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陶瓷器皿与人的互动

2019-04-23赵文佳孔铮桢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情感共鸣

赵文佳 孔铮桢

摘要:互动设计是日用陶瓷艺术设计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唤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鸣。本文以日用陶瓷设计为主要论述对象,探讨陶瓷器皿与人的互动关系,旨在明确日用陶瓷设计的初衷,让日用陶瓷能够更好地被设计制作和使用。

关键词:陶瓷设计;互动设计;情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6-0027-01

日用陶瓷被使用的三各阶段共同结合,是使用一件器物的完整流程,而器皿与人的互动关系在这三个阶段中,都能让设计初衷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发挥,但在目前的日用陶瓷中,存在着很多良莠不齐的设计。本文希望在浅析互动设计的概念、方法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日用陶瓷设计的方法,开拓设计思路,达到使用体验与设计初衷的最大契合。

一、互动

(一)何为互动

“互”,即交替、相互,“动”是作用、变化,“互动”便是指双方或多方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影响和变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的解释中,互动是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实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沟通活动。在日用陶瓷设计中,充分把握好器皿与人的互动关系,可以最大化地体现设计者的设计初衷、最大化地发挥日用陶瓷在使用场景中的各项功能、最大化地唤起人们与器皿之间的情感共鸣。

(二)如何互动

互动的定义不仅限于客观存在的实际物体,還包括因感官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它可以发生在物与物之间、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物与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笔者认为,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互动是陈设(以销售为主要目的)、使用、陈设(以收纳或陈列观赏为主要目的)三个阶段所组成。第一个陈设阶段中,主要参与互动的是设计者、市场以及消费者;第二个使用阶段中,主要参与互动的是使用者、器皿以及使用环境;第三个陈设阶段中,主要参与互动的是人、器皿以及陈设环境。不同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也不同,繁杂多变的因素和结果使得互动不局限在一往一返式的机械活动中,而变成了双方或多方互相反复交叉作用、施加影响的复杂活动。这些活动使日用陶瓷的设计者在设计伊始就要尽可能地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做出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案。

可见日用陶瓷设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设计程序,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时刻考虑到市场在销售陈列中的需求,满足消费者日后的使用需求。在装饰方面,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不同的装饰纹样,迎合周围环境风格的纹样可以更好地让器物融入所在氛围当中,让使用者有舒适和谐之感,这也是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打好这项基础,才能产生人更爱物,物更可爱的良性循环。

(三)互动为何

在日用陶瓷设计中,互动的三阶段各有目的,但共同目的都是让器皿发挥最大作用地被投入使用。第一阶段处于市场销售环境中,日用陶瓷器皿做为商品陈设在展柜之中,它需要与展柜环境互动,共同营造和谐的气氛,引消费者驻足而观,以自身独特的造型、纹饰和价格,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进入第二阶段,即使用阶段,早在设计之初,使用环境就被做为主要情境而构思,器皿的造型纹饰在这一阶段中与环境的互动,显得比第一阶段更加柔和,以唤起人的使用欲。在使用时,若器皿的造型或纹饰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可以让使用者不觉乏味,从而延长使用时间和周期,也可以将器物的实用功能发挥到最大。在第三阶段中,日用陶瓷的主要两个功能已经完成,第三个收纳或观赏陈设功能是一项可以加分的功能。此时做为已使用完的日用品,器皿需要本收纳在不碍事的地方,与存放环境的互动也应契合,融入环境不突兀,同时还要易于拿取。若无法实现完美的隐藏收纳,便要做为一件日用陈设瓷展示在相应环境之中,此时与环境的互动应该至少做到不引人反感,若能在不履行本身功能时实现一些附属功能。

二、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互动

“日用”即常用,说明日用陶瓷应具有的最大功能就是实用,这也是器皿与人互动产生情感共鸣的主要途径。在人与器皿互动的三阶段中,互动时间最长的就是第二个使用阶段,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器皿可以强化自身功能,促进互动情感的产生。

(一)陈设阶段(以销售为主要目的)

1.设计者与市场的互动:设计者在开始设计的前期,就要以产生共鸣为目的,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总结市场销售规律以及消费群体的喜好,找到目前市场中对应日用陶瓷设计存在的矛盾,引发共同的产品需求,再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方案。

2.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当适合市场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中展销时,就会与消费者产生互动,这个阶段的互动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好奇心与购买欲,是为后续的互动行为奠定基础的重要环节。

(二)使用阶段

1_器皿与使用环境的互动:不同功能的器皿出现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中,虽然功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必须要尽可能地融入到所处的氛围当中,优秀的日用陶瓷设计,更能够通过环境的衬托,彰显自身的良器之道。

2.器皿与使用者的互动:这是所有互动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设计者在设计方案时考虑最多的部分。使用者作为使用主体,能否与器皿产生理想的互动行为,直接决定了器皿的实用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使用者通过视觉、触觉甚至味觉来感受设计者想要借由器皿所表达的理念,通过这些互动产生共鸣,这里的共鸣既包括与器物的功能达到一致,也包括与设计者在某种程度上的理念契合,这些情感共鸣可以增加人对物的喜爱,以增加器皿被使用的频率和寿命。

(三)陈设阶段(以收纳或陈列观赏为主要目的)

1.器皿与陈列环境的互动:此时器皿的使用功能又一次大大降低,更多的是做为一件闲置物品被搁置在一旁,因此它需要很便于收纳,或者可以用作陈设观赏,再次实现一定的审美使用功能。这时的互动有两种,一种是与收纳空间的互动,因收纳空间较为简单,这里不做赘述;另一种是与陈列环境的互动,需要尽可能地与所在环境共同营造一个统一的氛围,甚至实现一些诸如花插、小收纳盒之类的实用功能。

2.器皿与人的互动:此时的互动目的是为了唤起使用者对器皿的再次使用的欲望。

三、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互动走向

(一)现阶段日用陶瓷设计中的问题

日用陶瓷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设计很多专业范畴,除了专业的陶瓷制作知识,还有人体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需要掌握。但目前很多的日用陶瓷设计,却与陶艺设计相混淆,在日用瓷中增加了太多过于艺术化的处理,使得日用瓷的实用功能下降,进而导致其与人的互动能力缺失。

另一方面,除了过于注重陶艺设计之外,太过倾向于工业产品设计也会导致日用陶瓷的部分什么缺失,无法唤起对于陶瓷的情感共鸣。

(二)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互动走向

随着科技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设计都依靠着高科技的辅助前行,一方面给设计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对于传统设计来说也是一项挑战,设计者需要适当利用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条件,把日用瓷与科技的互动纳入到设计考虑的新范畴之内,与时俱进地将日用陶瓷设计程序更加完善,拓宽日用陶瓷文化的受众面,让更多人走近陶瓷文化,理解日用陶瓷设计,这也是所有设计者希望引发的最核心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情感共鸣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