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新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述评

2019-04-22唐小丽贾涛吴承红

科教导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述评心理健康

唐小丽 贾涛 吴承红

摘 要 内新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问题,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应当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协调一致的方法才能形成合力。对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必须尽快地寻找出合理的教育方法,以适应内地新疆学生的心理。

关键词 内新班学生 心理健康 述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2.071

Abstract XinJiang students as a special student group, easy to produce a variety of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research XinJiang deserves our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this requires long-term efforts and coordinated approach to form the resultant force. The study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students in New Territories must find out the rational education metho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dapt to the psychology of students in Xinjiang.

Keywords Mainland students of Xinjiang; mental health; review

为了给新疆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同时实施中共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中发〔2010〕9号)文件精神,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决定对部分省、市内的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包括高等教育院校和职业院校,以及职业院校中的中专部开展内地新疆中等职业教育,设为内新班(以下简称内新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在继内高班、内初班开班后,自2011年秋季以来,国家计划在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等九个省的31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内新班职业教育,每年招生规模约3000人,其中300人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教育是为新疆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专业人才。

1 举办内新班的意义

举办内新班,使它能够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摇篮,是民族稳定和谐的基础,促进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为了促进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稳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内新班学制为3年,实行汉语授课,内地的办班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办班学校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但由于他们中的多数人是来自遥远的边疆地区,生活上相对贫穷,特别是来自于新疆南部地区的学生。他们虽具有一般学生的普遍性,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加上大多数同学又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远离家乡来到内地求学,长期和内地同学混合住在一个寝室,每年只有暑假一次回家机会,远离父母的温暖, 缺少家庭的关爱,又有语言沟通问题、民族文化差异、饮食习惯、家庭经济状况等原因,在青春期这个特定的年龄阶段,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这对她们的学习和工作会产生怎么样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呢?为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理干预对策?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关于内新班的心理健康研究应当得到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会导致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她们在跨地域跨文化的生活环境中,我们还不了解她们的心理状况对学习、生活的影响,本研究将从调查结果的层面分析研究内新班学生的心理特色,并提出干预措施,研究干预效果。因此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将对所有内新班学生的心理给予指导。

2 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综述

关于普通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内地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很少,随着内新班学生更多的进入内地学习,针对内新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进行心理干预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关注,相关的研究结果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在现阶段中,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水平。只是,由于内新班还是个新生的事物,所以目前对于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水平的相关研究机制尚不成熟,过去的研究的范围都是比较宽泛,不能进一步分析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提高干预效果。

而内新班同学的职业教育和本地学生的教育又有所不同,他们生活方式不适应,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有部分同学还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学习的目的性不强等,更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本研究以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内新班学生为例,试图了解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干预效果,为更好地促进内地新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使他们不仅学有所成,还提高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丰富了民族团结的内涵。

党海红等在《新疆四个民族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分析》一文中显示:哈萨克族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是最高的,其次分别是维吾尔族、锡伯族和汉族。而在南通地区学习的藏族学生中,相比于汉族学生,SCL-90 各因子的均分均较高,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是,通过和国内常模比较显示,藏族、汉族学生的各项均分都低于国内常模。

王国梅等对青岛的内新班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内新班学生得分比较高的是学习焦虑、自卑倾向和过敏倾向,而得分相对比较低的因子则是孤独和恐怖。就年级来说,高一年级学生与其他两个年級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自卑倾向和过敏倾向因子分析中发现,预科班学生时最为严重的。在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上因子分析中发现,高一年级的新疆学生的得分偏高,高于新疆预科班学生和新疆高二年级的学生。在身体症状因子分析中发现,高一学生的得分整体高于高二年级学生;而在冲动倾向因子分析中发现,高一生的得分则高于预科班新疆生。

谢静等在《新疆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人格的相关关系》一文中分析,新疆中职护生的SCL-90量表总均分为(2.08?.56)分,高于全国常模(1.7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25,P<0.01),各因子得分也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生抑郁评分为(2 .13?.73)分、焦虑(2.08?.72)分,恐怖(1.93?.74)分,均高于男生(1.60?.33),躯体化(1.66?.52),人际关系敏感(1.4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認为新疆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较差, 需要我们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加强新疆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内新班近三年才发展起来的新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心理学权威杂志的有关检索发现,关于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状况研究的报告很少。目前,对于内新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的研究以及如何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寻求合理的心理干预的方法,更好的提高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关注的要点。

因此,我们提出加强内新班中职生的教育,要在思想、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展开,尤其是团体心理辅导。使其共同发展,互相促进。通过对内新班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探析及综合干预,可以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全面的提升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有效的全面促进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成长。

3 既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我国对中等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还不全面,中等职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片面化和孤立化倾向。

3.1 影响因素的研究单一

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现有文献中多数分析都是认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些都是单因素的研究范畴,而我们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是在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必然结果,而关于内新班的研究又不一样,她们从遥远的新疆来到内地,生活环境、语言习惯的巨大改变都会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要考虑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为促进和提高内新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3.2 实证性研究不足

从当前的研究来看,对于内新班的研究整体上不多,现有的有些研究基本上是处于理论性的研究阶段,基本上没有实证性的研究,即使有些实证性研究,其研究的的结果之间也有相互不一致的地方,这就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内新班的实证性的研究。

3.3 干预研究过于笼统

从既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对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干预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干预方法,但是基本上通过学校、个人来说的,大多数研究者提出的方案中,都只是从理论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如应对策略、实施原则等,过于理论化,缺少操作性,缺少实践依据。我们通过团体辅导实证性的研究,填补这部分的空白,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干预措施和手段。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影响中等职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做了探析,尤其是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干预,旨在让社会、学校和家庭全面对内新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重视,形成完整的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4 提高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与思考

目前,对内新班的教育教学尚处于摸索期,他们诸多生活、学习、环境等的不适应,包括本次研究结果的许多事实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加强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势在必然。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协调一致的方法才能形成合力。必须尽快地寻找出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尽快地构建理想的校园环境,来适合内地新疆学生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让内地民族教育继续健康蓬勃地发展。具体对策有:

4.1 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相结合

内新班学生前来内地接受的是职业化的教育,那么对于内新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当使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特点,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学生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育的好坏。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内新班中职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多种方式和形式,还需要将这些方式与形式有机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构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对内新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相结合,有利于她们对职业的认知和职业规划,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4.1.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教育部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中要求“将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所以通过设置必修课、选修课程等心理学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课外教育指导,辅助系统的传授知识,让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加强内新班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为内新班学生的心理特点编写合适的校编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的教学和培训,如自信心、情绪控制、人际沟通、减轻焦虑等等,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要结合到内新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利用讨论、模拟、现场咨询等多种类型,注重一些心理实用技术培训,如人际沟通培训、松弛训练、自信心训练,合理情绪训练和培训的心理挫折的耐力等。

在教学管理上,我们也要不断探索“情感”式教学模式,即尽可能多的安排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共融共情,以增进彼此的感情。经过多年的相处,学生之间隔阂也就没有了,各民族学生真正成为了一家人。

4.1.2 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述评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