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昌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筛选与评价

2019-04-19姚健李洪亮孙晓伟王京丁丽芳王雪芬林智博李建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烟浓香型烟区

姚健,李洪亮,孙晓伟,王京,丁丽芳,王雪芬,林智博,李建华

(河南省烟草公司许昌市分公司,河南 许昌 461000)

优良品种是烟叶生产的重要条件,是获得优质烟叶的内在因素和遗传基础[1-4]。品种的推广具有区域性,烟叶品种是环境条件和基因互作的结果[5],推广烟草品种时,要求品种在推广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李雪君等[6]研究表明,目前河南省烤烟的浓香型特色有所弱化,河南主栽品种对浓香型的彰显程度不够,不能满足目前工业叶组配方的需求。

近年来,许昌烟区可供选择的种植品种单一、优质品种因适应性差而推广面积较小等问题逐渐凸显,卷烟工业企业反馈许昌烟叶浓香型质量风格不够彰显。针对卷烟工业企业对许昌烟区优质特色烟叶原料的需求和许昌烟区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许昌烟区品种评价和推广体系,加大许昌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力度,构建出适应许昌烟区烤烟生产发展需求的主栽品种、特色品种、搭配品种种植布局,奠定品种稳步更新、品种布局不断优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夯实优良品种在现代烟草农业中的载体和基础地位,对提高许昌烟区优质烟叶原料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中烟203、中烟204、中烟205、豫烟6号、豫烟10号、K326、NC55、NC71、NC102、NC297,以及对照品种中烟100。

1.2 处理设计

试验于2016年在襄城县王洛镇乡闫北村进行,试验地土壤为褐土。选择有代表性、前茬一致、土壤肥力均匀、地面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等水平的生茬地块,采用大区对比的试验方法,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1 hm2,667 m2种植密度1 100株,大田管理均按照当地优质烟叶生产标准进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植物学性状

每处理选择长势均匀一致且能代表品种生长状况的烟株各5株,分别记录每株烤烟的主要生育期(移栽期、团棵期、现蕾期、圆顶期、中心花开放期、脚叶和顶叶成熟期、大田生育期);圆顶期测定烟株农艺性状,包括株高、茎围、节距、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及叶片数,按标准YC/T 142─1998进行;记载现蕾期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株型、叶形、叶色、茎叶角度、主脉粗细、田间整齐度、成熟特性)以及各品种苗期、团棵期、现蕾期烤烟生长势。

1.3.2 抗病性、经济性状

按照GB/T 23224─2008对现蕾期各烟草品种的发病率进行调查,参考烟草行业技术标准统计各品种烤后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

1.3.3 原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取样

各品种烤后C3F烟叶样品2 kg进行原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的评价。外观质量的评定按照GB 2635─1992进行,烟叶化学成分的测定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进行检测化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综合性状调查包括生育期、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值、均价按当地收购价格计算)等。

由表1可知,各品种主要生育期差异明显。豫烟6号和NC297出苗较早,其他品种大致相同;在4月27日移栽的有NC55、NC71、NC297和中烟100,4月28日移栽的有NC102,4月29日移栽的有豫烟10号和K326,4月30日移栽的品种有豫烟6号,5月5日移栽的有中烟203、204和205;各品种现蕾时间和中心花开放时间则依移栽的早晚差异不大。对比各参试品种顶叶成熟时间发现,中烟203时间最晚,且其大田生育期最长,达123 d;NC55、NC102的大田生育期最短,为110 d。

表1 供试烤烟品种主要生育期的比较

2.2 植物学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各参试品种的株形均为筒形;叶形上,除K326和中烟100为椭圆形、豫烟6号为宽椭圆形外,其他品种均为长椭圆形;叶色上,豫烟10号和中烟100为黄绿,其他品种均为绿色;茎叶角度,豫烟10号为小,其他均为中;主脉粗细上,除NC102和中烟100为中外,其他品种主脉均较粗;各品种田间均表现整齐,成熟特性均表现为耐成熟。NC系列品种(NC55、NC71、NC102、NC297)栽后25 d生长势较强,栽后50 d表现为中;其他品种栽后25和50 d生长势均表现较强。

