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化学不育剂对橘小实蝇的不育影响

2019-04-19张小亚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雄虫雌虫实蝇

张小亚

(宜昌市柑橘科学研究所,湖北 宜昌 443000)

柑橘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隶属双翅目实蝇科,是为害我国南方地区果蔬植物上重要的害虫,素有果蔬“头号杀手”之称[1]。国内外学者针对橘小实蝇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的研究颇多,大田防治中常利用食物引诱剂和性诱剂进行综合防控[2-6]。昆虫辐射不育作为新兴的防控技术在综合防治实蝇科害虫方面已运用多年,我国学者利用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做了相关不育研究[7-8]。然而,利用辐射不育技术防控实蝇耗资较大,且运用技术门槛较高,存在地理结构的局限性,使得辐射不育技术对实蝇科害虫的运用至今未在田间大面积应用实施。通过化学不育可造成昆虫雌、雄或雌雄两性的暂时或持久不育,或阻止幼体发育,使其不能达到性成熟期。不育成虫与未经处理成虫交配后,不能产生或少量产生可育性后代[9]。化学不育作为防治害虫的新途径,不会产生农药公害,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已经逐步用于国内外研究和实践中。

甲羟基孕酮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易溶于氯仿,微溶于无水乙醇。在现代医学上,甲羟基孕酮即可作为孕激素使用,也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在害虫的防治应用上,已有甲羟基孕酮对大麻蝇的不育报道[10]。虱螨脲是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属于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该类杀虫剂具有作用机制独特、对非靶标生物选择性好、使用浓度低、降解速度快、对环境友好等传统农药无法比拟的优点。有研究表明,经虱螨脲处理过的条纹按实蝇雄虫与未处理过的雌虫交配后,雌虫卵的孵化率明显降低[11]。利用虱螨脲化学不育饵剂控制地中海实蝇也起到满意效果[12]。

为探究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是否对橘小实蝇有不育效果,本文拟通过设定几个不同处理浓度的化学不育食饵喂食橘小实蝇,观察其产卵和孵化情况,以此确定是否可应用于橘小实蝇的不育控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虫源由室内人工饲料(成虫为蛋白、糖等人工混配而成凝胶饲料,幼虫为麸皮、糖、蛋白、酵母等混配)继代饲养至第45代,室温(28±1)℃。

1.2 甲羟基孕酮对橘小实蝇成虫不育的影响

因甲羟基孕酮不溶于水,在预备试验中通过加入一定量氯仿和丙酮用于溶解甲羟基孕酮,改善其在食料中的分散性。在此基础上,初步测定了甲羟基孕酮食料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拒食浓度。当甲羟基孕酮在食料中浓度为8%时,橘小实蝇成虫明显拒食而死亡;当甲羟基孕酮浓度在1%时,雌虫产卵并孵化。因此设甲羟基孕酮在食料中浓度为2%,4%,6%,测定其对橘小实蝇产卵的影响。

各处理根据甲羟基孕酮在食料中的含量和雌雄虫配对类型进行设置。以2%甲羟基孕酮食料为取食对象,雌雄虫均取食后配对设为处理1,雌虫取食但雄虫正常饲养后配对设为处理2,雄虫取食但雌虫正常饲养后配对设为处理3;以4%甲羟基孕酮食料为取食对象,雌雄虫均取食后配对设为处理4;雌虫取食但雄虫正常饲养后配对设为处理5,雄虫取食但雌虫正常饲养后配对设为处理6;以6%甲羟基孕酮食料为取食对象,雌雄虫均取食后配对设为处理7,雌虫取食但雄虫正常饲养后配对设为处理8,雄虫取食但雌虫正常饲养后配对设为处理9;对照为取食正常食料的雌雄虫配对设为CK。

试验中,每个浓度处理分别用养虫笼饲养同批次刚羽化的橘小实蝇雌雄虫各20对(在5 ℃冷昏迷后挑选),并设置3个重复及对照。饲养时先用正常食料喂食橘小实蝇2日,第3日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甲羟基孕酮食料并连续饲养5日,然后换成正常食料饲养至橘小实蝇开始交配待产卵。产卵器用一次性塑料杯内壁贴入浸润橙汁的滤纸制成,并用5号昆虫针穿刺杯壁后放入养虫笼内待橘小实蝇产卵。

1.3 虱螨脲对橘小实蝇成虫不育的影响

虱螨脲在水中溶解度极低,在预备试验中通过加入少量的吐温-20和N-N-二甲基甲酰胺,以满足虱螨脲在食料中的分散性和溶解性。并初步测定了虱螨脲对橘小实蝇成虫的拒食浓度:当虱螨脲在食料中浓度为1%时,橘小实蝇成虫明显拒食而死亡;当虱螨脲浓度在0.2%时,雌虫产卵并孵化。因此设虱螨脲在食料中浓度为0.4%,0.6%,0.8%,测定其对橘小实蝇产卵的影响。具体试验方法和各处理设置方法同1.2,分别按照虱螨脲在食料中0.4%、0.6%、0.8%含量和雌雄虫配对类型(雌雄虫均喂食不育食料配对、雌虫喂食不育食料与雄虫喂食正常食料配对、雌虫喂食正常食料与雄虫喂食不育食料)依次设置为处理10~18。

