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线描写生浅论

2019-04-19史霄雅

神州·下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提炼线描写生

史霄雅

摘要: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线描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表现语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以线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作品,然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加丰富发展了线描写生的各种技法并由历代名家不断发展完善。线描写生是中国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写生中作者要认真观察,切身感受,把主观情感和客观神韵充分融合。通过提炼、概括和组织把客观事物以线条的形式物化到纸面,要充分的了解对象的物情、物理、物态,再运用合理的构图,强调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才能产生感人的线描写生作品。

关键词:线描;写生;提炼;组织;创作

一、中国画线描写生的含义

有人把“写生”理解为某种技法,有人把“写生”当作一种独立的绘画语言。但如果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生”,这些解释都不尽准确。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写生其实是西方观念,一提起写生,脑海里的第一印象就是支着画架拿着画笔对景写生。而在传统中国画中主要体现为“师造化”,并不局限于对客观物象的生搬硬套,而是赋予事物和线条极大地生命力,加入了作者的情感和认知。线描写生就是画家根据强烈的主观意识用线条将客观物象进行有目的的提炼、概括、组织,这样创造出的线条生动,不死板,还融入了作者的精神内涵,耐人寻味。

二、线描写生中线条的主观表现

线描也叫白描,白描画法以北宋画家李公麟的作品成就最为突出,这种不着色彩完全以笔墨线描为提炼外形、塑造形象的画法成为“白描”,即单纯的用线画画。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线描作品的美感,我们在写生中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应当是经过对比和感受进行有目的取舍与提炼、美化、组织。线描写生要求习画者必须在不由线构成的物象世界中简化并提炼事物的抽象形态,让对象在画面中以“线”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就有了主观观念的介入,所谓主观观念,人与人之间是不统一的。例如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象,孩童的思绪被那自由飞翔的鸟儿带去、令人心旷神怡的清新空气缓缓进入了老人疲惫的肺部、而那潺潺的小溪,相互争艳的红花绿叶 则被画家看在眼里,把復杂的美景提炼成一个个线条,将美不胜收的风景永远定格在画纸上。

三、把握物情、物理、物态

物理是指植物的组织方式和生长规律。物情是指植物的喜好习性,可以理解为植物的性格。即在写生中要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与规律,植物都生长于不同的地域,气候,喜阳或喜阴。例如白桦树就喜阳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殃及大火的森林中首先吐出新芽的常常就是白桦树,而形成大片的白桦树林,所以白桦树题材就代表了旺盛的生命力。再如竹子,坚韧挺拔,四季青翠,饱受风寒不屈不挠,备受我国美术家、诗人的喜爱,与梅、兰、菊一起被称为岁寒四君子。了解到植物这方面的物情后,就可以通过曲折苍老的线条描绘出植物坚忍不拔的性格。物态就是植物的外形特征,世间万物千奇百怪,样式大小不一。我们还要注意揣摩植物的外貌特征,通过反复对比和深入理解把植物的物理、物情、物态了然于胸,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以景生情,使得线描作品达到线线有理可依,面面有情可述的境界。

四、整体把握画面的节奏和韵律

首先,模仿自然。在刚开始练习线描写生的时候,对写生的步骤不太了解,对写生对象的认识也很可能只是表面的,技巧较生疏。所以,呈现出的形象往往是呆板甚至是杂乱的。但这是正常的。因为,刻画现实阶段是每一个初学者必须要经历,既感性阶段,是日后进入理性阶段的必要过程和基础。只有经过大量的、刻苦的写生练习才能进入理性阶段,迅速提高写生水平。

其次,改造自然,揣摩构图。写生的数量种类多了,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线条的走向、粗细、软硬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头脑中对线描写生的认识开始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这时能够发现和总结事物明暗、转折、体积、质感的规律和特点,面对各种事物会感到自然形象不够完美,甚至有的形象并不代表事物本身。因此在写生时,要把不美的,琐碎的,非本质的形象进行筛选,再通过合理的构图,完美的视角,进而把事物形象中美的、特征的、本质的、有突出代表的形象加以融合,赋予他们新的生命力,构成一幅幅完整的画面。

再次,高于自然,创造出美轮美奂的线描作品。经过长时间的线描写生的练习,对事物变化规律、本质、特点等都有了深入而准确的了解。不仅面对客观物象能准确的将神韵表达出来,就是仅凭目识心记也能得心应手,做到形象准确,形神兼备。这时,无论是表达花鸟的朝气蓬勃、人物的喜怒哀乐、还是自然山水的风晴雨露,都可以随手拈来,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展现艺术表现的目的。线描写生的三个阶段并不是毫不相干的,而是有相互关联的,前后往往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人们对事物的了解过程中,总是在不断的深化,永远不会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整体、从形到神的变化中,永远没有尽头。

一幅优秀的线描写生作品,其中内容会有明确的主次之分。主,是画面中心的主要表现对象;次,是围绕中心的陪衬。所谓红花配绿叶,要想突出红花的娇艳欲滴就必须要由周围的绿叶衬托,再有疏密粗细,使画面有稳定的构图,才能达到在变化中统一的美感。但疏密关系又不能太过极端,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握好画面的节奏和韵律,花绿叶要相得益彰,疏密相间最好。开合与呼应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万花丛中有开就有合,花朵之间还要穿插得当,前后遮挡,用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衬托傲视群雄的盛开的鲜花。开合呼应看似简单实则需要调整好画面节奏和韵律的强调。节奏之美,是因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疏密聚散,开合呼应,这些方面配合的好,运用的行云流水,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就分明而柔美。

参考文献:

[1]姚舜熙,中国花鸟画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253-263

[2]郭志光,花鸟画画理桂林[M],漓江出版社,2000.4.2-8

[3]黄千,长白山花卉线描研究[M],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11

[4]石川,线描艺术[M],四川美术出版社,2010.10

[5]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增订本.-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354-356

[6]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重印.304-305

[7]于光华,写意花鸟技法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93-97

[8]朱国荣,中国美术之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7.98-99

猜你喜欢

提炼线描写生
我画我心
王瑜琦?马睿怡?陈若兮等
线描画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写生与美术教学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搭建多元平台提升语言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感悟数学思想,领略数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