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支教去!

2019-04-19

中学生天地(A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大凉山支教山区

走在放学的路上,手机铃声突然响起。这是一个来自四川大凉山的电话。“这是诈骗电话吧?”一旁的同学问。“这是我的朋友,你们没有的。”我自豪地回答。

我第一次去四川支教,是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小学刚毕业的我,成了一群中学生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我的学生们一会儿摸摸我的头,一会儿捏捏我的脸,导致我这个老师特别没有尊严,而且我也没什么可以教他们的,参与感很稀薄。直到最后几天,我们去拜访了一些特贫户。那种家徒四壁、漏风漏雨的画面带给我极大的震撼。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城市里孩子的生活条件和山区的孩子真的有天壤之别。我很后悔自己没有全力以赴地做点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我读完了初一,在那年暑假又毫不犹豫地去了山区支教。

第二次支教,是在安徽省岳西县。为了打破隔阂,我决定要和学生做一样的事。于是,除了上课,我经常和他們一起上山放牛、养羊、采蘑菇。两次支教之后,我从一个旁观者慢慢变成了参与者。同时我也开始问自己:山区的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大包小包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吗?是我们讲述的课本上的知识吗?

初三毕业的暑假,我再一次踏上了去大凉山的旅程,并且在那里找到了我们认为山区孩子需要的东西——自信。

在我看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但是我的学生们都非常胆小,我让他们回答问题,他们经常会直接跑掉。因此,我们开发了一些针对性课程,其中一个叫“I have a dream主题演讲”课程。我们从孩子们比较薄弱的英语学科入手,打造了一些演讲模板,向他们讲述大山外面的世界。我在村里支教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甚至没有去过县城,就好比我的学校在杭州蒋村,但是我没有见过西湖一样。很多孩子不知道他们未来想做什么,想去哪里,所以我们努力让孩子在演讲的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好地与父母相处。

有了三次支教的经历之后,我发现自己和孩子都有了一些变化。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骄傲。其中有一个孩子在“I have a dream主题演讲”课程中说自己长大后想当一名军人,如今,他已经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军校,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近。而我回到学校,创办了“红太阳计划”公益社团,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现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去支教?为什么要在那么小的年纪,不顾一切地投入公益事业?我的答案很简单,我不仅是去释放能量的,更是去汲取能量的。

(内容根据元旦“新·锐”剧院式演讲活动整理)

猜你喜欢

大凉山支教山区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山区修梯田》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精准扶贫 关注大凉山
山区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大 凉 山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大凉山女人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的民族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