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分秋色农家韵》浅析

2019-04-23郭丽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南瓜情感

郭丽娜

摘要:本文围绕作者的作品《三分秋色农家韵》展开论述和说明。在我心里,南瓜就是淳朴农民的缩影。它们形态各不相同、花纹也千奇百怪,顶着炎炎夏日里火辣的太阳生长着;不正像千千万万不同相貌、性格各异,但都风里来雨里去为生活奔波的勤劳朴实的农民。“尽道粗粮能保健,粥汤一碗度朝昏”南瓜往往以食物的方式活跃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司空见惯却又容易忽视。仔细观察我发现南瓜的纹路和造型变化丰富,给人一种美的韵律,使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奇妙,也促使我想用我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不一样的南瓜。作者以总结不同画家笔下的南瓜为基础进行创作技法的选择,以墨色为主、造型适当夸张为画眼对南瓜进行描绘。全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就创作来源、创作过程进行讲述。希望我的作品能给大家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南瓜;农家韵;情感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039-01

一、创作来源

进行创作第一步就是绘画题材的选择,随着花鸟画的不断发展,创作题材不再局限于梅、兰、竹、菊等传统花卉。以瓜果蔬菜入画的画家也越来越多,而我又在众多瓜果蔬菜中选择了南瓜,可以说是一种缘分:早春时外婆在家门前的空地种下南瓜苗,八月份放假回家正巧赶上了收南瓜,看着刚采摘回来堆在门廊前的南瓜,犹如一盏盏金黄色的灯笼,便来了兴致细细观察,发现没有相同的南瓜,造型、纹路都各不相同,深深的吸引了我,便萌生了将其记录下来的冲动。

二、创作过程

(一)创作前期的探索

我常常是对自己尝试性的作品充满兴趣,所以在创作的前夕我做了很多次尝试。探索,否定,再探索,这样反复地进行着。从生活中搜集创作素材刚刚开始感觉能画的东西特别的多想法也是特别多,但是在真正要下笔之时却又感觉可画的题材。整理、收集素材,把过去课堂学习、外出写生收集到有关南瓜的素材作系统的总结和整理;上网查询从古至今名家表現南瓜的素材,对宋画工笔南瓜小品、齐白石写意南瓜及现代老圃南瓜进行综合筛选。齐白石的写意南瓜用笔苍老劲健,画中瓜藤缠绕盘桓,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巧妙安排。以赭石画出南瓜,复以墨笔勾写出瓜楞,色墨融渗,趣味自然生成。自知以我目前的写意水平,尚不足以画出好的写意南瓜创作。

宋画画小品,以极细腻的手法体现了自然状态下的南瓜,精工细描、形象生动逼真、画风富丽典雅。

老圃,现代著名画家,其画作多取材于瓜果、青蔬、花鸟,能将自然之情、乡情融为一个独特的艺术审美世界。用笔简朴、设墨清雅,崇尚简淡中和之道;考虑到时间、精力有,最终决定借鉴老圃“素”的艺术特点再结合工笔的细腻和写意的豪放。决定先用线描勾写南瓜的外形,再结合没骨和写意画以墨色为主调进行描绘。

(二)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先,构图上,因为描绘的是堆在一起的南瓜,故采用下横条表现堆在一起视觉上形成整面的效果,上小横条则表现排列开来的南瓜,丰富画面。对于怎样统一画面,单个南瓜的怎样摆放才能形成呼应?经老师提点,利用藤蔓的走势来连贯整个画面,形成一个统一往上的势。其次,整个画面主要用墨色表现,那南瓜与南瓜之间要怎么设色才能使画面既整体又突出主体部分?因为之前有过没做色稿而画到后面有些区分不开,略显纠结,因此提前用铅笔上了小色稿,经改正,大体确定好色块的位置和轻重,再根据色稿进行绘画。再次,因为整个画面是由两幅独立的横条拼接而成,从而一开始忽略了两幅画之间的联系,最终,老师指出具体位置添加藤蔓来连接并进行最后的调整指导。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整小细节,比如丰富南瓜的根蒂,适当在后面添加些许放松的藤蔓(老师说:整个画面要有松有紧、有收有放);再者,藤蔓是线,南瓜堆是面,线面结合,丰富画面。

自知现在的作品必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认为不成熟或者失败的作品也是一种积累。往后的学习中更要多读书、善于总结和吸收的他人的长处,接受别人给予的建议、倾入自己的情感,并能全身心的投入画画当中;多思考与创新,绘画者除了情感,还需要思想观念,艺术观念是一个画者对客观事物的独特认知,是画者的思想灵魂。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观念与绘画技巧,努力将技法与情感结合的更好,创作出有价值、有时代感、社会认可的作品。

猜你喜欢

南瓜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被情感操纵的人有多可悲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南瓜皮的神奇作用
情感移植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