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排演作品《替补》谈对表演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2019-04-23王明识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舞蹈表演实践探索反思

摘要:本文以探索舞蹈作品《替补》的表演路径与反思为研究目的,以排演作品《替补》为研究个案,从“动作质感的强化”“表演能力的提升”这两个阶段对作品人物表演的实践过程进行自述,重点从作品实践反思中总结出实践表演的重要性,以及对笔者编舞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舞蹈表演;实践探索;反思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078-01

一、作品《替补》简介

编导:何华铭表演者:王明识

于在2014年参加了韩国首尔现代舞大赛,本作品构思精巧,充满了生活和内心的表达,从一个小人物视角出发,讲述了一个替补演员的内心世界变化。一个胆怯的、缺乏自信的替补演员内心渴望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去上台表演的机会,但正是由于是替补,却又无法上台表演的纠结心理,表现着替补演员在一次次的渴望与心理斗争中最终难逃宿命的结局。以独舞的形式再现替补与主演截然不同的心里状态。与现实社会的残酷鲜明对比,并且折射出观众席里每个人心中出现的替补者。

(一)主题介绍

作品《替补》的灵感即是来源于舞台生活,“替补”一词,常出现在篮球和足球中,是替代补充的意思,正面来讲就是能够替代的人,在我們日常的舞蹈排练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为了防止这类事件对舞蹈演出的顺利进行,很多的时候便会安排替补的演员。替补演员并不是不具有真正的表演技术,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一部舞剧顺利演出的保障。替补演员这个主题是一个集多种观念于一体的想法,创造了替补内心的世界多样化,这也就导致了替补内心的纠结和争斗。用小的出发点带动观众找到自己心里的“替补”,这便是舞蹈《替补》的主题出发点。

(二)人物介绍

《替补》演员的舞蹈人物塑造非常重要,在作品中以“替补演员”为点与“主演'进行对比,放弃对“替补演员”身上单一性格特征的塑造,弱化人物的最显眼特点,强化人物的隐藏性格,使人物更具有生命感。通过主演与替补演员,其截然相反的形态来塑造人物,《替补》的“主演”人物状态是自信与被欣赏、而“替补”人物状态是胆怯与渴望的,两者截然相反的人物即会产生不同的人物定位。“替补'这样的人物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产生,所以要注意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身处于压抑环境的人物,自身会有一股忧郁压抑的情绪,找到正确的情绪人物,人物形象就更加的真实,鲜明。

(三)故事发展情节介绍

《替补》为三段式结构的设计,开端,高潮,结尾三部分。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的内心的矛盾便是第一推动力,一般情况下,人物情节所产生的对抗力量是内在冲突与外在冲突的混合体,故事情节的发展驱动了叙事主体在故事线上的运行。开端部分是替补演员的挣扎与渴望,高潮部分是替补演员摆脱心理束缚,登上舞台中央,结尾部分是主演与替补相遇,产生鲜明人物心里矛盾。

二、作品实践过程

(一)第一阶段:动作质感的强化

编导设计好了舞蹈《替补》的主题,人物,以及故事发展情节,接下来就开始了练习的过程,通过合理的动作连接使表演效果更强烈,在A动作姿态想连接B动作姿态时必须有“引子”,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过度动作,如B动作为滚地动作,过度动作便可以用双手撑地再进行滚地动作,或者先蹲下再滚地,这样动作便不会太突然,这样的过度从视觉上会让人感到极其自然且具有美感,最终目标是要达到视听之间的高度吻合。只有清楚地知道动作的主线,才能很好地去掌控它、变化它,并通过变化让它产生新的效果、新的反响。

(二)第二阶段:表演能力的提升

编导在编创《替补》的人物表演方面,还运用一些虚实结合和夸张的艺术手段,以使舞蹈动作中所蕴涵的情绪更为丰富,无论是夸张,还是虚实结合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高于现实而不脱离现实。在排演替补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人物感情的理解也非常重要,我们往往是对别人模仿,而缺少自己内心真正的体会,这样单纯模仿而来的动作过于僵硬,而且毫无感染力,我们不应仅是模仿动作,应该更多的自己去思考,思考角色所带有的感情色彩,每一个舞蹈都不是动机械的,而是充满内心活动与肢体变现力的,那么其中就藏有内心动作、

三、作品实践反思

从表演中理解了实践的重要性,排演的实践价值,远比纸上谈兵更重要,哲学上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表演作品的过程中,必须先酝酿自己所表演的角色的心理情感,然后再塑造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并且全身心的投入角色,才能在表演的时候牵动观众,总以证明,排演的实践价值,远比纸上谈兵更重要,真实的实际过程使人成长,才更有价值。

四、结语

正是通过这次的排演体验,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一个独舞作品的一步步实践途径和在表演中最需要注意的肢体情绪表达。要表演出一个好的舞蹈作品就必须经过,不断的实践排练与反思,而非纸上谈兵。好的舞蹈作品也一定有着观众深心反省的出发点,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应,时刻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关心身边人带给你情绪感受,学会在普遍性下,寻找特殊“灵感”,让舞蹈的表演语言艺术被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所接受。

猜你喜欢

舞蹈表演实践探索反思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析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