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仰望星空到遨游星海

2019-04-20欧阳自远

知识就是力量 2019年4期
关键词:星海星际太阳系

欧阳自远

人类的先祖对光芒万丈的太阳、柔情似水的月亮和满天闪耀的星斗充满了好奇,也因此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流传下来无数美丽、神奇和怪异的神话传说与风俗习惯。对星海的憧憬,相信人类社会与日月行空和满天星斗之间的联系,成为许多早期文明共通的观念。中国的先贤屈原在《天问》中就有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科技的进步褪去了星空的神秘感。人们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大的球体上,它的名字叫地球。这颗名叫地球的行星环绕着名叫太阳的恒星公转,但它们都不是宇宙的中心。当时间进入现代,特别是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此拉开了人类空间时代到来的帷幕。1958年苏联和美国探测月球,1960年他们又探测火星,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翱翔太空,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陆月球。人类探索行星际空间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息过,探测器陆续飞向金星、水星、小行星和彗星,飞向遥远的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它们的卫星,更是飞向太阳和柯伊伯带的冥王星等。现如今,人类飞得最快、最远的探测器已经飞离地球200多亿千米,穿过了太阳的日球层边界,进入遥远的深空。但是,人类飞得最远的探测器也只到达太阳系半径的1/1000处,按照这种速度还要飞行1~2万年才能到达太阳系的边界。因此,一方面,科學家们满怀激情投入到期望、构思和设计冲出太阳系的技术方案中,希望能够跨出行星际空间,进入星际空间,遨游星海;另一方面,他们也正在利用空间望远镜寻找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中的行星,期望能找到可能有生命繁衍的“第二个地球”。

我们赖以生存繁衍的地球,现在正在受到多种潜在的自然与人为活动的威胁,如小天体撞击地球诱发的气候环境灾变、生态系统彻底崩溃、生物物种大灭绝事件,全球性火山爆发与超强地震等;人类错误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与影响,如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全球性核战争爆发等,这些将使地球成为一个不宜居的星球。科学家们深刻理解自己的责任,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讨论人类的紧急状态与科学家的责任,他们共同期望改造太阳系的一个星球,使之成为人类宜居的“第二个地球”。经过论证,月球不能改造,唯有改造火星。人类将通过几个世纪的卓越努力,把这颗贫瘠的行星改造成一个拥有蔚蓝色天空、绿色平原、蓝色湖泊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新世界,地球-火星将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在这一期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里,我们展示了人类为揭示星空中隐藏的秘密所进行的种种努力。怀着从文明之初传承至今的好奇心,以及心底探索“新边疆”的信念,我们勇敢地踏上旅途,浏览路上美好的风景。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上下求索,践行梦想!

猜你喜欢

星海星际太阳系
在太阳系游山玩水
太阳系的今天
璀璨夺目的陇原国宝星海
勇闯太阳系
星际打劫案
“穿越星际”去上课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冻结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