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重症患者应用PICCO监测的临床护理

2019-04-20胡玲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危重症监测技术病情

胡玲艳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在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活动中,血流动力学监测数据能够为患者病情、治疗效果的综合诊断、评估以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鉴于监测技术对临床医疗实践的重要意义,相关研究领域积极开展了监测技术的改进、研发等有益尝试。其中,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心脏前负荷监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心脏前负荷等情况,进而为病情评估、病症诊断以及液体管理等医疗实践活动提供参考。为切实掌握PICCO监测的实际效果以及相应的护理方案,我院选择科室近期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积极开展了PICCO监测的实践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疾病组成:创伤性休克46例,感染性休克2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4例。按照随机均分的原则,将9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60.3±5.4)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9.2±6.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住ICU后,均行常规的监护与相应疾病的一般治疗。对照组患者行TTE监测,待患者进入安静状态后,由我院专业的心脏超声科医师进行床旁心脏超声检查,测量相关的指标;在常规治疗与监护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脉搏、血压、血气分析以及中心静脉压等信息,进行液体管理治疗;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以及导管维护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PICCO监测与配套护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PICCO监测方法:(1)于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处置管,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导管主通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2)于股动脉处置管,建立PICCO监测专用导管,经由换能器连接相应的检测仪;(3)采取两人合作的方式,进行测量,自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一般控制在15mL左右)的低温(温度小于8摄氏度)生理盐水;(4)PICCO根据描出的热稀释曲线以及测得的股动脉压力波形,获得相应的参数、指标。

护理方案:(1)行PICCO监测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尿量变化、意识状况等,并结合PICCO监测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性评估,严格按照相关的程序对患者的24h出入量进行详细记录,综合考量患者是否可难受低温生理盐水输注;(2)针对处于清醒状态的患者,积极与患者解释PICCO监测的重要意义以及该疾病的各项治疗方案,解释重点放在监测技术与治疗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等方面,以消除患者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疑惑或者顾虑,最大限度降低心理因素引起的生理效应给疾病治疗疗效或者病情进展带来的影响;(3)做好导管的维护工作,PICCO监测期间,妥善固定导管,定期观察置管处是否存在渗液现象,管路连接处是否存在滑脱或者松动情况,确保各个通路畅通,密切观察PICCO监护仪的动脉血压波形情况,一旦出现波峰变钝现象,提示管道可能存在不通畅问题,此时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在PICCO测定结果的指导下,合理调整液体的输注速度以及输注类型,必要时采取脱水治疗等,积极进行液体容量管理;(5)行PICCO校正前,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以防止患者自身因素对监测准确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动脉压的连续动态监测时,将动脉压力传感器置于心脏水平,并妥善固定,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指导病情治疗;(6)需要终止PICCO监测时,协助医生进行拔管操作,拔除后,采取沙袋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等方式,并注意观察患者足背动脉的波动情况以及穿刺部位是否存在肿胀、出血等问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 两组患者的主要转归指标比较

3 讨 论

在危重症患者的诊治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严格控制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为患者的疾病治疗赢得时间等,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从实践的层面分析,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危重情况,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抢救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监测指标与监测技术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如施秋凌等[1]就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的评估价值展开了分析,李宗瑜等[2]就烧伤危重症患者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庄燕等[3]则在其文献中总结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无创、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此类文献得出的结论,提示有效的监测结果,能够为危重症患者的诊断评估与治疗决策等活动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围绕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我科着手进行了TTE监测与PICCO监测的对比分析,并根据两种监测方式的特点,制定了与之相吻合的临床护理方案。从研究结果来看,PICCO监测的临床指导价值更为显著。此外,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与TTE监测相比,PICCO监测能够为积极的液体管理创造有利条件,在需要液体复苏治疗的患者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综上,在危重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中,PICCO监测技术能够帮助一线医护人员掌握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现状,进而为治疗、护理方案的决策服务。

猜你喜欢

危重症监测技术病情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