进行了精神上的洗礼,产生了喇嘛教。喇嘛教对于蒙古族人民产生了重要影响,宗教仪式中的舞蹈表演成为艺术形式之一。后来又有羌姆表演,利用舞蹈来传播佛教,并很快成为民间信仰。宗教特色成为蒙古族舞蹈表演中的一个特点。

三、道具对蒙古族舞蹈的作用

1.塑造舞蹈形象。首先舞者在运用时必须要了解舞蹈作品的需要,明白什么舞蹈应该选择什么道具。其次舞者必须充分了解舞蹈风格,然后根据不同的风格选择所需的表演道具,并且客观地把握自己的道具技巧。最后道具的使用必须要与舞蹈风格统一协调,两者相适应才能够表演出优秀的舞蹈。道具的使用能够让舞者形象地表现舞蹈风格和文化环境,使观众看到鲜明个性的舞蹈形象。

2.延伸舞蹈内涵。在蒙古族舞蹈表演艺术中,道具的巧妙运用能够很好地延伸舞蹈内涵,比如筷子、酒盅、碗的运用,使我们能夠知道舞蹈是表现对客人的欢迎。道具使用时能够增加观众理解舞蹈的能力,再结合具体的舞蹈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使得表演充分激发观众的想象力。

3.传承民族文化。道具可以帮助升华舞台艺术,运用典型道具来彰显民族文化符号,体现民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在国家发展的历史上,道具很大程度地实现了历史的记录,例如蒙古族舞蹈中使用的苏立德被认为是成吉思汗的精神旗帜。在文明发展的冲击下,将传统历史道具进行延续与传承。

猜你喜欢

道具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