表2 各烤烟品种的植物学性状

2.3 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各品种田间长势整齐一致,开秸开片较好。打顶后株高品种豫烟10号最高,K326最低,其他居中;就单株有效叶数看,中烟204、豫烟10号、豫烟6号、NC297高于对照中烟100,中烟205与对照中烟100相当,其他品种留叶数均低于对照;各参试品种腰叶长度均高于对照的有中烟203、NC55、NC71、NC102、NC297,中烟204腰叶长和对照相当,其他都低于对照;腰叶宽中,中烟203、豫烟6号高于对照,其他均低于对照;对于茎围,各参试品种均低于对照;节距高于对照的有中烟203、中烟204、中烟205、豫烟6号、豫烟10号,其他品种均低于对照。

表3 各烤烟品种成熟期的农艺性状

2.4 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由表4可知,参试品种中花叶病均有发生,发病率高于对照的有中烟204和K326,病情指数高于对照的有K326和NC102,其他品种发病率、病指均低于对照;豫烟10号、K326有轻微根黑腐病发生,其他品种均未见发病;中烟203微感黑胫病,其他均未见发病。

表4 各烤烟品种田间的自然发病情况

2.5 经济性状

由表5可知,中烟205和豫烟6号产量最高,高于对照中烟100,NC297产量仅次于中烟100,其他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中烟100。产值与均价均表现为中烟100最高,其他参试品种差异不明显。中烟100的上等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达32.78%;就上中等烟比例而言,对照与其他参试品种差异不明显。

表5 各烤烟品种的经济性状

2.6 常规化学成分

烟草中含有数百种复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占40%~50%。我国卷烟用烟叶一般含烟碱2%以下。评价烟叶品质的常规化学成分为:总糖18%~22%,烟碱1.5%~3.5%,氯0.4%~0.8%,钾2%~4%,总氮1.5%~3.5%[7]。

不同品种的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差别较大。由表6可知,豫烟10号的总糖含量最高,为25.50%。许昌烟区的钾含量普遍偏低,氯含量普遍偏高。由于大田生长中后期遇到干旱天气,导致部分品种的烟碱含量超过正常水平。

表6 各烤烟品种(C3F)的主要常规化学品质内在指标

2.7 初烤烟感官评吸

由表7可知,就浓香型彰显程度而言,豫烟10号和NC71彰显程度较高,其次为NC102,中烟203、中烟205、豫烟6号均超过对照中烟100;在质量总分方面,NC102、NC55、NC71、中烟205、豫烟10号总分较高,超过对照中烟100。

表7 各烤烟品种初烤烟感官评吸的结果

3 小结

从各品种田间长势、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初烤烟叶外观质量等因素分析来看,NC71、豫烟10号、中烟203、中烟205除经济性状不及对照中烟100外,其他质量性状均好于或与对照中烟100相当。可进一步开展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同时针对目前过于单一的烟叶收购政策,不同的品种统一的收购价格,这不利于浓香型风格特色突出的优良品种的推广。因此调整烤烟收购政策,实现收购价格的多样化,提高优质适产品种的收购价格,优质优价,保障烟农的利益,才有利于特色烟叶的可持续发展。

从2016年度试验结果来看,栽培管理技术是影响烟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筛选出的品种在示范推广之前,应进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完善出与该品种特征特性相配套的栽培技术,保证栽培试验单品种单炕,每个品种都能运用与其烘烤特性相适应的烘烤技术,以更好地发挥出品种的优良品质风格。试验中,由于试验设计的局限性及统一的管理措施,使参试品种的优良性状不能充分表现出来,同时本研究仅为1年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的重演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各参试品种对环境要求不同,因此为了更准确地鉴定新引品种在豫中烟区不同生态区的特征特性及应用潜力,还需要在许昌烟区进行多年多点重复试验,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

猜你喜欢

中烟浓香型烟区
《白酒质量要求第1部分: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湖南中烟联合湖南大学揭示植物维持代谢平衡的机制
嫁接对烤烟烘烤特性的影响
名校毕业卷香烟 “卷”到了什么程度?
打顶调控对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的影响
对浓香型大曲白酒蒸馏智能化技术的分析
宝鸡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上杭县烟区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宝鸡烟区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不同树龄铁观音茶树的浓香型茶叶品质比较分析