1.4 数据调查与统计分析

不同浓度甲羟基孕酮食料和虱螨脲食料喂食橘小实蝇后,自产卵始见第3、6、9、12、20天收集上午9:00—11:00橘小实蝇卵量,统计平均每头雌虫产卵量和平均孵化率等数据。利用DPS软件依次分析2种化学不育剂单个浓度条件下,各处理之间及与对照之间平均产卵量和平均孵化率的差异性(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橘小实蝇产卵始见期的影响

利用观察法,2日龄成虫在喂食3个不同浓度甲羟基孕酮食料5 d后换成正常食料饲养,每天下午4:00开始与正常对照观察比较交配和产卵日期发现,3个不同浓度甲羟基孕酮各处理橘小实蝇成虫交配和产卵始见期与正常对照未见明显差异,其中交配始见期为10日龄,产卵始见期为12日龄。

2日龄成虫在喂食3个不同浓度虱螨脲食料5 d后换成正常食料饲养,每天下午4:00开始与正常对照观察比较交配和产卵日期发现:3个不同浓度虱螨脲各处理橘小实蝇成虫交配和产卵始见期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推迟。其中,喂食0.4%浓度虱螨脲食料的橘小实蝇交配始见期推迟约2 d,0.6%推迟约3 d,0.8%推迟约5 d,产卵始见期也随之延迟。

2.2 对橘小实蝇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

橘小实蝇取食不同甲羟基孕酮浓度食料后,各处理橘小实蝇卵量及孵化率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甲羟基孕酮食料浓度为2%、4%、6%时,处理1~9均可见雌雄虫交配和产卵行为。随着甲羟基孕酮食料浓度的增高,同类型各处理橘小实蝇卵量和孵化率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相比差异性显著;当甲羟基孕酮食料浓度为6%时,处理雌虫或处理雄虫与正常雄虫或雌虫交配后单头产卵量仅在8粒左右,孵化率也显著下降仅在39%~43%。因此,甲羟基孕酮对橘小实蝇有一定的不育作用。

表1结果表明,虱螨脲食料浓度为0.4%、0.6%、0.8%时,各处理均可见雌雄虫交配和产卵行为。随着虱螨脲食料浓度的增加,橘小实蝇卵量和孵化率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当虱螨脲浓度为0.8%时,处理雌虫或处理雄虫与正常雄虫或雌虫交配后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显著下降,产卵量仅为4~5粒,孵化率也仅为34%左右。因此,虱螨脲既可推迟橘小实蝇产卵期,也可显著降低卵量和孵化率。

3 小结与讨论

通过3种不同浓度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对橘小实蝇产卵及孵化的研究表明,喂食甲羟基孕酮食料的橘小实蝇,不延迟橘小实蝇产卵始见期,但与对照相比可显著降低橘小实蝇产卵量和孵化率,且随浓度增加,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持续降低;喂食虱螨脲食料的橘小实蝇,可延迟橘小实蝇产卵始见期,相比对照,随喂食浓度增加,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显著降低。橘小实蝇雄虫分别取食6%甲羟基孕酮食料和0.8%虱螨脲食料与正常雌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始见后第3日产卵量平均仅为8.2和4.9粒,孵化率仅为43%和34%。因此,一定浓度的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均对橘小实蝇有显著的化学不育效果。

表1 橘小实蝇成虫分别取食不同浓度食料后各处理孵化情况

注:同列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关于化学不育剂对橘小实蝇产卵的影响已有不少相关报道。邹寿发等[13]探讨了喜树碱对橘小实蝇成虫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喜树碱不仅推迟橘小实蝇产卵前期,同时可明显降低橘小实蝇平均产卵量。孟倩倩等[14]研究了六磷胺对橘小实蝇的不育效果,结果表明,0.2%处理浓度的六磷胺可使橘小实蝇成虫完全不育。本研究探讨了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对橘小实蝇化学不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甲羟基孕酮和虱螨脲均可显著降低产卵量。因此,在选择利用化学不育剂防控橘小实蝇时,可结合该不育剂不育特性选择使用。当前,利用化学不育剂开展橘小实蝇的不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不育效果等应用研究层面,橘小实蝇化学不育机理鲜有资料可寻,复配不同化学不育剂对橘小实蝇的不育影响,将是今后探讨的方向。

猜你喜欢

雄虫雌虫实蝇
潮汕地区实蝇发生现状及种群结构分析
松褐天牛繁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长沙地区草地贪夜蛾雄虫田间诱捕调查
苹果蠹蛾雄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重要检疫性实蝇的全球分布和入侵情况
饲喂幼虫粪便提取物对马铃薯块茎蛾生殖的影响
神经递质或导致男女行为差异
性诱剂诱集实蝇类害虫监测种群动态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不同寄主上南方根结线虫的ISSR—PCR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