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嫩嫩的,绿绿的”何以后置

2019-04-19葛筱宁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3期
关键词:后置朱自清

摘要:朱自清《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其中“嫩嫩的,绿绿的”后置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强调小草的特征,更是在强调“小草”本身。教师可以从作者朱自清对春天的情感方面入手,探究剖析這一修饰语后置的真正用意。

关键词:朱自清;《春》;后置

语言有时无法穷尽思想,就会出现一些变型的话语。如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课《春》有这样一句话:“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般地认为,将修饰小草的“嫩嫩的,绿绿的”后置,属于一种放大性的描写,能够具体强调出小草的生机和色泽。

然而在我看来,此句强调的不仅仅是小草的特点,更是“小草”本身。

《春》一开篇就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作者那种对春回大地的热切、急迫、兴奋、惊叹的情感极可能会以一种变型的句式呈现出来,这种变型的句式在文中多次出现,它就是:“主+拓”(主要描写对象+拓展性描写),即先直接点出描写对象,再展开拓展性描写。

东风吹拂,万象更新,勿庸置疑,那些变化最大、生机焕然的事物必先映入人们的眼帘,再加上朱自清对春天的一腔热盼,以至于他看到山,便会直接写“山朗润起来了”,看到水,则“水涨起来了”,看到太阳,就“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看到“野花”,于是“野花遍地是”,“野花”的修饰语“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也同样地后置了。作者犹如一个在大地上到处奔跑迎接春天来临的孩童,他对春天那种渴望期待积蓄已久、一发不可收的情怀,莫不跃然于字里行间。所以,与其说后置“嫩嫩的,绿绿的”是为了突出小草的特点,倒不如说是突出“小草”本身。试想,如果“嫩嫩的,绿绿的”没有后置,那么这一常式句——“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明显妨碍了作者对“小草”本身的表现力,削弱了作者对春天热切盼望的情感。正因为作者对春天充满热切与欣喜,所以他必然要“急不可耐”地通过直接描写变化的事物来证明春天的到来、呈现春天的美好、赞颂春天的精气神。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诚然,采用“主+拓”的语言表现形式是率真的、活泼的、直截了当的、一览无余的。作者并未将主要描写对象藏在绵厚的修饰语之后,使读者产生凝重的感觉,而是把描写对象直接点出来,写花就以花开头,写树就以树起笔,写小草就以小草入手。事实上,正是由于它们,才引发了作者的惊叹、赞美与激动;也正是由于它们本身,才折射出作者对春天的情怀。由此可见,之所以将“嫩嫩的,绿绿的”等修饰语后置,主要是为了突出“小草”本身,这是作者热切渴盼春天的情感使然。世间万物发生了巨变,这个巨变带给作者的吸引力或冲击力愈大,那么事物本身就愈会被优先地强调突出。

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并付诸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他们“模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来感觉语言的规范、语言的变型,同时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情感训练,最终使其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表达,即语言的超越。

作者简介:葛筱宁(1975—),男,上海市北蔡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后置朱自清
浅谈初中英语后置定语
怎样识别与翻译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朱自清的较真
不吃救济粮,饿死了朱自清?
浅谈高中英语学习中的后置定语
定语何时须后置?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后置定语”概述
朱自清写的71封肉麻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