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闻

2019-04-19

中国农资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兴农绿色农业

政策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持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持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

《通知》指出,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全面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切实保护耕地、草原和水生生物资源,强化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支持绿色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通知》要求,持续优化财政支农投入供给。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和使用方式,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深化“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改革。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全面建立绩效评价制度,强化结果运用,体现权责对等,放权和问责相结合。

《通知》明确,各省可在大专项任务清单范围内,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指导性任务补助资金,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牧民补助奖励、动物疫情强制扑杀补助等直接补贴,以及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约束性指标任务补助资金不得统筹使用。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试点范围要严格限制在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各省要按规定及时将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方案报送财政部,并抄报农业农村部。

《通知》提出,鼓励各地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强化政策衔接配合,推动相关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整合。探索将耕地轮作休耕、粮改饲等种植结构调整政策统筹实施,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地膜回收利用等农业生态环境防治与资源循环利用政策统筹实施,将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发展等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统筹实施,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黑土地保护等政策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实施,在一个区域相对集中、整体推进,形成政策集聚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各地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范围内整合统筹相关涉农资金,率先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

热点

我国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发布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农业绿色发展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该报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编写,是我国首个农业绿色发展绿皮书,也是观察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重要“窗口”。

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在六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一、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全国已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9.28亿亩,认定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48个。二、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耕地利用强度降低,耕地养分含量稳中有升,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升到24.3克/公斤。三、产地环境逐步改善。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平均化肥利用率提高到37.8%,农药利用率38.8%,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双实现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83.7%。四、生态系统建设稳步推进。已划定国家级的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25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35个。五、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全国完成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的村占73.9%。六、模式探索初见成效。遴选出全域统筹发展型、都市城郊带动型、传统农区循环型3个综合推进类模式和节水、节肥、节药,畜禽粪污、秸秆和农膜资源化利用,可为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已经逐步融入到农业农村发展各个方面,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综合水平显著提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田园和美丽家园建设提速,已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样板”。

数字

18个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导,联合国内外58家(国外26家和国内32家)水稻研究单位共同发起的“为非洲和亚洲资源贫瘠地区培育绿色超级稻”项目,利用先进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一大批高产、优质、多抗的绿色超级稻新品种,在18个非洲和亚洲目标国家和地区试种、审定和推广。

60条

日前,农业农村部重点推介春季精品旅游线路60条、景点181个。这是今年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系列活动的首场推介。截至2018年底,农业农村部已创建388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市),推介了7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1858万亩

截至2018年,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推广面积达到1858万亩,实现年节水18.5亿立方米。2019年,该省新增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力争达到500万亩,其中三江平原地区360万亩,松嫩平原地区140万亩。力争三年内,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推广覆盖面积达到三江平原井灌水田面积的70%以上。

行业

江苏出台最严化工整治方案

自江苏省“3·21”响水化工厂爆炸事故发生之后,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征求《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对未来五年之内,江苏省化工企业、化工园区的改造升级及退出做出了明确指示。

《方案》指出,到2020年底,江苏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减少到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

《方案》要求,沿长江干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化工园区外的34家企业原则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凡和所在园区无产业链关联、安全环保隐患大的企业2020年底前退出;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的8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019年底前退出30家;对已确定就地改造的企业,重新评估提出新的处置意见,2020年底前原则上全部退出;加大2339家园区外企业整治、压减、转移、转型。2020年底前,高安全风险、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差、技术水平低的企业加大力度关闭退出;对1660家规模以下企业进一步排查摸底,评估安全环保风险,不达标的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关闭退出;从园区区域、安全监管、环境治理等方面对全省50个化工园区开展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压减至20个左右;被取消化工园区定位的区域,严禁再新建化工项目,要严格管理、坚决关闭高燃、易燃易爆、安全环保不达标的化工企业,逐步关闭或搬迁其它化工企业。

猜你喜欢

兴农绿色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绿色低碳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年度十佳虾苗出炉!恭喜海兴农、海茂、正大、源正龙、粤海、恒兴、新荣腾、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兴农沙龙”开到了田间地头
质量兴农战略背景下农业协会重要性研究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广西农业工作暨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