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教育在护生人文关怀培养中的应用

2019-04-20张连连李红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教育者同伴关怀

张连连,李红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呼吸科,湖北 武汉 430022)

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更倾向于临床技能和操作的传授,而忽略了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如何挖掘护生人文关怀的潜能,体现护生的价值?在临床带教中也有很多方法:如人文关怀理论授课,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等,但是人文关怀教育仍然是护理教育的薄弱环节。

刘冰花等认为同伴教育能促进整个护理专业学生间的知识交流传递,缩小学校教育与临床实习教育的差距[1]。笔者将同伴教育运用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我科实习的本科护生2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名,对照组14人,女生13人,男生1人,平均年龄19.7岁,实验组女生13人,男生1人,平均年龄20.0岁。

2 方 法

2.1 同伴教育者的选择

实验组选择有组织协调能力、性格开朗、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的学生担任同伴教育者的角色。

2.2 同伴教育者的培训

带教组长将本科关于人文关怀的教学目标、具体要求、检查考核标准以书面形式发给同伴教育者,使同伴教育者了解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掌握人文关怀的知识理论,熟悉临床常用人文关怀方式。带教组长或带教老师对同伴教育者进行关怀护理的示范和指导,完成教学组长发放的人文关怀教育任务。

2.3 同伴教育的实践

实验组护生在同伴教育者组织下,采取理论授课、小组讨论、情景演练、人文故事分享等方式,来完成人文关怀的学习。(1)理论授课。实验组护生共同学习人文关怀理论知识,包括人文关怀的本质和内涵,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人文关怀十大要素,关怀型护士的基本要求,关怀护理服务流程等等。(2)小组讨论。同伴教育者将小组成员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收集起来,集中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带教老师在讨论中起到以听为主,纠正错误,正确引导的作用。例如,一患者对护生有很大的抵触情绪,拒绝护生对其进行的一切操作,包括整理床单位、测量生命体征等。针对该患者,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为什么该患者对护生有抵触情绪? ②采取什么方法让患者相信护生,愿意和我们沟通?③通过这个案例,总结在临床护理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3)情景演练。模拟入院接待、晨间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患纠纷处理、健康教育、出院沟通等关怀护理流程,让护生与病人角色互换,学会关心病人,体谅病人,不断提高护生的关怀水平。例如:输液治疗时,有的病人觉得时间过长,希望能快点结束输液,而自行调节输液速度,在该情景下,护士该怎样做?是严厉批评病人,要求病人和家属配合护理工作;还是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输液速度为什么不可过快的原因,做好药物的健康宣教,讲解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4)人文故事分享。每周组织一次人文关怀故事分享会,每位护生分享在临床实习过程的心得体会,大家互相借鉴学习,最后由同伴教育者纠正和补充,使人文关怀的内容不断丰富。

2.4 双向考核

由教学组长负责实习最后1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考核,以及护生对同伴教育者的评价和同伴教育者对护生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5 评价方法

采用Ngozi O.Nkongho设计的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 CAI)来调查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共分为3个维度:理解、鼓励、耐心,37个条目 ,总分由3个维度分数相加,分数越高,程度越深。两组护生进科时和出科前分别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教学前后人文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

3 结 果

进科时两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研究组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高敏、常红娟[2]等认为同伴教育利用同伴之间共性和相似性,通过同伴教育者的榜样示范和带头作用,使同伴更好的接受信息,交流观念,学习行为技能。而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同伴教育法能够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在我国的护理人文关怀教育起步晚,对护生也存在重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轻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等实际问题[3]的形势下,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教育者同伴关怀
品读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寻找失散的同伴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