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循征护理方案在肝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4-20葛佳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循证肝癌护理人员

葛佳楠,丰 佳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属于一种危险的恶性肿瘤。而就目前来说,在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时,首选方案以局麻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受到广大患者以及医师的认可[1]。而这种病症在接受护理时,需要应用优质且安全的护理方案,以保证手术效果。循证护理是一种将护理方案转变为科学型的护理方式,摒弃了传统的经验型护理方案,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2]。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实验随机抽选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间至本院接受治疗收治的8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围手术期循征护理应用于肝癌患者围术期的价值,现将成果整理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间至本院接受治疗收治的8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拈纸团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41例患者。对照组中含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43-69岁,患者平均年龄(56.7±4.3)岁;实验组中含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信息区间介于41-68岁,患者平均年龄(55.4±4.6)岁。对比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数据未发现明显差异,且其个人信息差异不会对研究成果造成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含健康教育、保持病房的整洁等。给予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循征护理,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在与医院内部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医院中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长。而小组工作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前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以及理论知识考核,建立完善的上岗门槛,设置所有小组成员通过考核后方可入组参加研究。

循证护理小组在接到患者后,需要对所有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系统性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而在开展护理前,可以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相关资料的方式,明确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明确其中的护理要点,于护理工作中进行重点关注。

在开展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明确患者的手术状况,由于手术方案会使用造影剂以及化疗药物对患者的胃肠道会造成极大的刺激,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出血预防明确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若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则应当立即告知医师,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处理。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焦虑、抑郁自量表评判患者的心理状态,满分为100,分值越低说明焦虑情况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其心理状态和本文中一般资料的年龄信息均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

3 讨 论

原发性肝癌在进行护理时,应用循证护理方案。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循证证据的方式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手术前的指导以及手术后的针对性护理,这种方式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来说有积极意义。

在循证护理中,通过查阅资料以及调查相关护理经验的方式来对护理操作进行调整,使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均能够做到有证可循,进一步达到优化护理质量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循证护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并且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相应的文献查阅知识以及基本护理操作技能,所以护理人员在开展循证护理时,应当由小组长进行全面关注,这样才能保证护理操作以及循证操作的顺利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肝癌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围手术期循征护理,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不仅可以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改善,还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循证肝癌护理人员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